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19802014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面积分析研究

2017-05-30 00:45程进
科技风 2017年18期
关键词:减幅播种面积增幅

程进

摘要:通过统计年鉴得到黑龙江省19802014年,五种农作物水稻、小麦、谷子、玉米和高粱的产量和播种面积,得出:黑龙江省农作物中,水稻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和产量总体上都是持续上升,相反,小麦、谷子和高粱三种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总体趋势都是持续下降。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播种面积;产量;减幅;增幅

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位于中国最东北部,介于北纬43°26′53°33′,东经121°11′135°05′,南北长约1120公里,东西宽约930公里,面积47.3万平方公里。黑龙江西部属松嫩平原,东北部为三江平原,北部、东南部为山地,多处平原海拔50~200米。黑龙江省农业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为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黑龙江省耕地面积2.39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3倍多,达6.24亩/人[1]。

1 数据来源

黑龙江省统计年鉴。

2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析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80年为731.8万公顷,2014年为1422.7万公顷,增幅达94.94%。除了在1986年前后播种面积略有下降,达最低值为571.5万公顷外,其他年份播种面积基本呈持续上升特征。

水稻播种面积1980年为21万公顷且为最小值,2014年为399.7万公顷,增幅达1803.33%%。播种面积在1989年前后存在极大波动,1989年为最大值604万公顷。19881989年水稻播种面积增加548.7万公顷,增幅达992.22%。19891990年水稻面积却减少536.6万公顷,减幅达796.14%。但是总体趋势来看播种面积随时间变化持续上升。

小麦播种面积1980年为210.5万公顷且为最大值,2014年为12.3万公顷且为最小值,减幅达1611.38%。小麦播种面积总趋势是波动中持续下降。特别是19861988年和19992001年降幅分别为58.92%和148.83%。19881990年小麦播种面积有较大增长,涨幅为43.74%。

谷子播种面积1980年为76.9万公顷,2014年为0.7万公顷,降幅达10885.71%。播种面积总体趋势持续下降,1980年为最大值76.9万公顷,2013和2014年为最小值0.7万公顷。

玉米播种面积1980年为188.4万公顷,2014年为664.2万公顷,增幅为252.55%。其中最大值出现在2013年为709.9万公顷,最小值出现在1982年为136.3万公顷。玉米播种面积总体趋势持续上升。

高粱播种面积1980年为27.1万公顷,2014年为2.7万公顷,减幅达903.70%。最大值出现在1983年为31.4万公顷。最小值出現在2013年为2.2万公顷。播种面积总体趋势持续下降。

小结,19802014年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体趋势持续上升,其中水稻和玉米播种面积总体持续上升,而谷子、小麦和高粱播种面积却总体持续下降。

3 农作物产量分析

水稻产量1980年为79.6万吨,2014年为2251万吨,增幅达2727.89%。水稻产量总体趋势持续上升,最大值出现在1981年为55.7万吨,最大值出现在2014年为2251万吨。

小麦产量1980年为394.6万吨,2014年为46.6万吨,减幅达746.78%。其中19821983年和19881990年小麦产量有较大上升,增幅分别为68.16%和89.62%,19992000年小麦产量有较大下降,减幅为196.66%。小麦产量总体趋势波动中持续下降。

谷子产量1980年为103.6万吨,2014年为2.5万吨,减幅为4044%。其中最大值出现在1983年为125.7万吨,最小值出现在2013年为2.4万吨。谷子产量总体趋势持续下降。

玉米产量1980年为520万吨,2014年为3343.4万吨,增幅达542.96%。其中最大值出现在2014年为3343.4万吨,最小值出现在1982年为352.6万吨,玉米产量总体趋势持续上升。

高粱产量1980年为63.1万吨,2014年为21.3万吨,减幅为196.24%。其中最大值出现在1984年为100.5万吨,最小值出现在2011年为11.1万吨,高粱产量总体趋势持续下降。特别是19841985年和19941995年,减幅分别达195.59%和80.38%。

小结,黑龙江省水稻和玉米产量总体趋势持续上升,而谷子、小麦和高粱产量总体趋势持续下降。

4 结论

(1)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有着极强的正相关性。

(2)分析原因:其一可能是水稻和玉米的单产本身较其他几种农作物高,且管理上可能更加具有优势;其二是市场价格的变动带来农业种植上的行为偏好。其三是气候条件可能更加适宜水稻和玉米的生长。

5 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农民收入。土地合理规划,让耕地连成片,便于管理和耕作。切实提高粮食产量,同时注重农业用水。

(2)健全农业科研开发体系,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资源配置,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研究。重点搞好农产品的加工及转化、旱作节水农业等关键技术研究,推广机械化播种、规范化高产高效配套等技术,使科技成果与适用技术组装配套。推进科研、生产和产品精深加工经济的科技开发新模式[2]。

(3)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实行土地休耕轮作。例如乌克兰一年种一季小麦、生长周期只有三个月,这对于黑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十分有效,而且乌克兰黑土区与东北地区纬度相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此东北地区可以选取试点调整种植结构、实行休耕轮作,探索合理的种植方式[3]。

参考文献:

[1]程勇.对东北农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7,(15):1011.

[2]司云鹏.东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探讨[J].商业经济,2012,(05):2122.

[3]王福林.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困境与突破[J].全国流通经济,2017,(10):5557.

猜你喜欢
减幅播种面积增幅
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2022年1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2021年俄罗斯油籽播种面积或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水土流失较监测峰值减少近百万平方公里
广州4月商业地产市场:公寓成交维稳,写字楼及商铺库存同比减幅明显
水利部发布2019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
美国大事和玉米播种面积将提高
2017年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
2016年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800万辆增幅比上年较快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