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工程防汛管理浅析

2017-05-30 00:30赵恩海
科技尚品 2017年2期

赵恩海

摘 要:核电厂的防汛管理,涉及核电厂运营机组的运行安全、在建机组的施工安全,是核电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核电厂运营机组及在建机组的防汛管理进行探析。

关键词:防汛组织;防汛技术;防汛物资;防汛现场

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多。防汛管理作为核电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核电厂建造、运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 建立防汛组织机构,统一防汛工作管理

参与核电厂运营、建设的部门、单位多,单位之间的接口多,为提高防汛管理效率,必须建立一个高效健全的防汛管理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成员应涵盖所有参与核电工程运行及建设的单位及部门,防汛组织机构分为防汛工作领导小组与防汛工作推动小组,各小组成员主要管理单位的人员组成,同时应明确各组织层级的主要工作职责,建立组织机构运作制度。

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应包含:

负责确定防汛小组组织协调方式、基本运作制度;

负责组织防汛工作会议,部署防汛工作及工作计划;

负责向上级防汛管理部门汇报基地防汛相关重大事项;

负责签署并批准防汛小组的对内文函、会议纪要和工作报告;

负责将防汛小组的对外文函提交总经理部签发。

防汛工作推动小组的职责应包含:

协助领导小组完成防汛小组的工作;

推动小组成员组织召开防汛相关单位、部门的防汛工作会议,落实防汛工作要求,制定各单位、部门防汛工作计划;

推动小组成员牵头落实各自代表的单位及部门的相关防汛工作(防汛物资准备、防汛应急演习、防汛缺陷排查及消缺、防汛工作汇报等);

在防汛应急期间,推动防汛小组成员配合应急指挥部落实防汛工作。

2 防汛技术管理

防汛技术管理作为防汛工作组成重要部分,通过技术管理,明确、加强核电厂灾害性天气和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警报等工作,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基地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施工现场的破坏,保证核电基地工程建设及运营生产顺利进行。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应急预案、方案、管理程序等的编制、升版工作:应急预案、程序是指导现场防汛管理工作的依据,目的是加强核电厂灾害性天气和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警报等工作,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基地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施工现场的破坏,保证核电基地工程建设及运营生产顺利进行。主要包括《气象灾害专项应急预案》、《防汛专项应急预案》、《防汛行动导则》、《防汛工作小组管理程序》、《防汛专项方案》以及各单位的《防汛应急演习方案》等。

建立防汛重要及关键部位清单:全面分析、梳理核电厂防汛关键及薄弱部位,对影响核电厂运行安全的厂房、设备及高边坡、深基坑等建立防汛重要及关键部位清单,便于汛期重点排查。

信息共享:与地方气象部门建立气象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接收天气预警信息,对内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及降雨信息,做到提前排查隐患、落实应急准备工作。

3 防汛物资管理

各单位、各部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防汛物资,防汛物资主要包括雨衣、雨鞋、手电筒、沙袋、铁锹、绳索、水泵、柴油发电机等。防汛物资管理实行专柜存放、专人负责。各单位、各部门在汛期前完成防汛物资的自查,确保防汛物资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对于防汛物资数量不足的,各单位应充分考慮物资采购周期,预先发起重要物资的采购流程,保证物资配备时间,确保汛前物资到位,防汛工作小组根据清单对各单位防汛物资的数量、质量、存储情况进行核查,核查无误后将防汛物资数据库共享,便于防汛物资查阅、调配及数据及时更新。

4 防汛现场管理

防汛现场管理主要包括汛前的排查、改进,汛期的巡查、整改,汛期后的总结反馈。

4.1 汛前的排查、改进

要重点检查排洪沟、雨水沟,对有堵塞的要疏通,确保排水通畅。对于运行厂房应对重要厂房、廊道的防汛关键部位及重要设备进行检查并建立缺陷记录。

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工程进展及时完成排洪设施的施工,对于受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施工的,要有临时排洪设施,在汛前应检查这些排洪设施,确保排水通畅。对现场的深基坑、高边坡的挡水、排水及边坡防护进行检查,确保边坡稳定。对建筑物、构筑物孔洞的临时封堵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内部设备安全。对于检查出的防汛隐患,要有专人跟踪,确保在汛前消除隐患。

4.2 防汛应急演习

每年进行不少于一次的防汛演习,根据演习方案及相关程序进行应急演习,并形成演习报告,通过对演习过程的记录及分析,验证现场防汛物资可用性,相关程序及演习方案的合理性、适用性。对存在的不足及时整改。

4.3 汛期的巡查、整改

建立定期及不定期巡查制度,对于现场巡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完成。

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雨前、雨中增加巡查次数。

对防汛重点区域、部位安排专人进行跟踪、检查。

4.4 汛期后的总结反馈

年度防汛工作结束后,组织召开防汛工作总结会议,梳理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工作良好实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5 其他

为更好的完成防汛工作,提升防汛管理水平,实现防汛预期目标,防汛工作还应重视以下工作:

做好防汛经验反馈工作:结合当年及历年的防汛工作对防汛相关事件进行整理、汇总,同时与其他核电项目就防汛问题进行交流,编制了《内外部经验反馈》材料并分发各相关部门。

根据工程建设进展,编制防汛责任区域图。明确防汛责任区域,确保无防汛工作死角。

对大风、雷电和暴雨等恶劣天气叠加情况下的物资运输、抢险人员安全等方面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灾害叠加及次生灾害防范措施。

汛期建立防汛值班制度,并对相关人员进行防汛培训。

6 结束语

核电厂的防汛管理,涉及核电厂运营机组的运行安全、在建机组的施工安全。建立有效的防汛组织、制定完善的防汛管理措施,在防汛技术、物资、现场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必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基地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施工现场的破坏,保证核电基地工程建设及运营生产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爱玲,汪萍,朱京兴.我国内陆核电厂防洪设计要求及评价方法[J].核安全,2011,(4):55-61.

[2]王盼.核电工程计划管理浅析[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7):187-188.

(作者单位: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