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学校分类视角下的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特色型式发凡

2017-05-30 10:48杨梦婉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7年2期

摘 要:随着中国艺术学独立为门类五年以来,高校首次一级学科的学科评估活动的开展,以及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和招生十周年的到来,“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命题而非描述性问题。本文通过透视当下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类比国外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标准与特色,反思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普遍规格,讨论其在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博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层级特征及其关系。提请以“学科论”视点关注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学校社会学”课题,试图将校际间的艺术学科研究生培养差异命题聚焦,提出以艺术门类下一级学科特色型式构建为逻辑起点的中国高等学校社会学体系建设研究的必要性。其中,以笔者的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为例,实证学科取向的高等艺术教育特色型式的教育效能与实施可行性。提倡中国高校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特色型式的构建依据,可以教师与学生(高校社会角色)、学校与班级(社会组织形式)、课程(特殊社会文化)、课堂教学(核心社会活动)、学院(系所)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契合作用力五个部分为调整变量,开展设计与规划。目前以高校分类的视角、学科特色构建为研究方法与指导理念发凡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特色型式,是需要提请进行实验研究的。

关键词: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教育特色型式;分类双规教学

中图分类号:J1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7)02-0036-06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7.02.007

随着中国艺术学独立为门类五年以来,高校首次一级学科的学科评估活动部分信息公示的结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和招生十周年的到来,第三届“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大会”在海南大学召开,以及“十三五”学科规划在各高校的讨论与开展,“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试图由描述变为陈述。如何让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特色在中国社会的深度转型期成为一个具有判断性及其表达语义的命题,应当成为各学界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共同追求的目标。

一、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特色何以成为命题

只要有艺术学科存在,对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聚焦就始终是经典而弥新的课题之一。当下,许多理工类大学对艺术学科教育的认知相当模糊,不能从本质上解决艺术学科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以设计学为例。在刚刚结束的高校“设计学”一级学科的评估材料填报与部分信息公示中能够看到,设计学升格为一级学科后遇到的如许问题。其一,在设计学评估的项目中,除了以前有的科研发表与著作发表、课题级别及数量、国家级精品课程等文理科都有的常规项目外,增设了教师参加艺术展览与获奖(包括指导学生获奖)的栏目。可以看到,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后,对于艺术学科自身学科的创作与实践特性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其二,在这次参评的九十多所高校中,拥有设计学博士点的院校没有超过十所。在很多综合性大学里的设计学学科中,教授的人数也是不超过十人的。理工类大学中的教授人数情况也类似,而且由于学校自身的发展特点,许多教授是工科学术背景的教师。观之,拥有设计学科博士点的院校自身已经产生了一套知识生产与培养方式的体系,而处于中间层面的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学硕士研究生与艺术硕士毕业生的出路堪忧。上面的博士点衔接不上,或者被大批淘汰,再加上学科隔阂、培养趋同等问题,设计学的研究生毕业不是进频繁更换的公司系统,就是改行。设计专业教育的系统性、前沿性与整体性极度缺失;其三,公示信息的主要检审方式还是论文与课题。对于艺术创作栏目的相关信息没有予以公布。这是否存在着分值比例有差异,还不得而知。也就是说,是否设计学科评估的评分还是以期刊论文及课题这种书面形式记定的成果要高于艺术创作或设计获奖的得分?其四,理工类大学毕业的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很难或者比例很低的进入到博士层面的学习。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2011年设计学一级学科开始招生,目前毕业的61位学生中,仅有3位继续读博深造,而且3位都是“工学学位”的申请者。这反映出理工类大学中设计学的“艺术含量”是让人瞠目的。以笔者的所见所感,理工类大学对于“人文素养”的认知与领悟也是让人啼笑皆非的。

