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综合令票体系标准化的实践

2017-05-30 22:01刘建忠胡金班宇廷
科技风 2017年21期
关键词:电力系统

刘建忠  胡金  班宇廷

摘要:调度员对地区电网所辖变电站、用户站下操作指令需要标准化的流程和术语,调度指令的标准化是调度运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巴彦淖尔地区电网调控中心根据目前调度的场站迅速增多而调度人员未增多的情况下,对所属站下令采取综合令的模式,建立了综合指令的标准流程和规范。本文论述了综合指令标准化的实施背景、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综合令票;电力系统;指令流程

地区电网调度中心负责本地区电网的调度指挥、事故处理等一系列工作。调度运行工作的制度化管理,指令操作规范化、标准化一直是工作的重点,调度指令的规范化不仅仅是涉及到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也是涉及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目前电网快速发展的要求,调控中心自2016年3月份以来对倒闸操作的下令采用综合令的模式,并建立了相关的综合令规范、综合令操作标准流程。

1 调度综合令规范及流程概述

1.1 标准化综合令的实施背景

标准化的综合令操作是针对目前调控一体化模式提出的具有指导性的下令模式。电网建设步伐加快,我局新建变电站迅速增多,而在同样的调度一体化模式下调度人员未增多;以往调控中心针对电网设备的倒闸操作采用具体令的模式,具体到站内的设备的每一步操作进行下令,这就可能导致停电操作及送电操作总时间过长,影响供电可靠性。针对上述情况,调控中心与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单位相协调,采用了下令操作采用综合令的形式,并建立了相关的综合令规范体系。

1.2 综合令的特点及依据

制定相应的综合指令及综合指令流程时,要充分考虑流程的实际指导方针,具体说,要明确调度指令工作流程目标,使目标设立的切合实际。综合指令是下令模式及流程的简化,但安全工作的目标没有变化,核心规范是《电力安全工作规定》与《地区电网调度规程》,在保证操作目标的前提下给现场运维操作更多的灵活空间,缩短了停电时间的同时保证了供电可靠性。

2 综合令标准化体系

综合令的标准化体系包含综合令票的模板化填写规范、流程与下令规范两个方面的内容。体系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下令模式的统一,使站内操作人员和调度人员对同一个操作不产生分歧误解,消除安全隐患。通过对调度综合指令形成过程的流程控制,防止与运行方式班的日调计划的目标相违背,规避操作的风险。

2.1 指令内容的标准化

综合令的内容上要同原具体令的目标一致,在票面的样式上保持不变而在操作任务及细节上有变化。调控中心指定了《综合令规范》《巴彦淖尔电业局调度综合令票(样票)》,在指令的内容和形式上形成标准化依据。在综合令内容的具体填写上依然保持原有的操作规范模式,改变的是要求栏目填写上更加的灵活,例如:按检修申请票做安全措施,拆除检修申请票要求的安全措施,XX保持检修状态,XX保持原状态。这些标准化填写的形成一方面使变电站的操作流程更加的灵活,另一面使调度员在工作繁忙时漏下检修的地线及原运行方式恢复时的不正确。

综合令的填写内容标准化,安全操作的目标同具体令的目标相符合,同电网的安全要求相一致。在填写时符合以下的要求:

1)正确改变运行方式

2)潮流分布合理

3)继电保护的投切合理

4)各项操作同现场实际情况与运行方式核查无误

5)正确的进行停送电联系

2.2 综合令流程的标准化

调控中心按照综合令的形成过程将综合令的形成与综合令下达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根据运行方式班下达日调计划安排程序票(包含综合令)、形成综合指令并编号、与站内人员核对综合指令票、综合指令的下达、接令人员回令几个部分,制定了標准化的流程,如右图所示。

在综合令执行过程中严格执行“四不准”操作。四不准为:

1)严禁无监护下令。

2)严禁无票操作。

3)严禁操作前不核对设备状态。

4)严禁程综合令票未审核操作

3 综合令票实施效果

标准化的综合令体系实施一年来,实现了安全生产的“两个改变”。一是现场操作的速度与安全平行互保,改变了调度员在下令过程对现场情况不了解造成误调,使保安全的准则由调控中心与站内共同把关。二是改变了调控中心与站内人员联系不周有可能造成站内人员安排不合理的现象,在执行综合指令过程中站内人员可以灵活安排人员,缩短了电网停电时间。

4 结语

电网设备的操作的安全仅仅依靠个人的安全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程序化、流程化的现代化科学管理,真正做到“可控、在控”,在生产中保证安全操作与操作质量的统一,实现安全与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柳庆丰.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监控管理研究[J].科技风,2017.7.

[2]国家电网公司编.电网调度控制运行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指南:大运行体系建设过程中问题解析[J].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3]李景元.现代企业生产调度员现场管理运作实务[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4]ChapelleO,Vapnik V.Choosing multiple parameters forsupport vector machines[R].New York:AT&T ResearchLabs,2009.

猜你喜欢
电力系统
并联电抗器在高压电网中的应用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一种新型高压电缆头制作方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常见问题及对策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控制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