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大型仪器科学化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7-05-30 04:23董雷王宇飞
科技风 2017年11期
关键词:科学化管理共享平台

董雷 王宇飞

摘要:本文对高校大型仪器在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概括了大型仪器在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对大型仪器科学化管理工作的思考,希望能够进一步发挥大型仪器在科研工作中的价值,从而更好的为科研工作提供服务。

关键词: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科学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高校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高校对大型仪器的购置和使用逐年呈现上升趋势,大型仪器的购置使用和管理情况也逐渐成为衡量一所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如何实现大型仪器的科学化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大型仪器的价值,提高利用率,已经成为高校大型仪器管理工作者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型仪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缺乏统一管理

高校在购置大型仪器时,往往是以院系为单位进行采购,并由所在院系负责管理和使用。高校中并没有设置统一的测试服务中心,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调配。在购置大型仪器是,各院系常常是根据自己的科研实验需求,购置大型仪器,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沟通,加之院系因经费有限,常会出现价位低的仪器重复购置,而高精尖的设备又严重缺乏的现象。同时,又因为场地和空间的限制,各个院系只能分别存放、安装和管理,这使得管理的层级增多,管理模式分散,实现统一管理的难度又进一步加大,不利于仪器的高效使用。

(二)仪器开放使用程度较低

首先是开放共享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在购置大型仪器时,经费来源往往是学校的项目支持或对学科的资助,专门用于扶持和资助具体的学科或者研究方向,因此,教师们常常会产生仪器“私有化”的观念,不会去考虑如何开放仪器,更不愿意去实现仪器共享,一厢情愿的认为仪器是归课题组或者院系所有。其次是仪器设备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需要提高。管理部门和管理者往往认为管理就是单纯的管理好仪器,并没有将仪器视为一种资源,来实现仪器资源共享,管理的理念不够先进,管理的思路不够创新,并不热衷于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最后是缺乏大型仪器共享使用的平台。仪器设备受到场地和使用范围的限时,往往安排在某个具体院系,院系内的师生对仪器的性能和用途较为熟知,但外学院或者外校的师生对其了解则相对较少,有的甚至不知道仪器的存在,大型仪器的具体参数、性能、用途、预约使用等信息都缺少共享平台的支持。

(三)相关制度不完善

首先是必要的管理、培训制度不完善。不仅要对大型仪器的管理人员进行岗前管理培训,帮助其更好的掌握管理方法,熟悉管理制度,还要对仪器的使用者进行使用培训,帮助使用者了解大型仪器的性能参数,鼓励和带动使用者积极投身到大型仪器的使用、管理和维护的队伍中,实现全员培训,科学化管理。其次是对大型仪器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度不完善。大型仪器的管理除了要处理日常测试工作外,还要负责仪器的检修和维护,工作任务非常艰巨。与此同时,大部分高校大型儀器管理专职人员又很少,往往是一位管理员负责多台仪器,这样工作难度就更大。在高校固有的师资队伍体系观念下,对大型仪器管理人员工作的认可度并不高,职业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其工作的重要性根本得不到体现,致使高校实验编制人员严重不足,大型仪器管理的专职人员更是少之又少。最后是监督检查制度不完善。随着大型仪器的管理使用日趋平常,相关监督检查工作也逐渐常态化。但大部分检查工作都是针对仪器运行情况和使用情况的检查,对仪器开放程度,共享平台的监督检查力度还不够。

(四)仪器的维护难度大

大型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故障,一旦发生故障如果没有相应的维修经费支持,就只能面临长期停用。对于大部分高校,都没有设置专门的大型仪器维修经费。目前,许多高校的做法是以大型仪器对外开放使用收取的测试费用,来支付仪器维修的费用。但是这种做法同样受到制约,对于大型仪器的使用和管理都由本院系负责的情况,推行收取测试费用的政策往往会受到院系教师的抵触,执行起来难度也很大。另外,仪器维修往往由购买仪器的厂家负责,院系并没有相关的维修团队,即使仪器出现一些小问题,也要联系厂家安排维修,维修周期长,费用大。

