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络填料反硝化滤池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2017-05-30 18:57张浏栾晓男杜玉来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0期

张浏 栾晓男 杜玉来

摘要[目的]检测丝瓜络反硝化滤池内主要微生物菌群,优化滤池运行参数。[方法]综合使用PCR-DGGE、高通量测序等微生物分析手段,研究了该滤池内生物群落结构。[结果]填料表面微生物多样性丰富,优势菌属为红假单胞菌属、绿棒菌属、红芽生菌属、芽生绿菌属、气单胞菌属。[结论]该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反硝化滤池处理污染物的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丝瓜络填料;微生物分析;反硝化生物滤池

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20-0060-05

Abstract[Objective] To test the main microbial flora in the loofah denitrification biofilter and optimize the operation parameters.[Method]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the filter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PCRDGGE,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and other microbiological analysis methods.[Result] The microbial diversity on the surface of the stuffing is abundant.The dominant species were Rhodopseudomonas,Chlorobaculum,Rhodoblastus,Blastochloris,Eromonas. [Conclusion]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denitrifying filter treatment pollutants.

Key wordsLoofah filler;Microbiological analysis;Denitrification filter

目前,我國污水處理厂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有A/O、氧化沟和SBR 等,由于受原污水 COD/N 较低的限制,加之长期以来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仅规定了氨氮(NH4+-N)和总氮(TN)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且 TN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比NH4+-N至少高 10 mg/L,这些因素导致污水处理厂出水中 TN 至少有 60%为硝酸盐氮,部分污水处理厂出水硝酸盐最高可达20 mg/L[1],并已造成地表及地下水体不同程度的硝酸盐污染[2-3]。水体中过高的硝酸盐浓度直接影响供水水质安全,对婴幼儿具有毒害作用,在人体内可转化为致癌物质[4];另一方面,可导致温室性气体N2O的产生[5-6]。因此,降低硝酸盐浓度已经成为水处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7-13]。

常规去除硝酸盐的办法有离子交换、反渗透和生物法[14],但离子交换和反渗透由于价格昂贵,处理费用较高,去除效果有限,而难以达到推广应用[15-19]。而生物法中反硝化生物滤池是解决该类问题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反硝化是将硝酸盐或者亚硝酸盐氮转变为气态氮的生物过程[20-21],而反硝化生物滤池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生长在载体填料上的微生物。笔者研究了以丝瓜络为填料的生物滤池,分析其微生物特征,以期找到更优异的填料,旨在为以丝瓜络为填料的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装置

试验采用的反应器由有机玻璃圆柱制成,高420 cm,内径12 cm,有效体积47 L(图1)。球形丝瓜络填料直径为8 cm,每个球形填料中丝瓜络重量为5 g左右。采用间歇运行的方式,进水时间为6 min,流量为0.47 m3/h。

1.2试验材料

试验采用运行稳定、且控制在最优脱氮条件下的丝瓜络填料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生物分析。

1.3分析方法

1.3.1Miseq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

首先提取样品基因组DNA,设计并合成引物接头,再进行PCR扩增及产物纯化,待纯化完成后,进行PCR产物定量和均一化,最后进行高通量测序。测序完成后对序列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3.2PCR-DGGE技术原理及环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DGGE是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变性剂浓度梯度的不同,将序列不同的DNA分开。根据变性剂梯度方向的不同,DGGE可分为:垂直DGGE,即变性剂梯度与电场方向垂直,常用于试验决定分离型、野生型和变异型的最佳变性剂梯度范围;平行DGGE,其变性剂的梯度和电场方向平行,主要用于解链范围明确的DNA片段检测。该试验流程如图2所示。

2结果与分析

2.1PCR-DGGE测序结果

2.1.1DGGE凝胶电泳图。试验共取3个样品进行测定,每个样品取2组平行(样品1平行样记为1-1和1-2,样品2平行样记为2-1和2-2,样品3平行样记为3-1和3-2)。采用Biolinker DNA Red染液对DGGE胶图进行泡染,染色完成后的胶图在Bio-Rad凝胶成像仪上进行拍照,结果见图3。

通过Quantity-One软件分析原DGGE胶图,将胶图转换成直观的条带分布图(图4),位于同一水平线的为相同物种,该图左右两侧的数字为经分析后该板胶共有的条带数(也可认为是该板胶上所有样本包含的物种数)。最下面一行表示以第1个样本为基准的前提下,其余样本与第1个样本的相似性。

图4下方的百分数中1对应的100%表示以样品1-1为基准,在该条件下,其余样本与该样本的相似性。可以看出,1-1与1-2、2-1与1-2、3-1与3-2非常相似,说明取样情况较好,能够反映各样品的真实情况。同时可知,样品1与样品2的相似性在85%左右,与样品3的相似性仅在70%,说明样品1和样品2群落结构更相似。

2.1.2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

由表1可知,样品1的群落多样性最高,样品2最小。

2.1.3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样品间的聚类分析。UPGMA

是一种较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通过Quantity One软件的UPGMA法所产生的系统发生树可以直观地看到各样品之间的相似性。由图5可知,对于3个样品所取的平行组,相似系数均在95%以上,说明这3个样品取样均一,能够代表样品的真实情况,并且从图5中也可以看出样品1和样品2的相似性更高。