由齐鲁工业大学承办的“2016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MFA)教育指导委员会艺术设计分委会工作会议暨培养院校工作交流会”于2016年12月19日刚刚在济南结束。会议就“1.艺术设计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与评价问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董占军教授);2.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与发展(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宋慧文);3.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探索(齐鲁工业大学刘木森教授);4.艺术设计专业学位培养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分论坛讨论);5.艺术设计专业学位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案例交流(分论坛讨论)”五个主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在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和招生十周年到来之际,参加本次会议的人数达到了180多人,参会高校有一百多所,是該会议设立以来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这不仅反映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十年来的发展态势,也反映出在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以来,如何把获得“艺术学”(或“工学”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后,原来的“美术与设计”二级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但分化为“美术学”与“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2011年以前称之为“设计艺术学”的二级学科变更为现在的“设计学”一级学科,能够同时授予“艺术学”或“工学”硕士学位。“设计学”硕士研究生能够授予“工学”学位,是艺术学五个一级学科中唯一的一个。在艺术硕士(表演、创作)专业的八个领域(135101音乐;135102戏剧;135103戏曲;135104电影;135105广播电视;135106舞蹈;135107美术;135108艺术设计)中,“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科命名仍采用升格为门类前本科“艺术设计”专业的叫法。)学位的创作与实践型的研究生教育办出自身的特色,成为了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界的共同追求。

虽然会议讨论的主旨是艺术硕士培养的相关问题,但也有许多高校谈到了自身整体艺术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其中,“设计学”(这里包含了MFA招生的“艺术设计”)大致有以下几个问题:1.以教指委下发的各高校艺术硕士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相关文件,如何彰显高校自身的地域特色或类型特色来设置培养方案,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建立一个较为明确的版图。2.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后教师评价体系的标准如何制定。可以参照欧美一些高校的评职分类记分[1]的方式,论文、创作、教学、社会服务等以最终记总分的方式进行。创作作品应纳入职称评定方式中去。当然,这也需要对参加的相关展览与比赛有较为明确的分级。同时,与其他学科相比,期刊级别与展览级别不宜定的太低。会议中有位老师说的大家給予了多数赞同:他说艺术学和文学刚把“老子”和“儿子”的关系搞清楚独立出来了,不能对自己降低标准和要求,制定标准的事是自己对自己的学科负责。这就衍生出两个问题。第一,许多理工类院校都是建筑与艺术学院,教师职称评定的时候,建筑学和艺术学的教师是竞争同一个名额,评定方式是一个通道。比如建筑学有隶属于工科评价严明的期刊发表与会议发表级别,比如SCI。而艺术学的教师所能发的最高级别是CSSCI,众所周知,艺术类能用全英文发表SCI的教师少之又少。不仅是因为英文水平的问题,而是SCI的评价标准本身就是以理工科与自然学科为基础制定的。这就让建筑学背景发了SCI的和艺术学背景发了CSSCI的教师没有同样标准,也没有可比性,从学科本质来讲,也是不可比的。其二,也是这次学科评估遇到的问题。即建筑学有明确的评估期刊分级标准,而艺术学是没有的。唯一参照的依据即是知网上CSSCI级别的期刊为最高发表水平。3.新的设计学一级学科的课程体系的更新型构建问题。在当年一级学科划分的时候,设计学之所以脱离了美术与设计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因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原浙江大学副校长潘云鹤教授一方对设计与美术学科取向问题的异议。持独立观点的一方认为,21世纪是一个设计的时代,要解决许多实际的社会问题。与美术学科这样的纯粹人文学科相比,设计学科应当更具应用型特点,因此工科的部分思维训练方式与技能的比例应当全面纳入到设计艺术学科中去,于是就成为了现在能够授予“艺术学”或“工学”的设计学科。当然,借助其他社会学科的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来做交叉学科的人文学科也不少,比如“教育学”(它的学科属性现在是人文社会科学),但像设计学这样,直接从工科(硬学科)跨越到艺术学科(软学科)这样成为一级学科的,是唯一的一个。这也造就了设计学独特的学科属性。因此,董占军呼吁构建工学与艺术学协作课程体系。据他调研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艺术学的工业设计、交互设计等专业人才培养是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合作完成的。当然,清华大学也是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报告》中居于中国理工类大学第一名的位置。他同时提议,在理工类院校的设计学中增加艺术及设计类课程。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不少行内人的认可。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在中国当下的综合类大学、理工类大学的教育环境中,这样的理念仍处于还有待被认同的前沿阶段。4.提请关注对青年教师的综合性学术背景的支持性培养。与会的来自西部、新疆等地的代表谈到,在引导地域性艺术创作或设计的思路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在谈到不能仅以作品展示要求教师的问题上,他们认为以论文的方式梳理发表出来也是必要的。也就是不同的能力按照不同的分数记录,最后都并入评职总分中。不少院校的领导也同意当代的青年老师有更加综合的学术背景,能做创作同时能写的也涌现出不少,因此,各院校部分应当给予青年教师更加宽泛的支持。

