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企改革进入“施工”年

2017-05-30 10:48本刊评论员
国企管理 2017年3期
关键词:公司制国资国资委

本刊评论员

“四梁八柱”已立,国企改革工程“施工”正如火如荼展开。如何对照“设计图”“施工图”,将改革深入推进,成为2017年国资国企界倍受关注的重要任务。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颁布后,2016年,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先后出台36个配套文件。“1+N”文件体系及相关细则,共同形成了国资国企改革的“设计图”“施工图”。随着“设计”的基本完成,2017年,国企改革开始进入“施工”阶段。

2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京参加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时表示,2017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已进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快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深入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切实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是关键环节中的关键点。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作出了新的定位,这是中央层面第一次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赋予如此重要的使命。

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是顺利实现混合所有制的改革的重要前提。目前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超过92%,省级国资委监管企业的改制面超过90%,全国国资监管系统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达到1082家。

进入2017年,国资国企改革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不断向纵深推进。对此,肖亚庆指出,要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切实建立靈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目的是为了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与竞争力。公司改制有力促进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为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奠定了基础。目前大多数中央企业建立了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规范董事会,董事会选人用人、重大决策、薪酬分配等职权逐步落实。部分中央企业和一大批下属子企业开展了市场化选聘经理层试点,22个省级国资委市场化选聘了105名企业经理层人员。1月12日召开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要求,“积极探索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改革,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比较容易的改革已经基本落实,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为此,多名学者倡议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以保护企业家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少交学费,确保施工不出大错,不返工,也是各级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国企改革已经进入“施工”之年,正不断向纵深推进。为“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国企改革相关各方必须相互支持,形成合力,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公司制国资国资委
国资委:国企央企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布局力度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的通知
上海国资:重组与整合
陕西国资委出台措施指导企业降本增效
国资委开查央企境外“家底”
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的税收制度歧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