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菠萝皮渣酵素的发酵工艺

2017-05-30 18:57南竹曹博恒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0期
关键词:响应面法发酵酵素

南竹 曹博恒

摘要[目的]利用乳酸菌发酵菠萝皮渣制备菠萝皮渣酵素。[方法]以蛋白酶活性为指标,运用Box-Behnken Design 8.0.5v响应面法优化制作菠萝皮渣酵素的工艺参数。[结果]菠萝皮渣酵素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3 ℃,酵母菌接种量0.3%,发酵时间16.5 h。按上述工艺制得的菠萝皮渣酵素颜色均匀,酸甜适口并伴有发酵香味,有光泽。[结论]研究可为菠萝副产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菠萝皮渣;酵素;响应面法;发酵

中图分类号TS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20-0098-03

Abstract[Objective] Preparation of pineapple peel enzyme by fermentation of pineapple peel with lactic acid bacteria .[Method]The process parameters of pineapple peel were optimized by BoxBehnken Design 8.0.5v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using protease activity as an index.[Resul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the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was 23 ℃, the inoculation amount of yeast was 0.3%, the fermentation time was 16.5 h.According to the above process made of pineapple skin residue enzyme color uniform, sweet and sour taste and accompanied by fermentation fragrance, shiny.[Conclusion] The study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pineapple byproducts.

Key wordsPineapple peel;Enzyme;Response surface method;Fermentation

菠蘿皮渣是菠蘿鲜食或生产加工后的副产物,约占全果重量的50%。研究显示,菠萝皮渣中的营养成分比例与果肉相差并不多[1]。目前菠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皮渣多被废弃,不仅污染环境,同时浪费了大量的生物资源。如果对菠萝皮渣进一步加工制成菠萝皮渣酵素,它的经济价值会大大提高,并且可为菠萝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开辟新的途径。

酵素又称作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大分子物质,深受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人民喜爱的一种植物功能食品。酵素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低聚糖、多酚、黄酮、酶和次生代谢产物等营养成分,具有美白抗氧化、抗菌消炎、润肠通便、解酒护肝、增强机体免疫力、修复机体损伤等保健功能[2-5]。但目前国内关于菠萝酵素的介绍和研究并不多见。笔者以加工生产后的废弃物菠萝皮渣为原料,利用酵母菌发酵制备菠萝皮渣酵素,探究制备的工艺条件,为菠萝的副产物综合利用以及以后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原料与主要试剂。

菠萝皮渣,购置于农贸市场,低温保存;果酒专用酵母,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乳酸菌,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形态实验中心。

1.1.2仪器设备。

CR21G高速冷冻离心机,日本日立公司;泰光 906200 手持式折光仪,河北润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TU-181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HZP-250 型全温振荡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血球计数板,上海市求精生化试剂仪器有限公司;真空冷冻干燥机,沈阳航天新阳速冻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1.2工艺流程

菠萝皮渣→酶解→灭菌→接种+酵母菌发酵→浓缩→真空冷冻干燥→菠萝皮渣酵素→包装。

1.3操作要点

1.3.1酶解。将菠萝皮渣用果胶酶及纤维素酶进行酶解,水解后生成了便于吸收和利用的小分子糖类[6-7]。酶解工艺条件如下:pH 4.5,料液比1∶5(g∶mL),温度为 55 ℃,酶解时间160 min。加酶量为纤维素加酶量1.5%,果胶酶加酶量1.0%。菠萝皮渣酶解率为63.5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23%。

1.3.2

酵母菌的活化和培养。用0.5 mL的生理盐水溶解酵母菌粉,使菌体溶解成悬浮液状态,然后将菌液在YPD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在30 ℃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3 d。菌种经过冷冻干燥后,生长延迟期较长,故需经过2次继代培养,菌液待用[8]。

1.3.3发酵液的制备。

将酶解液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5%[9],适量补充营养物质。

1.3.4接种和发酵。设置温度26 ℃,pH 5.0条件下,接种0.3%酵母菌到发酵液,酵母菌初始活菌数为3.28×105 CFU/mL左右,发酵20 h。最后保持温度在18~20 ℃,静置24 h,进行后发酵,使发酵液产香[10]。

1.3.5真空冷冻干燥。

将发酵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浓缩到45%,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水分含量小于4%的菠萝皮渣酵素粉。在冷冻温度为-20 ℃,真空度为10~20 Pa,冷阱温度为-45 ℃的条件下进行真空冷冻干燥[11]。

1.4酵母菌发酵单因素试验

1.4.1发酵温度的确定。

发酵温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发酵产物的生成。菠萝皮渣发酵液要充分溶氧,并设置酵母菌接种量0.3%,分别在20、22、24、26、28 ℃下进行发酵,发酵时间20 h。发酵结束后测定蛋白酶活性,以确定最适的酵母菌发酵温度。

1.4.2起始pH的确定。

菠萝发酵液自身的pH在4.6左右,试验用到的葡萄酒酵母在微酸性环境下适宜生长。菠萝皮渣发酵液在充分溶氧的条件下,控制发酵温度为24 ℃,酵母菌接种量为0.3%,用CaCO3调节发酵液酸度,使pH分别在4.8、5.0、5.2、5.4、5.6 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20 h。发酵结束后测定蛋白酶活性,以确定最适的发酵起始pH。

1.4.3接种量的确定。

发酵液发酵的速度会随着接种量的不同而变化,并进一步影响了发酵产物的品质。菠萝皮渣发酵液在充分溶氧的条件下,控制发酵温度为24 ℃,pH为5.2,分别接种0.20%、0.25%、0.30%、0.35%、0.40%酵母菌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20 h。发酵结束后测定蛋白酶活性,以确定最适的酵母菌接种量。