由是观之,当“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试图由描述变为陈述时,“教育特色型式”也就成为了一个我们下一阶段能够努力寻求解决途径的命题。

二、类比外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标准与特色

教育特色是指教育活动在一定社会化层次培养的普遍规格上的取长相异之处。因此,反思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普遍规格及相关标准在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博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层级特征及其关系是有必要价值的。

无论哪一类型的学科,在普通的大学本科教育中,学生应当接受高等教育初级阶段需要完成的现代公民所具备的“通识教育”。学生需要在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以及宽口径的交叉学科层面上获得广泛的知识储备课程与思维训练课程。到了硕士研究生层面,学生需要接受关涉自身所在的“学科专业教育”。对于该学科的学科背景与文化、专业方向上的技能深入训练,以及更加深入层面的该学科的通识与交叉学科的认知视野都是需要在专业教育中获得的。而博士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更多的则是一种“人性的教育”。没有独立的明辨学术立场的能力,是没有必要去做博士研究的。因为博士教育培养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专业人了,更重要的是在人类认知范畴与专深的学科发展层面做出自身的一点贡献。一个没有学术判断能力的人,即使做了博士研究生,也不会在积极的层面上为学科本身做出贡献。

我们常常发问,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作为从本科到博士的过渡阶段,是该侧重培养拥有学科专业技能的人,还是该侧重培养明辨学术是非的人?中国的博士学位授予制度还是分门类授予,区别于欧美国家的博士学位均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因此在博士研究生层面没有比较的依据。而随着中国艺术专业学位招生十年以来,中国已有219所院校独立招收艺术硕士并颁发MFA双证学位,全国仅2016年统计的在校生已有三万三千人,大大超过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可以看到对于艺术相比于其他人文学科本身的学科特性已在学位授予方面得到重视。但规模的扩大化,也伴随着大量院校为了快速招生而忽视了办学特色的相应规范。“除了少数一些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已经形成了自己品牌的MFA教育,一些地方性院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在MFA教育上盲目跟风,品牌意识不强,以致在教育部的学位点评估中被严重警告。不求规模,只求质量与特色应是MFA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2]。在2016年3月16日教育部公布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中显示,共有50个博士、硕士和专业学位授权点被要求“限期整改”。其中许多重点院校艺术硕士点被责令取消招生,5年内不得申报艺术硕士学位授予点建设工作。[3]这也是迄今为止,对艺术硕士评估最为严格的一次全国范围的检查,在培养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都有共同的特性,即院校培养定位、师资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趋同,并且标准不一。

相比而言,欧美已经日趋成熟的艺术硕士培养体系,在培养标准与特色发展的层面,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

“美国是目前艺术硕士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大多数综合性大学的艺术院系和专业艺术学院都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在专业学位(MFA)的学位授予标准和培养要求上与美国基本相同”[4]。在以佛罗里达大学艺术与艺术史学院为例的调研文章中,我们能够看到北美的综合性公立研究型大学在招收专业的宽度与交叉度、申请该学位的作品提交程序的严格、学校有自己的录取自由但录取率却不高。在培养方面有“精细化切实可行的课程提纲、研究式自主探讨的课堂教学、互助式同行参与的创作提高、人性化收放自如的跟踪管理、互惠式多面整合的交流合作”,以及展述一体的评价考核制度,[5]成为其艺术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色。

而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是德国一所标准的艺术类综合性大学,涵盖绘画、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多个艺术门类。在其课程类别,其课程设置注重于其他学科的交叉互补关系、实践类课程的比重高、教学方式与考核的规范相适应(如专业技能课上采取个别课,学术研讨会采取专题讨论课,合唱类课程采用小组课方式),最后还要由学校的专门考试委员会负责对学生的课程作业、代表作、学位授予予以考核。另外,由德国高等教育专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市场反馈调研部门共同主城的高等教育质量考核与监控体系也是德国MFA培养质量优异的特色保证。

总之,外国高校的艺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是在高校自身的特点基础上,有相当自主开设专业的权利,但同时对其专业的开设质量与监督机制也是几方共同完成而有严格标准的。因此,也形成了艺术学科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不同学校有不同程度的发挥。比如艺术院校在艺术学科本体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开展以艺术学科为母学科的交叉学科,如艺术教育、艺术管理。而在综合性大学中,以理工科见长的学校,更是以藝术学与工学“双轨制”[6]导师合作的工作室学习的培养方式,完成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训练。“目前工业设计的教育状况是学生往往被关在学校里学习艺术、建筑,最后毕业时拿到的BA、MA或MFA学位,而缺少设计所必须的科学、数学、技术或者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结果设计师不能适应现代设计实践”[7]。因此,认识到学校类型的优势区分,立足艺术学的一级学科,进行学科特色教育型式设计是当下的全球艺术教育命题。

