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7-05-30 20:54赵志信李治伟迪娜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0期
关键词:北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建议

赵志信 李治伟 迪娜

摘要通过调查研究,对北疆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行了归纳分析,按照农业供给侧的要求,从品种、质量、加工、销售和政策扶持方面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政策,提升小麦产业竞争力,推进北疆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北疆;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20-0234-03

Abstract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the development status,problems and short board of wheat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Xinjiang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gricultural supply side, th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were put forward in terms of varieties, quality, processing, sales and policy support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wheat industry, so as to promote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wheat supply side in Northern Xinjiang.

Key wordsNorthern Xinjiang; Wheat;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supplyside; Policy suggestion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举措[1]。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三农”发展新难题,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近年来,新疆小麦生产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传统重数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解决小麦生产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积极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变化,发展优质小麦产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2]。2016年4月13—19日,根据新疆自治区农业厅党组关于开展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要求和统一部署,笔者前往伊犁州、博州、塔城、阿勒泰4个地州,开展了北疆小麦供给侧改革专题调研,目的是摸清北疆地区小麦供需、加工销售、质量品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该研究提出了小麦供给侧改革的措施和建议,为提高小麦整体发展质量,提高农业效益与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

1小麥产业发展现状

1.1小麦生产现状

据调研,受国家政策补贴和比较效益的影响,伊犁州、博州、塔城、阿勒泰4地州围绕自治区下达的小麦生产指导计划,坚守粮食安全底线,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种植小麦的积极性相对较高。2015年伊犁州小麦种植面积19.85万hm2(冬麦11.21万hm2,春麦8.64万hm2),小麦总产量108.14万t,单产363.3 kg/hm2,2016年预计种植17.00万hm2;塔城地区种植面积13.20万hm2(春麦8.07万hm2,冬麦5.13万hm2),单产25.47 kg/hm2,总产量75.64万t,2016年预计种植11.47万hm2以上;博州种植2.20万hm2(春麦1.78万hm2,冬麦0.41万hm2),实际总产量11.63万t,单产23.47 kg/hm2,2016年预计种植1.67万hm2;阿勒泰地区种植面积4.01万hm2(以春麦为主),平均单产22.07 kg/hm2,总产量19.91万t,2016年预计种植面积3.63万hm2[3]。

1.2小麦供需情况

供需平衡是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根据粮食部门公布的人均口粮消费量,按照城市人均年消费小麦131.60 kg/(人·a)[折合面粉105.28 kg/(人·a)],农村人口年人均消费小麦180.17 kg/(人·a)[折合面粉144.14 kg/(人·a)]计算,伊犁州现有人口301万,小麦口粮需求量49.27万t,加上种子、工业酿酒、外调需求,全州每年小麦需求量为70.00万t,年末库存量60.00万t左右;塔城地区总人口96万,小麦口粮需求量约16.00万t,年末库存量32.00万t;博州地区人口7万,全州口粮小麦需求量为9.39万t,年末库存量7.49万t左右;阿勒泰地区人口67.5万,全年小麦粉口粮需求量7.70万t以上,年末库存量11.00万t左右。从4地州情况看,加上往年的国家临时储备和地方收储,除博州供需缺口在1.00万~2.00万t外,其他3地州小麦产能过剩,去库存任务艰巨。

1.3小麦收储销售

目前各地均执行自治区粮食收储政策。在收储方式上,收储企业以地方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为主体,收储企业从粮农收购小麦后,粮农可到财政所兑现0.3元/kg的粮食价外补贴,基本属于独家经营。面粉加工企业不能直接进行收购,与农户不能直接对接,主要通过本地小麦收储企业或参与国家临时储备小麦竞拍购入粮源;在收储标准上,收储企业收购小麦主要以容重为等级标准,未将内在加工品质纳入质量检测标准,多数部分品种混收混储,导致农户只追求产量,不注重品质。面粉加工企业要生产高质量的面粉,但是需要的强筋小麦品种较少,收储企业提供的小麦品种与面粉加工企业的需求不相匹配。目前新疆的小麦种植、收储体系与订单种植、定向供应、专用加工的要求差距很大,致使小麦收储企业低品质小麦大量积压,难以适应现代食品加工业发展的需求。

