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产业化路径探析

2017-05-30 20:25邓健余明明秦明发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0期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产业化电子商务

邓健 余明明 秦明发

摘要以重庆酉阳、秀山地区为例,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产业化升級的路径选择: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增加农产品物流技术含量;将农产品销售上行体系和下行体系相结合,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20-0214-03

AbstractTaking the Youyang and Xiushan of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we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logistics industrialization in ethnic areas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Then we put forward the path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ethnic areas:To extend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dustry chain; improve agricultural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increase agricultural logistics technology content; agricultural products upside and dow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ystem to expand market share; increase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Key wordsEcommerce;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Industrialization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产业化的形成对促进农产品的供给与销售有着重大作用,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大大增加了信息共享度, 能够协调好农产品物流链条上各个环节,开创一个信息化和电子化的农产品物流产业新模式。重庆酉阳、秀山位于武陵山民族地区,农产品丰富而富有特色,然而,农产品物流却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信息产业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做铺垫,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业务的开发。在民族地区,农产品与电子商务平台的结合开发运行能推进农产品物流走向信息化、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从而达到产业化。

电子商务在我国兴起以后,农产品物流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农产品的种类及其物流发展现状也不同,加上国内农产品物流产业相关的研究资料比较少,导致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产业化发展模式或经验缺乏。 吕锋[1]研究了农产品物流企业配送方案选择与路径优化,指出了经济合理点和经济不合理点下选择不同的农产品物流模式。胡振虎[2]对我国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模式做了研究,指出影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因素有物流信息化建设落后,农产品物流效率低下、损耗大,农产品物流主体发育不充分以及农产品储存分散等。孙群花[3]做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优化研究,庞燕等[4]基于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对农产品物流网络优化进行了研究,李万青[5]研究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困境及产业化的路径,为我国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模式的探索提供了经验。

国外物流发展起步早,物流发展模式较为成熟。国外学者关于农产品物流产业化的研究并没有专门提及民族地区,他们更多是对区域性农产品物流的研究[6]。虽然国内外学者都对农产品物流发展提出了一些优化方案,但是由于地区之间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的模式不能完全照搬,所以目前对民族地区物流产业化发展还缺少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笔者通过调研,分析了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促进农产品物流产业化路径形成的对策建议。

1农产品物流产业化发展现状

1.1农产品物流产业化含义农产品物流产业化指的是农产品从生产、收购、运输、储存、加工到消费领域的整个流通过程,涉及到与农产品有关的信息、服务的一切增值活动。农产品物流产业化是在农产品物流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化经营,从而带来规模效益,它需通过开发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增加其效益,使得农产品有市场、有销路,农产品物流产业化的发展就有了可能。同时,也需要乡村基础物流设施设备做支撑,需要依靠网络平台进行协调管理,需要整合物流链条上资源和要素,实现农产品从生产、采购、运输、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的专业化、一体化、信息化、社会化物流服务。农产品物流产业化还是一个系统的集合,它包括农产品供应物流,农产品生产物流、农产品销售物流、农产品废弃物流等环节。

1.2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情况以重庆酉阳地区为例,酉阳主要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情况见图1。酉阳现有耕地约10.67万hm2,林地约29.33万hm2,草山草坡约19.47万hm2,每年的农作物播总面积约为13.33万hm2,机械化水平大约为21.2%。截至目前,酉阳县培育家庭农场252个,种养大户1 492余户。一方面,因为山地原因,不适于大规模生产,机械化水平总体较低;另一方面,特色农产品的种类还是比较多的 ,在一些相对低平的地方大面积种植的有苦荞茶、油茶、青花椒、柑橘、大棚蔬菜等,但销售市场并不见好,反而一些种植面积较小的特色农产品经过加工远销到国外,但是规模小,也难以达到农产品产业化。

从调研了解到,民族地区初级农产品占50%~60%,初级加工农产品占25%~35%,深加工农产品仅占5%~10%。深加工农产品所占比重较小,农产品大都是作为初级农产品销售出去,而作为初级农产品,价值低,损耗大,物流成本高。像水果、大棚蔬菜、肉类等鲜活农产品保质期短,新鲜度要求高,市场需求又比较大,所以对物流的灵活性要求高,而酉阳、秀山地区农产品物流对农产品需求相应程度较低,加之本身也很难进行深加工,难以增加其附加值,所以物流成本很高。而柑橘、苦荞、青花椒等种植面积广,产量大,适合建厂进行深加工。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和交通條件以及地形条件的制约,几乎没有农产品深加工工产,特别是像柑橘这样的水果农产品大量滞销,大量积压在库房里,有些甚至烂在地里,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白白损失,农户损失巨大。

1.3农产品物流产业化现状重庆酉阳、秀山地区位于武陵山地区,农业发展落后,未形成强劲的物流需求。酉阳、秀山地区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产业化集中程度不高,产业化程度差,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农产品的潜在价值未被开发出来,农产品产业长期难以形成,农产品物流产业化化也发展不起来,最终的结果就是农产品发展与物流发展不相适应。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农产品物流产业化难以发展,趋势也并不明显,但是近年在电子商务的时代背景下,秀山物流园区和电商孵化园建立起来,为农产品物流产业化的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带来了机会。