三、以学科特色理念构建中国艺术高等学校社会学体系研究

“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与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专项基金研究“高校分类”的官方行为相比,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高校分类研究的社会科学课题。而在面对着众多高校始终难以摆脱“升层次”、“铺专业”、“扩规模”等同质化现象很严重的现实时,也只有一些省市设计多一些解决方案,但是应用型研究成果方面目前只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一年一度公布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的研究目录。以及一个叫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这样的一个网络媒体的年度目录公布。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将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以及教学型4类。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将高校等级分为3~6星级。办学类型由高到低:中国研究型、行业特色研究型、区域特色研究型、专业型、应用型5类。办学层次由高到低:中国顶尖大学、中国一流大学、中国高水平大学、中国知名大学、区域高水平大学、区域知名大学。

而艺术类高校的公布数据则还是在艺术学升门之前,关注与研究的滞后性也反映出聚焦艺术学科教育特色教育型式的命题并没有以详尽的课题研究的方式,量化数据、建立体系、分析原因等现实层面着手进行。2016年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年会上,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副秘书长宋慧文就高校群体反应的艺术门类教师评价体系标准的制定时也承诺,会尽快建立其课题调研及展开的工作。对于整体艺术学科教育特色而言,这仅仅是教师一个层面的问题。

因此,聚焦了高等艺术教育中研究生教育特色的问题,类型性高校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特色型式才可能有语境展开。在此,我们提倡以学科特色形式理念,构建中国艺术高等学校社会学体系研究。学校社会学研究式教育社会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是对学校进行社会分析,了解和把握社会学视角中关于学校组织的理论观点,理解学校社会组织的本质、结构特点和社会功能以及这些因素对教育活动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学校的社会属性,促进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发挥。而人才培养的质量,不仅是教育规格的体现,更是教育特色的彰显。

中国艺术高等学校社会学体系研究,应大致构建“高等艺术教育的资源不平等研究、学校艺术教育的影响研究、高等艺术教育学术职业研究、艺术院校组织模式及知识产业研究、高等艺术教育学校制度模式及其影响研究、学校艺术系科教育的动态情境研究、多样性学校艺术教育社会学研究、学校高等艺术教育政策研究”八个取向为依据调研与分析。同时,在学科特色型式的实验研究中,以教师与学生(高校社会角色)、学校与班级(高校社会组织形式)、课程(高校特殊社会文化)、课堂教学(高校核心社会活动)、学院(系所)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契合作用力五个部分为调整变量,以不同的学校的艺术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结构、师资背景、学生作品、学生就业等情况展开观测点调研,形成中国高校艺术学科的较为一致的评价标准,从而确立为确立自身的艺术学科特色型式提供依据。

分类依据的科学性决定着分类框架的优劣。当前中国高校分类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淡化、消除类型歧视,构建明确具体、细化且可操作的分类体系,以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引导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大学对分类标准的期待,就是对自己‘身份和价值的期待,也是对获取经济资源的期待。如果未来的高校分类彰显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的依据,在高等学校的外部环境有待改善和资源供给有限的条件下,一旦高校分类具有了教育政策上的意义,尤其彰显出明显的资源配置上的意义,大学就会向那些政策所倾斜的类型努力。近期,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使高校分类体系建设迈出了关键步伐”。目前最为权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2011年),所依据的基本分类单位是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课程和相关的公认教育资格证书。主要交叉变量是教育等级和学科,在各个等级之内,按补充标准对课程和资格证书做了进一步的分类。这一做法与之前的如英国高等教育“双重制”对高等院校的自治权进行纵向分层(具有学术自治权的大学处于上层,没有学术自治权的多科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等处于下层。)不同。这种分类不是按照性质、任务、职能而是按照权力分层,因而这一政策实施的结果与其政策预期相距甚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依据是教学计划,抓住了高等学校最基本的人才培养职能和教学工作,因而是比较科学的分类方法,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比如,上海高校分类体系的构建就在借鉴了此种分类方法的基础之上,分为“1.按人才培养主体功能和承担科学研究类型的差异性;2.以学科集中度情况为分类标准”两个维度进行分类体系的构建。其一,借鉴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以人才培养的主体功能为维度,根据人才培养类型和目标的不同,同时结合承担科学研究类型的差异性,可将高校区分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四种类型。相应的分类指标主要包括:研本比、博士点集中度、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基础性科研投入占比、师资结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其二,为引导高校聚焦发展重点,避免过度分散资源、过多设置缺乏相互联系和支撑的学科专业。将学校的学科结构类型区分为“综合性”、“多科性”、“特色性”三个类别。本科院校的主干学科规定为:同时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门类);本科或硕士在校生数占1/N以上的学科(门类),N为学校专业分布的学科门类总数。[8]