二、大型仪器科学化管理的思考

(一)集中整合资源,建立测试中心

要打破原有的院系负责的分散管理模式,建立统一管理的体系,整合用途相同相近的仪器,形成专门的测试中心,并由测试中心向各个院系提供测试服务。这样不仅使测试工作更加专职化、专业化,也为仪器开放共享提供有利条件,最大限度的发挥仪器设备价值。

(二)建立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建立共享平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两个共享,一是大型仪器资料信息的共享,二是大型仪器预约使用的共享。首先,要形成区域性或学校层面的大型仪器电子资料信息,整合区域内的大型仪器资源,建立网上目录,仪器的具体信息能够轻松在网上获悉,确保准确完整。其次,要建立科学化的预约平台,可以通过网上平台实现对仪器的预约使用。最后,要有专业的技术指导团队,可以解决使用者在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可以在线解决使用者在数据分析处理中遇到的困难。另外,还可以搭建大型仪器技术交流群组,利用网络来实现管理人员、测试人员、使用人员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平台的建立,缩小校际间、区域间的科研水平差距,最大限度的发挥大型仪器的效益,提高仪器使用率[1]。

(三)健全大型仪器的管理规章制度

健全大型仪器的管理规章制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是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制度。大型仪器管理人员未必都从事过相关管理工作,因此岗前培训尤为重要。不仅要熟悉仪器的使用操作规范,同时要学习科学化管理的方法,培养仪器开放共享的理念,创新管理模式。第二是要加强对大型仪器使用者的技术培训。可以组织管理人员,开展技术讲座,对师生进行培训,普及仪器使用知识。也可以着力培养并聘用研究生协管员,协助管理大型仪器。同时,也可以通过先培训后考核的方式,颁发培训合格证,持证的师生可以预约仪器的空余时间,自行使用仪器测试。这样不仅让师生更加了解仪器性能,还加大了仪器的利用率。第三是要加强大型仪器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度。大型仪器的管理员对仪器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要形成评比机制,定期进行考评。对于考评

优秀的人员,在职称评定和晋升时,给予优先考虑。同时,鼓励大型仪器管理人员积极投入到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当中,鼓励其申报课题立项,如条件允许可以设立大型仪器管理人员的专项科研基金[2]。

(四)建议仪器维护体系

大型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因故障而停用的现象,不仅浪费实验资源,而且会影响到科研实验进度。可见,在仪器出现故障后,及时维修处理十分关键。首先要设立维修基金。维修基金是确保维修工作能正常开展的根本,而大型仪器采购时,并没有专项维修基金,维修基金往往是通过收取仪器测试费而获得的。所以,全面推进和完善大型仪器有偿使用制度,形成公开的大型仪器测试收费细则,并通过管理部门发布相关文件,要求严格执行。可将收取的测试费用按比例折算,归入维修基金以备使用,维修基金要专款专用,严格管控。其次要尝试建立大型仪器维修团队。目前仪器维护都是要找购买的厂家,由厂家派工程师上门维修。这种方式的维修进度完全受厂家掌控,具有垄断性质,工作周期长,收费高,很受限制。虽然大型仪器的维护专业性要求很高,建立专业维修团队可能需要很长的培养周期,但还是要尝试性的开展此项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测试人员、管理者对仪器更深入的了解,也有利于管理体系的健康发展,良性循环。最后要加强日常的保养。要有专人负责对仪器进行定期的保养,避免过度使用和长期闲置的现象。加强安全操作管理,要求使用人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流程开展实验。加强对使用人员的监督,对于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仪器损坏,要给予相应的惩罚,如限期禁用仪器或处以罚款等。通过建立科学的仪器维护体系,来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

三、结语

随着高校大型仪器购置数量的增加,大型仪器的科学化管理将会越来越重要,对科学化管理的探索也会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希望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大型仪器的价值,为科研工作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少六,敖育红,何建平,龙华.大型仪器科学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6):7475.

[2]劉晓云,李莉.大型仪器管理模式及仪器管理人员角色作用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221223.

基金项目:天津师范大学校青年基金52XQ1404

猜你喜欢
科学化管理共享平台
高校测试分析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初步探索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探讨及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中企搭乘“共享平台”好出海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服务探讨
高校房屋资产科学化管理探索
关于医疗设备管理现状问题和对策思考
如何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化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构建与运行管理探讨
铁路运输企业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