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设计在APP领域中的发展探究

2017-05-30 17:12梁冬妮
科技风 2017年21期
关键词:方法发展

梁冬妮

摘要:扁平化设计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UI设计潮流,几乎所有UI设计作品中都呈现出一种简约且平面化的设计风格。去除表现对象的表皮质感、肌理和对象的逼真度元素的设计方法,在设计上追求一种概念化。时至今日这股狂潮还逐渐对其它设计领域产生了影响。本文将探讨扁平化设计的理念、根源、设计原则和技巧,并探求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扁平化设计;拟物化设计;方法;发展

一、扁平化设计从何而来

纵观当代设计史,不难发现扁平化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多个时期的多种设计风格。

首先,扁平化设计(flat design)这个概念在2008 年由Google 提出。之后苹果公司的设计师乔纳森·伊夫在iOS7应用系统中大胆改革,把过去追求逼真的拟物化设计(Skeuomorphic)图标革命性地全部换成扁平图标,经过苹果平台的推广,这种风格在UI设计中的确立了地位。

尽管设计的对象不同,扁平化设计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的延续。

微软2010在Windows phone7使用的扁平化Metro图标明显是受到20世纪60年代的瑞士风格(Swiss Style)和极简主义(Minimalism)设计风格的影响。

瑞士风格诞生在1920年代的德国,之后在瑞士广泛流行,贯穿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瑞士风格的特点是大量使用网格布局,简洁而有条理。

极简主义是1960年代在家居设计领域兴起的一个极致的艺术派系。从表现形式与目的上来看,极简主义与扁平化设计不谋而合:去除所有装饰,只留下基本要素:几何形状的块面、明亮颜色的填充。

二、扁平化设计与拟物化设计

扁平化设计(flat design)在业界仍存争议,但是其主要设计特征是公认的,就是摒弃所有能够做出3D逼真效果的元素:去除表现对象的表皮质感、肌理和对象的逼真度元素的设计方法,在设计上追求一种概念化。使图标传达的基本信息重新成为重点被用户关注。这种风格更强调纯净、符号化的设计,采用鲜明轻快的颜色,并且注重排版的简洁。可以说扁平化设计完全属于二维空间,它是与拟物化设计相对的概念。

拟物化设计(Skeuomorphic)给我们带来的是视觉上的“逼真感”,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各种表现方法(叠加高光反光、填充纹理材质、阴影叠底等)直观再现实际物品的形态和质感,让你在第一时间就辨别出图标代表的是什么。UI采用的交互方式也模拟现实生活的交互方式。扁平化则完全反其道而行,属于二次元世界,一个简单的形状加没有景深的平面轮廓,让你去会意这是个什么东西。

三、扁平化设计的几个方法

扁平化设计风格凭借其设计优势成为设计领域的新宠儿,引领APP领域的UI设计并不断扩展到其他领域。本人总结了几条设计方法可供参考:

(1)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矩形、圆形等,当今APP的UI图标几乎都是圆角矩形组合。

(2)使用清新、明快的色彩,增强图标的视觉冲击力。

(3)不使用复杂花体字,排版注重形式和色彩的搭配,呈现出简洁、纯净、雅致的美感。

(4)去掉不必要的装饰(如肌理、阴影、柔光等),只突出对象的轮廓、特性、大色调。

(5)可适当采用伪扁平化设计,在扁平化设计中加入少量特效(比如高光),形成比单纯扁平化更具适用性和灵活性的设计风格。

四、扁平化设计的优点与缺点

(一)優点

(1)减少设备运行负担,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2)图标信息能更简练概括地呈现给用户,减少过度装饰产生的审美疲劳。

(3)多元化的数字媒体、网站和APP应用程序等多种平台,包含各种各样不同的屏幕分辨率和尺寸屏幕尺寸。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必须做多种设计,既繁琐又费时。这促使UI设计朝着更加扁平的方向发展:更简约,更理性,有更强适应性。

(二)缺点

(1)降低用户体验,产生认知障碍。过于简单的UI使人摸不着头脑究竟是什么功能。

(2)在非移动设备上,过度扁平令人感觉冷淡。

(3)最为人所诟病的方面主要还是美感度和辨识度的缺失。过度扁平化和充满统一感的操作平台使人产生所有软件都差不多,很难认得清谁是谁。

五、扁平化设计的发展

回顾扁平化设计在APP领域的发展历程,并不一帆风顺,直到苹果公司推出了IOS7.0系统,扁平化才大行其道。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够推动扁平化设计的流行,是基于采用拟物化风格操作平台的iPhone4的高度热卖,大众对苹果iOS系统图标已经非常熟悉,大大降低了用户学习成本。同时伴随着操作系统的更新,苹果公司也推出了革命性的硬件作为支撑。

不管是什么设计风格,设计的美在于是否适合。时至今日这股扁平化设计狂潮还逐渐对其它设计领域产生了影响,但如果就此止步不前,迟早会被淘汰。随着科技发展,扁平化设计也许终将走下流行舞台。如何深度开发设计的功能性,将设计与产品更好结合,酝酿出独特设计理念,将是未来设计师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宋方.析“扁平化”手机界面设计[J].包装工程,2012(3).

[2]汪大伟.现代主义UI风格的设计之兴起[J].现代装饰,2014(9).

[3]侯景艳.从符号学角度解读扁平化设计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

猜你喜欢
方法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学习方法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