1.4.4发酵时间的确定。

菠萝皮渣发酵液在充分溶氧的条件下,控制发酵温度为24 ℃,酵母菌接种量为0.3%,pH为5.2,发酵时间分别设置为10、15、20、25、30 h。发酵结束后测定蛋白酶活性,以确定最适的发酵时间。

1.5响应面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取对酵母菌发酵有显著影响的3个因素,发酵温度(A)、酵母菌接种量(B)和发酵时间(C)为自变量,以蛋白酶活性为响应值,设计3因素3水平试验,确定最佳参数进行响应面设计(表1)。

2结果与分析

2.1酵母菌发酵单因素试验

2.1.1发酵温度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由图 1 可知,发酵温度在20~24 ℃范围内的时候,蛋白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4 ℃时达到最大值。当温度超过24 ℃后,蛋白酶的活性明显降低。所以选择发酵温度在24 ℃最适宜。

2.1.2

起始pH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由图2可知,随着pH的升高,蛋白酶的活性逐渐升高,当pH超过5.2后,随着pH的升高,蛋白酶活性逐渐降低。可能是由于溶液趋于中性,抑制了酵母菌的发酵作用。起始pH为5.2时,蛋白酶活性达到最大值 2 535.70 U/g,所以确定该酵母的最适起始pH为5.2。

2.1.3

接种量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由图3可知,酵母菌的接种量在0.20%~0.25%时,蛋白酶的活性迅速升高,在0.25%时达到最高点,蛋白酶的活性为2 582.30 U/g。当接种量超过0.25%后,蛋白酶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并略有降低。综合考虑实际生產及经济等因素,选择酵母菌的最适宜接种量为0.25%。

2.1.4发酵时间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由图4可知,蛋白酶的活性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到15 h后,蛋白酶活性增长的速度并不明显,所以将发酵时间选在15 h比较适宜。

2.2酵母菌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2.2.1响应面试验结果。该试验采用Design-Expert 8.0.5v进行响应面设计,获得的结果详见表2,对表2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521.18-34.68A+7.53B- 83.03C+18.83AB+34.72AC+15.81BC-60.48A2-64.39B2-70.90C2。

2.2.2响应面分析与方差分析结果。

图5、6、7分别表示的是两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如图5所示,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及酵母菌接种量的增大,蛋白酶活性都是先升高后降低,两者交互作用使蛋白酶的活性达到最大值为2 485.30 U/g;如图6所示,发酵温度与发酵时间两者交互作用的最大值达2 452.70 U/g;由图7可知,酵母菌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都较大,两者交互影响蛋白酶活性的最大值达2 558.20 U/g。通过软件分析,得到菠萝皮渣酵素发酵的最佳工艺是发酵温度22.98 ℃,酵母菌接种量0.29%,发酵时间16.39 h,考虑到实际生产的需要及可操作性,修正其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为23 ℃,酵母菌接种量为0.3%,发酵时间为16.5 h,重复试验3次,得到蛋白酶活性分别为2 549.70、2 543.60和2 547.10 U/g,其平均值为2 546.80 U/g,与模型的预测值2 559.60 U/g较为接近,说明该模型对菠萝皮渣酵素制备的预测具有实际意义。

2.3真空冷冻干燥制备菠萝皮渣酵素产品质量指标

试验制得的产品质量各指标如下:①色泽:颜色均一的淡黄色。

②气味:菠萝特有的酸甜果香味及发酵香味。③酸度:酸甜适口。④组织形态:松散无结块。

3结论

该试验选用菠萝加工后的废弃皮渣为原料,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制备酵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进行试验并分析数据,再结合实际操作情况,获得制备菠萝皮渣酵素的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3 ℃,酵母菌接种量0.3%,发酵时间16.5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菠萝皮渣酵素颜色均匀,酸甜适口并伴有发酵香味,蛋白酶活性为2 546.80 U/g。该试验结果可以为规模化生产及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其理化性质及稳定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瑞,翟海瑞,杨劲松.菠萝皮渣生产虾青素的发酵条件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32(9):261-266.

[2] 罗建平,徐学玲,潘利华,等.菠萝皮渣多糖的提取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18):172-175.

[3] 蒋增良,毛建卫,黄俊,等.葡萄酵素在天然发酵过程中体外抗氧化性能的变化[J].中国食品学报,2014,14(10):29-34.

[4] 赵金凤,曲佳乐,皮子凤,等.植物酵素润肠通便保健功能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2,48(3):54-56.

[5] 曲佳乐,赵金凤,皮子凤,等.植物酵素解酒护肝保健功能研究[J].食品科技,2013,38(9):51-54.

[6] 赵金凤,宿秀芹,曲佳乐,等.敖东酵素对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4,50(3):50-52.

[7] 蔡爽.人参术苓酵素的制备及改善肠胃功能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8] 董银卯,何聪芬,王领,等.火龙果酵素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J].食品科技,2009,34(3):192-196.

[9] 杨培青,李斌,颜廷才,等.蓝莓果渣酵素发酵工艺优化[J].食品科学,2016,37(23):205-210.

[10] WANG S Y,CHEN H J,EHLENFELDT M K.Variation in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and nonenzyme components among cultivars of rabbiteye blueberries(Vaccinium ashei Reade)and V.ashei derivatives[J].Food chemistry,2011,129(1):13-20.

[11] 李加兴,孙金玉,陈双平,等.猕猴桃果醋发酵工艺优化及质量分析[J].食品科学,2011,23(24):306-310.

猜你喜欢
响应面法发酵酵素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酵素真的是减肥神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