1.4面粉加工及效益

该研究对4地州共9个面粉加工厂进行调研了解情况。一是面粉加工企业规模方面已处于严重产能过剩状态,企业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愈发凸显,市场恶性竞争激烈。如伊犁州面粉加工企业目前生产能力在100 t/d以上的企业近20家,重点龙头企业有盛康、欣隆、金天山等,年产能110.00万t,年需小麦140.00万t,小麦加工缺口10.00万~20.00万t。博州共有小麦加工企业7家,开工率仅为40%。另外,塔城地区有天山面粉、储绿粮油集團、天宝绿色食品等多家加工企业。二是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收储企业小麦收购价按2.44元/kg计算(相邻等级相差0.04元/kg),加上收储企业的仓储、保管、人工和利息,面粉加工企业的原料进价在2.52~2.65元/kg,出粉率在74%~75%,麸皮率24%~25%,精粉面粉销售价在3.12~3.36元/kg,麸皮售价在1.20元/kg左右。经过调研测算,目前面粉加工企业效益微薄甚至亏损,为了冲减降低加工费用,部分面粉加工厂选择从伊犁州昭苏县调进低弱筋值小麦(价格在1.52元/kg左右)以搭配使用。据调研了解,目前面粉销售基本处于完全市场化的状态,伊犁、塔城等地的面粉在甘肃、青海、宁夏、四川、安徽等地有一定市场,并受到当地的认可。伊犁盛康、储绿粮油集团等定期向内地供应面粉,1 kg加上1元左右的运费,当地仍能接受。伊犁面粉有部分销往巴州、阿克苏等地市场。疆内面粉市场,尤其是北疆各地州受天山面粉、仓麦源公司的冲击较大。

1.5质量品质

据调研,混收混储的粗放型粮食管理格局带来的是小麦品质低下,品种缺乏特色,市场份额越来越少。一是面粉加工企业销量供大于求,绝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发展通用粉生产,产品传播的理念仅局限在“精制、特精、超精”等层次上,产品类型仅限于特一粉、打馕粉、馒头粉、拉面粉、鲜切粉等,专用粉品种少,且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元化消费需求,小麦加工仍徘徊在中低端水平。二是在绿色有机种植方面,虽然各地州都有发展绿色有机的初步打算和想法,但未真正付诸实施,只有伊犁州昭苏县安排了500 hm2有机肥小麦高产示范田,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青河县对种植绿色有机的积极性较高,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积极推动有机小麦种植,吉木乃县预计2016年种植有机小麦466 hm2,2020年达到1 000 hm2。三是伊犁州生产的优质旱田,面积约4余万hm2,单产水平6.67~13.33 kg/hm2,加工出粉率60%~70%,价格比普通小麦粉高2~3元/kg,约5~6元/kg。近年来,当地积极发挥资源优势,根据客户需求,每年加工优质旱田小麦粉200~300 t销往乌鲁木齐、昌吉等地,以单位集体订购为主,今后需在品牌创建和市场推广方面下功夫。四是塔城地区沙湾县积极适应供给侧改革要求,以面粉加工企业——沙湾天宝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为纽带,根据面粉加工企业及市场需求,通过“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合作社+订单农户+基地”模式,建立面粉加工企业与小麦种植合作社直接对应关系,实现单收单储、单独加工,使面粉加工企业的产品品质获得有效提升,目前已落实种植面积1 533.33 hm2。

1.6小麦进口分析

哈萨克斯坦是农业大国,粮油类农产品丰富,具有加工精度高、无添加剂、价格低等优势。以前由于植物疫情防控等各种原因,哈国农产品向我国进口量较小。近年来,经中哈双方政府协调,目前疆内已有多家粮食、饲料、榨油等生产加工企业通过了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考核注册,成为这些进口农产品的定点加工、仓储单位。2014年以来,在中哈两国具有配额和签署合同的情况下,配额外的小麦关税为65%,配额内的小麦关税为5%。如2014年伊犁州盛康粮油加工厂进口哈方小麦4 000 t,到厂价仅为2.26元/kg,低于当地价0.30元/kg,进口面粉到厂价2.60元/kg,低于当地价0.60元/kg[4]。

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宗农产品进口公告显示,2016年国家下达新疆的小麦进口配额为6 500 t。另外,阿拉山口于2011年5月3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综合保税区,目前保税区已进驻多家粮油加工销售企业,这些企业可以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在综保区加工成饲料或面粉再进入疆内,可享受免税政策。随着口岸功能的不断丰富和拓展,预计今后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小麦品种和数量还会增加,虽然对新疆小麦在品质方面带来一定冲击,但同时也可与当地面粉搭配混合使用,提高面粉的整体品质,也是新疆发展绿色有机小麦的选择和补充。

2问题和短板

2.1小麦库存量大,去产能任务艰巨

近几年,由于国家小麦各项补贴政策的激励,在其他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跌的情况下,造成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加上近几年小麦连年丰收,各地粮库已经爆满,2015年各地又新建了许多粮库,也已爆满。2016年塔城盆地、博州温泉县、阿勒泰等地很多农民在艰难抉择中选择了种植小麦,各地担忧2017年夏粮可能出现收储困难或压级压价现象。

2.2面粉行业竞争激烈,经营困难

受国家补贴政策刺激和比较效益影响,近几年新疆农民种植小麦积极性较高,北疆小麦产能已趋于饱和,销售困难;各地州小麦面粉企业竞相打价格战,价格竞争力薄弱,虽然伊犁、塔城等地州小麦有销往青海、甘肃的愿望,但因交通运输成本高,造成小麦外销成本较高。

