青海草场生态栽培技术初探

2017-05-30 18:00加曲才让
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青海栽培技术

加曲才让

摘要:草原是青海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青海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草原基础建设,加快草原生态环境治理,是青海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青海;草场资源;生态栽培;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9-0088-01

1 草原生态环境现状

草原是青海省境内的主要自然资源,草原牧区以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为主,占天然草原总面积的80%左右,是青海天然草原的主要组成部分。青海草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动植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十分广泛。黄南州是青海省畜牧业主产区,当地畜牧业十分发达,而且近年来动物养殖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草原的载畜量成倍增长,加上当地人民对高原草甸生态系统的管理缺乏科学认知,高原气候较为特殊,所以导致当地的草场资源出现严重退化,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大面积草原退化,阻碍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当前青海省境内尤其是黄南州的草原环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不合理

由于青海省的自然条件恶劣,交通十分不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畜牧业养殖业基本延续传统养殖理念,靠天养畜,而且有的养殖户片面追求存栏数和年净增率,对草原资源进行过度利用,在利用草场资源的时候也没有及时保护,牲畜数量急剧增加,对草场资源造成的压力巨大。

1.2草地退化、沙化严重

由于当地的草场长期处于被掠夺和利用的状态,轻视草场建设过程中,导致草场退化严重。沙漠化是草场退化的主要形式,沙化型退化草原占地约为266.7多万公顷,草场土壤沙化不仅导致自然生态环境失衡,还对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牲畜食物得不到及时补给,养殖业经濟效益下降。

1.3鼠虫危害严重

鼠虫危害是青海省草场栽培过程中的重要危害之一,近年来黄南州境内的草场鼠虫危害越来越严重,草原鼠害发生面积达7.93×106公顷,虫害发生面积达213万多公顷,鼠虫危害导致草场资源进一步退化[1]。

2 草场生态栽培技术

在进行草场生态栽培时,首先要进行封育,草场封育指的是将已经退化的草场封闭起来进行养育,防止动物在退化草原上践踏,以此提高草原生产力。这种牧草种植技术方法简单,投入的资金较少。在草场栽培过程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方法是补播,是在不破坏原有植被的前提下,在草场上播种一些新的生命力强而且经济和生态效益较好的牧草,不仅能够增加草场的种类和质量,还能提高草场的覆盖度,保证草场剩下系统保持平衡。

2.1 草场要求

在栽种草场时,要对栽种地区进行合理选择,不同的草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因此在选择草场栽种区域的时候要加强对草场园区的合理选择。对于青海省黄南州而言,一般将草场培育地点选择在海拔为2500~3500m之间,远离公路的地区,栽种土壤尽量深厚、疏松,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大多数草种都不喜积水环境,例如紫花苜蓿是一种常见的牧草,在积水中浸泡48h就会导致苜蓿死亡,所以在选择草场种植远去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园区的排水性良好。

2.2 整地

整地是草场栽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土地进行翻、耙处理之后可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减少土壤病虫害发生。以苜蓿为例,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一般的轮作期是5~6年,因此在播种之前必须要进行深翻,土壤深翻25~30cm为宜。由于土地不平整会影响机械收割的效率,所以在土壤深翻之后还要对土壤进行压实,保证土壤平整。

2.3 施肥

施肥是提高草场生长速度的重要途径,在生态栽培过程中,对于草场生长所需的营养必须要满足,但由于要满足生态性,所以尽量减少化肥使用,可以使用完全腐熟的农家肥,以苜蓿为例,每亩土壤中使用2000kg农家肥为宜。同时还应该要使用充足的磷肥和钾肥,通常每亩土壤需要50~100kg磷肥,以过磷酸钙为主。草场生长过程中还要及时追肥,在每年返青以及收割1次之后及时进行追肥,追肥时肥料的用量以及种类可以根据土壤的肥力以及使用底肥的情况进行确定,每亩土地中使用2~4kg氯化铵和10kg磷肥即可。

2.4 充分灌溉

灌溉是提高牧草生长水平的关键,缺水会导致牧草死亡,在牧草栽培过程中要根据降水、田间分布情况做好灌溉管理,及时浇好返青水。同时,在收割之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草场干涸。灌溉时要注意对水量进行控制,不能一味地为了满足水分需求而过量浇水,防止出现积水过多引起植物窒息死亡的现象。

2.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草场生长的重要因素,在草场栽培过程中要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预防,通过栽种之前的深翻耙地可以减少土壤中的虫害,在栽种之前进行拌种也可以提高草种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2.6 及时收割

在生态草场栽培过程中,草场生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进行放牧,同时要及时进行收割,收割之后的草可以用于干草制作,为牲畜提供充足的粮食储备。及时收割和放牧是充分利用牧草资源的重要途径,防止收割不及时导致牧草枯黄,造成浪费。

参考文献

[1]吴海莲,刘生明.青海省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初探[J].草业与畜牧,2010(03).

猜你喜欢
青海栽培技术
大美青海
青海颂
青海行七首(录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青海蓝
青海“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