秀山物流园区作为武陵山地区的流通中心,交通条件优势明显,园区规划面积6 km2,按照8区1园布局,建立了专业市场区、物流加工区、铁路物流区、化工品园区、总部经济区、仓储区、民俗风情园和生活配套区,园区以专业市场为核心,依靠渝怀铁路,以仓储配送为依托,可以实現产品的交易、仓储、加工、配送。秀山物流园区是一个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中心,它的建立能够带动武陵山民族地区物流的转型与发展,它能够有效服务周边300 km范围内18个区县800万人口。随着物流园区的建设,电商孵化园也发展起来,2015年9月正式运营,办公面积超过4 000 m2,配套仓储面积超过5万m2,许多电子商务企业入驻。从电商孵化园的入驻企业的数据来看,一方面来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较少,所以园区农产品物流所占比重较小,远远不到10%;另一方面,在电子商务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也在利用物流园区和电商孵化园的条件,农产品电商企业在缓慢增加,所带来的农产品物流在园区的比重也在缓慢上升,由此来看农产品物流产业化发展的前景可观。

1.4农产品物流产业化问题酉阳、秀山地区特色农产品种类多,也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但是农产品物流却难以令人满意,农产品难以有效流通,加上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无法进行深加工,农产品的增值价值得不到开发。特别是广大的武陵山地区,农产品生产—储存—加工—包装—运输产业链得不到有效的协调。虽然秀山物流园区为带动武陵山区域经济发展而建立,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瓶颈有所改观,但是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产地农产品滞销,运输不到位,烂在地里或者树上的农产品比比皆是;另一方面市场终端供不应求,许多农产品不足以供应城市的需求,导致城市农产品价格相对较高。

随着社会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对各行各业都有了越来越深的影响。但是在农产品物流产业化的问题上还缺乏许多可行性方案,特别是对于广大的武陵山民族地区来说,由于农产品物流成本较高,物流模式不符合物流实际需求,导致市场供需不平衡,迫切要求农产品物流的产业化发展。

2对策与建议

2.1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效用和附加价值,打造一系列特色农产品。农产品作为原材料本身价值就比较小,加上物流的各个环节的支出,农产品作为原材料的中间成本大大增加,所以必须要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和包装,增加其价值。例如大面积的柑橘生产地可以建立柑橘加工厂,青花椒可以建厂进行花椒油的提炼及其他产成品的加工,苦荞可以就地建厂加工为苦荞茶和苦荞枕头。这样就能节约原材料物流成本,增加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农产品物流产业化升级。

2.2完善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和市场信息服务只有把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建好了,才能为农产品物流提供保障。农产品大都来自各大乡镇,特别是村与村之间的的道路必须要建设好,公路是乡村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必不可缺的一环,是农产品有效运输的保障。而民族地区道路建设往往需要依靠政府扶贫开发,将道路建设与乡村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抓紧落实,有效保证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2.3增加农产品物流技术含量促进农业经营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和专业化,打好农产品物流产业化升级的基础,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将产供销几个环节联系起来,进而加大信息的通达度和共享度,从而为农产品物流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建设覆盖面宽广的农产品物流网络,使农产品物流各个环节的信息能够公开化、透明化,促进农产品物流的产业化升级。同时建立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企业为主的战略联盟,酉阳、秀山地区农户经营规模小且分散,所以运输分散并且成本较高。成立农产品地区物流联盟,能够统一战线,将各乡各村的农产品统一收购、运输,从而避免空车运输、重复运输,进而达到运输的规模效益。

2.4通过农产品销售上行体系和下行体系相结合,扩大市场占有率农产品销售的上行体系和下行体系见图2。农产品物流产业化需要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所以必须要有市场,有需求。而商流是物流的基础,所以只有将农产品销售市场进一步打开,做好市场营销的推广计划,让农产品受到更多关注,扩大需求,促进农产品物流产业化路径的形成。

2.5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政府要加大对农产品的扶持,鼓励农业发展。许多农户因为生计而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大量土地荒废,所以政府要给予农户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农

业技术的指导,做好制度保障,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然后

吸引外资建厂对大规模化种植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如果农产品作为原料需求旺盛,那么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从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就能有效衔接起来,促进农产品物流产业化的发展。

3结语

农产品物流产业化路径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的,在电子商务时代背景下,信息产业化可以有效带动农产品物流产业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是农产品物流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依靠网络平台,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物流环节的信息、市场需求信息。民族地区受到历史、地理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农产品物流一直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而电子商务极大地改变了这种现状,它引导农产品物流走向信息化、标准化、产业化。

参考文献

[1]

吕锋.农产品物流企业配送方案选择与路径优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4.

[2] 胡振虎.中国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

[3] 孙群花.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优化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5.

[4] 庞燕,王忠伟.基于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的农产品物流网络优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9):91-94.

[5] 李万青.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困境及产业化的路径[J].生态经济,2010(7):115-118.

[6] DEN OUDEN M,DIJKHUIZEN A A,HUIRNE R B,et al.Vertical cooperat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marketing chain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in pork[J].Agribusiness,1996,12(3):277-290.

猜你喜欢
农产品物流产业化电子商务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系统产业化之路
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