2.3优质品种种植与供给侧改革不相适应

目前各地由于尚未实行优质优价,粮农偏重产量,面粉厂欢迎的优质小麦品种主要有新冬18、新冬22及新春26、37、38、39等优质品种,但面积比重偏少。如塔城地区种植的新冬18号、新春26号,面粉加工企业即使增加0.05元/kg进行收购,农户种植积极性仍较低,优质优价得不到体现。有些品种外观品质好,如新冬17号、奎屯5号等,产量高,农民愿意种,但不受面粉企业欢迎,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又要求收储企业必须敞开收购;各地区许多粮库都混收小麦,造成小麦终端用户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品质下降,缺乏市场竞争力。并且在目前小麦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大量压库,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压力[5]。

2.4面粉加工原料来源渠道单一

现行国家粮食收储体制机制造成收储企业混收混储,只注重容重,不重视加工质量,尤其在小麦产能过剩年份,收储企业针对农户交售的小麦水分、杂质含量,压级压价现象非常普遍,扣杂、扣水分多在10%~20%。同时,难以做到真正的优质优价,小麦面粉的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难以契合消费者的需要。

2.5麸皮等副产品价格过低

受产能过剩的制约,目前面粉加工企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麦强面弱”现象较为突出,下游终端产品面粉價格上调困难,而麸皮价格不够景气,面粉加工企业身处“夹板”,两头受压。如2015年博州新麦上市后,面粉加工副产物麸皮1.10元/kg,次粉1.40元/kg,标粉2.60元/kg,企业生产经营利润微薄。

2.6深加工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部分企业虽然有意愿但经营较困难。如目前伊犁州、博州尚无主食加工企业,只有1~2家挂面生产企业,每年生产1万t左右挂面。阿勒泰地区粮食购销公司已开始延伸到馒头等熟食品加工向超市等网店配送的范围[6]。

2.7绿色有机发展落实不够

国家对绿色有机产品生产等环节给予的支持和鼓励不够,市场开拓困难、面粉行业自身经营困难,绿色有机面粉加工原料生产难度大、成本高,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产业化带动。

2.8进口小麦造成的冲击大

新疆有多处口岸,面粉呈多渠道、多元化趋势。且哈国面粉质量优、价格低,进口哈萨克斯坦的小麦对新疆开发高品质有机面粉价格上形成竞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价格空间。

3政策建议

3.1制订北疆小麦品质区域划定

根据北疆生态环境资源禀赋,结合《中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试行)》、国家标准GB/T 17302—98“专用小麦品质”规定及有关文献资料,在详细实证的基础上,科学制订《北疆小麦品质区域划定》,指导北疆小麦生产发展,走高产、优质、高效、低成本的路子,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对现有粮食生产布局进行调整优化[7]。

3.2加快适销对路的优质品种推广

建议出台相关政策,突出小麦优质优价。加大适合市场及加工需求的优质小麦品种推广力度,积极推广“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合作社+订单农户+种子企业+基地”模式,建立面粉加工企业与种植合作社直接对应关系,实现统一种植、统一收储、统一加工,不盲目追求高产;加快品种选育和更换步伐,每个区域选择1~2个强筋、中强筋主栽品种进行搭配,提高小麦整体质量[8]。

3.3加快绿色有机的示范推广

建议依托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在生产环节支持绿色、有机小麦和专用小麦品种种植,提高小麦品质。在加工环节支持和鼓励提高生产工艺,创新产品包装和品牌创建,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

3.4加快制定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建议给予面粉企业走出去政策优惠,鼓励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与生产基地、消费市场直接对接,对于促进产品走出去的面粉加工企业,给予运输费用补贴;对于从事中高端面粉开发、产业链延伸的企业,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征用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和优惠,加快中高端、上檔次食品的开发推广[9]。

3.5加强进口小麦管控

建议结合新疆实际,从哈萨克斯坦进口适量的绿色有机小麦,作为新疆当地产小麦的搭配和补充;加强管控,避免大量、无序流入,对新疆小麦生产和管理造成重大冲击。

参考文献

[1]

罗鹏.延津县小麦产业供给侧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0):193-194.

[2] 路燕,周正富,王强,等.推进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以河南优质专用型小麦产业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1):71-74.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360-364.

[4] 马沙.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小麦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5:28-31.

[5] 何莹.新疆小麦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3:34-36.

[6] 李寿山,赵奇,陈兴武,等.新疆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与措施[J].新疆农业科学,2007,44(S1):1-4.

[7] 姚翠琴,芦静,戚家华.北疆地区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现状和前景[J].新疆农业科技,1997(3):10.

[8] 俞钧山,杨春辉,俞存振.北疆地区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的独特优势[J].新疆农业科学,2005,42(S1):145-146.

[9] 苗果园,常平凡,刘太廷,等.中国小麦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初探[J].麦类作物学报, 2005,25(2):138-140.

猜你喜欢
北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建议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铸梦北疆
——军旅写生作品展
北疆情怀
北疆银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