由是,在独立的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以及师范类大学粗略分类的基础上,以特色学科的建立为指导思想,提倡构建高校更为精细、科学的分类标准,不仅能更好的将艺术学科的培养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也为构建自身的艺术教育特色发挥指挥棒的作用。

四、设计社会学视野引领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色彩学》案例分析

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编制完成的《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和《2016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来看,北京交通大学在榜上有名的全国203所理工类大学中位居18位,属于“行业特色研究型”(办学类型)的“中国高水平大学”(办学层次)。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多是比较缺乏人文素养及社会科学研究关注的。根据笔者的从教观察与研究,笔者从教的北京交通大学也是如此。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让我颇感焦虑的是,人文背景缺乏的理工类学校,学生的阅读量可以如此贫瘠,学生关注的问题可以如此没有宏观视野。既然被称之为“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可以想见,这个行业里的群体也没有意识到重要的轨道交通行业需要更多的人文植入,之所以没有认识到,是因为行业内的群体当年受教育时人文素养的熏陶与教化也是非常缺乏的。理工类高校的艺术学科在学校的整体发展层面本身不受重视,这自然会波及学科规划、师资引进、学生培养等等许多方方面面的问题。如何依托学校的类型优势与特色,惠及艺术学科的发展,同时艺术学科的特色发展又反过来支持学校使其整体发展更加完善呢?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依据,从教学计划看,主要是学生就读期间的课程体系及其实施效能。针对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艺术学科学生的主要特点,在进行硕士研究生一年级《色彩学》课程的设计时,我改变了以往以艺术技能输出为主要手段的教学计划。而是以“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10]的方式,一方面加大人文社会的知识谱系的输出,构建出设计社会学理论框架中的色彩知识及其问题系统;另一方面,针对艺术学科学生的薄弱阅读量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弱的特点,我采用了联系课堂讲述的色彩问题自身寻找选题的方式,同时辅以大量的阅读参考书目。即,保证一门课程主题的讨论取向于一个专项研究领域,通过对这个专项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范畴以及前人研究梳理,找到与该门课程主题的互动点,学生将这些互动点拟成一个个选题,在同教师一次次的交流与讨论后,最终确定一个能够持续研究的选题。

最终的“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除了课程论文的最终呈现以外,每位同学还将论文研究中具有创新部分的内容转换成为色彩认知图册,同课程论文一同提交,作为课程总作业。因此,我们的《色彩学》课程,除了色彩相关知识谱系的输出,还要训练学生寻找、聚焦与深入选题的能力,同时,还要体现设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个体独特性的深入挖掘价值。

总之,关注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特色及其型式,还是一个有待高校学术共同体持续深入探讨的话题。目前,以高校分类的视角、学科特色构建为研究方法与指导理念发凡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特色型式,是需要提请进行实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EB/OL].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36782-849146.html

[2] 胡亮.德国MFA教育对我国艺术硕士培养的启示——以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6(06).

[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EB/OL].2016-3-16.http://www.moe.edu.cn/srcsite/A22/moe_818/moe_820/201603/t20160325_235327.html

[4] 崔斌,杨叶青.中国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03).

[5] 彭茹娜,张希承.美国艺术硕士(MFA)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佛罗里达大学艺术与艺术史学院为例[J].设计艺术研究,2016(04).

[6] 董占军.欧洲设计院校教学模式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启示[J].设计艺术,2016(01).

[7] 〔美〕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为什么设计教育需要改革[J].董占軍,译.设计艺术,2014(02).

[8] 杜瑛.高校分类体系构建的依据、框架与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6(Z2).

[9] 杨梦婉.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证研究[J].艺苑,2016(02).

[10] 杨梦婉.《色彩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研究[J]艺苑,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