2.1.4克隆测序汇总。PCR-DGGE的胶条切下共16条(编号1~6)进行回收,扩增区域:16S,克隆测序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菌种Chlorobium limicola strain DSM 245,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TIE-1 strain TIE-1,Chlorobaculum limnaeum strain DSM 1677,Magnetospirillum bellicus strain VDY,Rhodoblastus acidophilus strain DSM 137,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 strain NCP 262的相似性均為100%,说明这些菌种是3个样品共有的菌种,而其中Chlorobaculum limnaeum strain DSM 1677菌属相似度为100%,条带占比100%,说明该菌种是3个样品的优势菌种。Chondromyces Robustus strain Cm a13,Chloroba culum parvum NCIB 8327,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TIE-1 strain TIE-1,Thiomonas perometabolis strain ATCC 23370、Dyella thiooxydans strain ATSB10菌种的数目也较多,且在3个样品中也基本都有。

2.2高通量测序结果

通过PCR-DGGE分析结果可知,6个样品均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同时也为了节约测序成本,采用编号1-1样品代表样品1,编号2-1代表样品2,3-1代表样品3来开展高通量测序工作。

2.2.1指数分析结果统计。由在指定的相似水平为97%(0.03)的条件下,样品的各多样性指数见表3。由表3可知,样品2-1的OTU序列数最高,1-3最低,而3个样品中1-1的优化序列划分得到的OTU数目最多,为1 566。由此可知,1-1和3-1样品的物种总数较多,样品3-1的香农指数最高,为3.48。各样品文库的覆盖率均在98%以上,样本中序列没有被测出的概率较低,覆盖较深,可见该次测序结果能够充分代表样本的真实情况。

2.2.2稀释性曲线。图6是在97%相似水平下划分OUT并绘制出的各样品稀释曲线。知以看出,3个样品的曲线趋向平坦,说明这3个样品的取样数量合理,取样深度足够,能够代表样品的真实情况。

2.2.3各样本间在门分类水平的比较。

在门分类水平上,根据各样品中微生物组成绘制柱状图,比较各样本在门分类水平上群落结构组成的差异,结果见图7。由图7可知,1-1、1-2样品在门水平上群落结构比较相似,与1-3样品中群落结构略有差距,这与DGGE测序得出的结果一致。主要体现在1-1、1-2样品群落结构中,绿菌门(Chlorobi)数目占的比例最大,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次之,而1-3样品中变形菌门最多,其次是绿菌门。在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菌门上,差距不明显。

2.2.4热图(Heatmap)。

Heatmap 可以用颜色变化来反映二维矩阵或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它可以直观地将数据值的大小以定义的颜色深浅表示出来。常根据需要将数据进行聚类,将聚类后的数据表示在heatmap图上,通过颜色的梯度及相似程度来反映数据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图8是根据属水平上OTU中所含序列的数量位于前50的信息进行绘制,分别按照样品和分类进行聚类后做出Heatmap图,能够反映出样品在属水平上表现的相似性或者差异性。

由图8可知,3个样品的菌落结构在菌属水平上非常相似,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绿棒菌属(Chlorobaculum)、红芽生菌属(Rhodoblastus)、芽生绿菌属(Blastochlori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是这3个样品共同的优势菌属,其中绿棒菌属在所有的菌属中丰度最大,而此菌属一般为光能无机自养型,专性厌氧,在无氧、有光照的水体中生长。说明试验装置中溶解氧浓度非常低,厌氧环境好。同时反应装置由有机玻璃制成,透明,光照条件好,有利于这些菌属的生长。

3结论

(1)该研究结果表明,DGGE测序与高通量测序结论基本一致。而DGGE测序只能检测到主要的微生物,如果总量占1%以下,便不能被检测到,高通量测序样品检测到26门35纲55目85科153属,说明DGGE显著低估了微生物的群落组成。通过对比这两种测序方法可知,高通量测序的检测灵敏度是DGGE的4~39倍,若进一步分析样品主要微生物类群的相对丰度,发现分类水平越低,高通量测序与DGGE的结果差异越大,尤其在科和属的水平上差异最大[22]。并且高通量测序能够较为全面和准确的反映微生物群落结构,而DGGE仅能够反映有限的优势微生物类群,在很大程度上极可能低估微生物的物种组成并高估其丰度。

(2)以丝瓜络作为反硝化滤池的填料,通过高通量测序以及基于PCR-DGGE技术的环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初步得出:优势菌属为红假单胞菌属、绿棒菌属、红芽生菌属、芽生绿菌属、气单胞菌属。

丝瓜络作为反硝化滤池填料时,微生物生长状况良好,表面微生物比较丰富,初步认为丝瓜络可以作为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填料。

参考文献

[1]

李魁晓,白雪,李鑫玮,等.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深度处理组合工艺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2,6(1):63-67.

[2] 刘相超,周政辉,宋献方,等.梁滩河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及硝酸盐污染[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5): 942-947.

[3] KIM R H,LEE J,CHANG H W.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matter as indicators of pollution from smallscale livestock and nitrate contamination of shallow groundwater in an agricultural area[J].Hydrological processes,2003,17(12):2485-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