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的创立原因、影响及借鉴意义

2017-05-30 10:48马恺
大东方 2017年2期

马恺

摘 要: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选官制度,上承两汉察举制,下接隋唐以后之科举,作为察举制与科举制之间过渡的一种选官方式。九品中正制的确立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并对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本文试从其创立的原因、当时的社会影響、对当今社会选人用人制度的借鉴意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阶级固化;权力下移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德才声望评定九个(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品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吏部依据中正的报告,按品级授官。

一、九品中正制的创立原因

官僚体系对官吏的大量需求是九品中正制创立的根本原因。汉朝察举制由于地方乡闾的“乡举里选”、“乡邑清议”导致了很多流弊,并且容易形成地方集团,引起党锢之祸,且其在后期地方选举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如此使得察举范围越来越狭窄,被察举者也大都名不符实。但自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以来,官僚体系作为中央集权制的基础,决定了政府需要创造一个稳定的制度,为官僚体系提供足够的后备官员,保证官僚体系得以稳定,并发挥其治理国家效能。由于汉朝察举制存在种种弊端,又因连年战乱导致无法对民间人才进行精准评价,重新创立一个可靠的选官制度是现实需要,九品中正制因此孕育而生。同时,由于选人兼顾民间意见作为汉代选人制度的传统,即使是曹操,在选人时也仍要兼顾民间意见,他无法反历史传统而推行真正的仅仅依靠高层政府而不顾及民间意见的选官制度。因此,用人核之乡间,也就成为了曹魏政权统治时期选官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

缓和曹魏政权与豪门世族的矛盾是九品中正制创立的直接原因和主要目的。曹氏本身并非儒家豪门,曹操出身寒门,且与宦官有关,《三国志·武帝纪》对此有所记载:“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因此曹操颁布“求才三令”,唯才是举,寒门学子因此获得了很多机会。正因如此,曹氏与儒家豪门的矛盾也日益激化。随着“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天下局势趋于缓和,并随着连年征战,一些曹魏豪门子弟不断积累政治资本,使得豪门世族实力不断增强,其对于政治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而曹魏政权与这些豪门世族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为了避免落得与王莽同样的下场,曹魏政权不得不对豪门世族妥协,保证豪门世族的利益和统治阶层的地位,以此来换取豪门世族对于曹魏政权的支持。因此,曹丕采纳出身豪门世族的陈群的建议,创立九品中正制,保证各豪门世族支持其称帝,并使政权得以平稳过渡,而不致政局动荡。

确立统一的社会道德规范,实现思想上的上下统一是九品中正制创立的重要原因。自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作为官方正统思想已在中国社会扎根,具有教化臣民以达到巩固统治的作用。但由于连年战乱,广大人民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将精神寄托于中国本土的道教和国外传入的佛教,以求在来世幸福。儒学的统治地位被严重削弱。但作为统治阶层仍为豪门世族,因此,其与人民无法达成思想上的统一,极易对统治地位造成威胁。九品中正制正好可实现这一目的。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根据之一是“德行”,而“德行”是依据其是否符合儒家教化所确定,因此通过九品中正制,可以向全社会昭示道德标准,确立统一的道德规范,实现整个社会在思想和道德上的上下统一,最终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另外,胡舒云《九品官人法考论》认为,九品官人法的创立,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社会政治和教育的需要、察举流弊、选举制度自身发展的规律、先秦以来的人才价值观、选贤任能论、汉末以来的名实论、才性论及汉末人士流徙等;此外,传统文化也起了明显的作用。[1]

二、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巩固并发展了门阀制度。中国的门阀制度在西汉中后期时已初见端倪,当时土地兼并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王莽篡位后所建立的新王朝试图通过改革,以削弱豪门世族的实力,但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弹,最终导致改革失败,王莽兵败身亡。在地方豪强的支持下所创立的东汉王朝,对于地方豪强给予很多政治经济上的优待,再加上东汉的田庄式的生产经营方式,使得地方豪强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更近一步的发展。九品中正制把选人大权交给了朝廷权贵和地方大族,抛弃了汉代选官中的推荐、考察、试用等好传统,地方豪强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选人用人没有人数限制,且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在实际执行中成为特权制度,豪门世族的政治力量必然呈现出日益扩张的趋势。因此,阶层固化成为必然,寒门学子无法得到任用,豪门世族纵然出过谢安、王导等大才,但不免腐化堕落,最终使南弱北强的局势进一步恶化。九品中正制的创立为豪门世族垄断官场提供了制度条件,不可避免地成为豪门世族把持官场的工具,并使得东汉中后期已逐步形成的门阀制度进一步发展。南北朝时门阀制度已非常巩固,士庶差别判若天壤,士族地位稳如泰山,庶族想要上升为士族,除非改变族谱,否则难于登天。这一时期中正品第只是例行公事,对士族、庶族都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损益,九品中正制已是名存实亡了。[2]

权力逐渐下移,造成南朝官制名实不符的情形。南朝皇帝为了打破豪门世族对官场的垄断,并加强自己对政权的掌握,将权力逐渐下移至低等官员手中。六朝自刘宋开始,皇位不再仅仅掌握在豪门世族手中,但此时九品中正制仍在运行,高级职位继续被豪门世族把持,由于皇帝需要他们的支持,因此也不敢将他们赶下台。皇帝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只能选择将权力下移,将原先属于高官的重权下移至由寒门学子担任,且为自己所控制的小官手中。如此一来,皇帝的权力便得到了加强,而豪门世族的权力被削落,最终形成了南朝高官有名而无实权,小官无名而有实权的现象。

九品中正制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六朝“隐逸文化”的产生。由于广大的寒门学子无法参与到国家政事之中,寄情山水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六朝隐士如此之多,以及“隐逸诗”的出现,不能说与九品中正制毫无关系,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九品中正制推动了“隐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三、九品中正制对当今选人制度的借鉴意义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选官制度,具有积极作用,也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但在评议人才、推荐官吏时对“德才”的重视,体现了当权者以德才授官、选贤任能的理念。该理念与现代以“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制度相得益彰,从这个角度看,“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理念,也汲取了九品中正制的精华部分,并在扬弃中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同时,九品中正制存先天性不足,职位世袭和豪族垄断现象严重,该制度的弊端对当今选人用人制度具有警示作用。设法通过创新和完善用人机制,拓宽上下阶层流动的通道,提高选拔的透明度,有效消除“官二代”等任人唯亲的非正常晋升现象,以真正实现人才选拔的民主性、法制性。

总之,九品中正制作为察举制的延续,在一些方面弥补了察举制的不足,并对察举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尽管该制度的创立总体而言弊大于利,但在客观上为选官制度过渡到科举制准备了一些条件。同时,推动一个全新的诗歌类别“隐逸诗”的形成,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学习、借鉴和总结该历史遗产,对完善当今社会的人事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毅婷.20世纪以来九品中正制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

[2]赵生群,陈静.试论九品中正制的发展与蜕变[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

[3]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

[4]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5]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北京:三联书店,2016

[6]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

[7]王仲荤,陈清泉,郑天禄[J].略论“九品中正”制度的弊病及其影响.《学术月刊》.1980.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高三(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