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良知呵护良知用温度传递温度

2017-05-30 10:48
雷锋 2017年4期
关键词:不容忧患良知

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被周恩来称赞为“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一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亿万人民心里播撒了党的好干部“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精神种子……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铁肩担道义”的情怀永远不能褪色,“真情颂好人”的信条永远不容改变。

《雷锋》杂志作为中国正能量传播权威平台,不仅以昂扬的笔调讴歌雷锋、赞美雷锋,而且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捍卫雷锋。2017年第3期《雷锋》杂志策划了以“雷锋的真实性不容怀疑雷锋的形象不容亵渎”为主题的专刊,用整本杂志的篇幅捍卫了雷锋的形象。前不久,杂志又被送到出席“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手中后,引起了热议。

更引人瞩目的是,全国政协委员黄书元采纳了《雷锋》杂志提交的以立法形式维护英雄形象的提案建议,形成个人提案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来。目前,《民法总则》草案作出了修改,增加了保护英雄烈士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条款。

新闻人和“雷锋人”的心是相通的,一样重其所當重、轻其所当轻;一样如鸟儿向往春天,追逐着光明和正义。

试问,哪一个英雄模范的背后,没有新闻媒体的讴歌和呐喊?哪一家党的新闻媒体,不是以道德的“风向标”、社会的“黏合剂”为己任?

正因为这样,不论社会中有多少不平和失序,生活中有多少坎坷和失意,我们依然会对梁漱溟先生关于“这个世界会好吗”的质疑给予肯定的答案。

新闻人生活在人民当中,应当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欢乐着人民的欢乐,感动着人民的感动。然而,总有一些新闻人视线偏离了群众,屁股坐错了位置。要么喜欢门缝里看成绩、放大镜下看问题;要么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以丑化英烈、颠覆历史为能事;要么只知迎合不知引导,把新闻职业当成追逐利益的“摇钱树”;要么盯着明星那些八卦绯闻,名人那点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

面对越来越多样的受众需求,越来越多元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复杂的舆论格局,新闻媒体不能为取悦受众而“失向”、因盲目介入而“失准”、为吸引眼球而“失真”、为过分渲染而“失范”、为刻意迎合而“失态”。

良知需要用良知来呵护,温度需要用温度来传递。让我们携手《雷锋》杂志,永远保持“铁肩担道义”的情怀,永远秉承“真情颂好人”的信条,用有温度的作品,讲有温度的故事,去温暖和召唤千千万万的的同路人。(执笔:辛士红)

猜你喜欢
不容忧患良知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疫”不容辞勇担当 履职尽责克时艰
画里有话
良知
哲理漫画
青春1919:心怀忧患、担当奋斗的湖南青年
不容商量的爱
忧患、悲悯、历史沧桑感——我读杨强诗词
法不容篡
史上最严环保执法不容“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