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017-05-30 02:52冀程
科技尚品 2017年7期
关键词:管理应用水利水电信息技术

冀程

摘 要:我国多数水利水电建设部门开发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极大的推动了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但在向全国所有水利水电建设施工单位推广过程中还存在理念、技术等方面的种种障碍,加强对于信息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的宣传,普及信息管理理论知识,对于推广水利水电工程的信息管理,促进我国整体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地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水利水电;管理应用

水利水电建设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重大工程。普遍存在 规模大、功能性强、技术条件复杂、周期长、季节性强、施工现场分散偏远等特点,工程施工管理难度大,是水利水电工程长期存在的难题。引进信息技术,建立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推行信息化管理对于解决这一难题,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早在“九五”期间就已启动水利信息化“金水工程”,即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水利系统的水利信息网络,建设和完善一批水利基础信息库,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我国多数水利水电建设部门开发了以“3S”(GIS,GPS,RS)技术应用为主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并应用于工程管理实践,极大的推动了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本文对于信息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信息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信息管理发展趋势进行论述,以期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

1 水利水电工程信息管理的含义及应用

水利工程信息管理,就是充分利用“3S”(GIS,GPS,RS)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效能和效益和规范化程度的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一个工作过程。

信息管理系统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实现水利工程信息资源共享。二是为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四是实现业务操作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

2 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理念落后,跟不上时代要求

部分工程施工领导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于现代化信息管理新理念不学习,不接受,在工作中无形中给信息管理推广工作设置障碍。部分现场管理人员存在重技术管理,轻信息收集整理和应用的现象,导致基础信息收集不全,无法支持信息库建设和信息处理,信息管理工作虽购置了相应设备,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2.2 缺乏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人员和领导多数出身于工程管理行业,虽然接受计算机知识普及学习,但参与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编程和应用还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从事信息网络专业的管理人员少,因此导致部分单位工程施工管理队伍知识结构不适应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广与应用。

2.3 信息管理硬件投入不足

建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依靠现代化的电子遥感、监控、影像、传输、微机等设备,而这些设备往往现代化程度高,造价昂贵,购置、维护、耗材费用高,是企业不小的一笔开支,对于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效益下滑的施工企业,表现出投入乏力,导致設备不足,人员培训不到位,影响工程信息管理工作的推行。

2.4 在软件和系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受软件开发平台的限制,无法实现在基于地理信息的基础上对工程现场的可视化和空间信息管理,大大限制了管理人员的参与程度。(2)系统多采用C/S结构,不能满足目益增长的,面向水利信息资源共享的B/S结构的开放式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3)软件开发标准不统一。(4)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3 水利水电工程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

(1)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必将走向信息化,信息管理系统将成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主要手段和工具。信息的投入和产出将不亚于建设施工设备。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操作,将成为管理人员的必备的职业技能。信息管理系统必将促进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极大提升,这是时代潮流,不可阻挡。所以,现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领导和管理人员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发展趋势,尽快转变管理理念,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增加对所需设备和软硬件的投入,积极引进专业信息管理人才,积极推动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施。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和掌握信息管理和电子网络技术和实际操作技能,适应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

(2)GIS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必将得到更加广泛应用。GIS作为地理信息系统,是储存和分析空间资料的强有力的工具,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以将复杂施工过程用动画图像形象地描绘出来,实现对工程现场的可视化和空间信息管理,为全面、准确、快速地分析掌握工程施工全过程提供有力的分析工具。对当前GIS采用的C/S结构进行升级,采用能满足面向水利水电信息资源共享的B/S结构,实现水利水电资源的共享。

(3)实现水利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借助于先进的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对各种系统进行整合,有利于快速建立起全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体系。逐步启动、建设并完善一大批水利基础数据库,使我国的水利基础数据库建设形成一定的规模,为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实现全国水利资源的高效利用。

(4)实现水资源的智能调配功能。智能更新与智能调配技术引入水资源调配管理系统,水利资源监控系统引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调度模式,通过向数据中心传输水资源的数据信息,能够宏观的反映出输水作业的整体状况,并且向管理部门发布潜在水利风险信息,让技术工作者能够根据数据信息及时的调整输水控制策略,适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对于水资源调度,提升工程管理的准确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陈斌.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4,(10):95.

(作者单位:邯郸市兴禹水利水电工程处)

猜你喜欢
管理应用水利水电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农村水利水电
集约化模式在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MD4-1000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赶工索赔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