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韭菜优质高产栽培

2017-05-30 10:48张晓燕
吉林蔬菜 2017年1期
关键词:无公害韭菜管理措施

张晓燕

摘要:韭菜为多年生宿根植物,风味独特、辛香鲜美、营养丰富,又是温补肝肾的佳品,是人类喜食蔬菜之一。运用保护地栽培,不仅上市早、品质好,而且投资小、收益高,但在韭菜栽植过程中,生产管理措施不当,致使韭菜产品中农药残留污染,产量品质逐年下降。为了有效地实施韭菜的无公害生产,经试验与实践,现总结出韭菜的高产优质标准化栽培技术,期菜农在韭菜生产中按此技术进行操作。

关键词:韭菜;无公害;管理措施;高产优质栽培

韭菜富含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及矿物质,并有温补肝肾等很好的医用价值。但目前韭菜生产存在着栽植环境污染,农药、化肥使用不合理,制约了韭菜质量、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同时也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为发展无公害韭菜生产,杜绝农药等化学物质对韭菜的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历经我们科研小组自2011年初起,连续三年多的栽培与管理试验,总结出韭菜的高产优质标准化栽培技术,现将取得成果报道如下。

1生产基地建设

韭菜基地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的近郊,周围5000米以内无“三废”污染源存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良好,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pH值在7.5左右。环境质量(大气、灌溉水、土壤)指标符合无公害食品的生产规定。育苗地的选择:选择地块平整、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透气性能好,无农药残留,无“三废”污染的土地,还要避免与葱、蒜等辛辣类作物重茬。

2种植前准备

2.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抗寒、耐热、分株力强,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品种。种子质量要符合蔬菜种子标准GB8097中的二级以上要求。如选种神韭F1、独根红韭菜(即寿光黄马蔺品种中的优良品系)等为主栽品种。

2.2种子处理

可用干籽直播(春播为主),也可用40℃温水浸种12小时,除去秕籽和杂质。将种子上的粘液洗净后催芽(夏、秋播为主)。

2.3浸种催芽

韭菜籽播前用40℃的温水浸种20-24小时,捞出沥水后,放在15-20℃温度下催芽,每天冲洗一次,3天有芽透出后,立即播种。

2.4整地施肥

播前需结合施肥耕翻土地,耕后细耙,整平做畦。基肥品种以优质有机肥、常用化肥、复混肥等为主,在中等肥力的条件下,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撒施优质有机肥3吨、尿素6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硫酸钾10千克,把上述肥料混匀,深翻入土。

3播种及苗床管理

3.1播种

育苗地按每10平方米需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千克,尿素0.15千克,深翻33厘米,耙碎搂平,做成宽1.2米,长10米的育苗畦,播种前灌透水,水渗下后先撒1厘米厚的干细土,将种子均匀的撒播在畦面上后覆土1厘米,以防土壤板结,影响幼芽出土。播后,为防杂草可喷一次除草剂:施田卜。覆盖地膜保墒,始终保持出苗前后的土壤湿润,利于种子出苗。

播种时将沟(畦)踩一遍,顺沟(畦)浇水,水渗入后,将催芽种子混2~3倍沙子撒在沟、畦内,每亩播种子4~5千克,上覆细土1.6-2厘米。播后立即覆盖地膜,70%幼苗顶土时揭膜。

3.2水肥管理

出苗前2~3天浇一遍水,保持土表湿润。从齐苗到苗高16厘米时,7天左右浇一次小水,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追尿素6千克,定植前一般不收割,以促进壮苗养根。天气转凉应停止浇水,封冻前浇一次冻水。

3.3除草

出齐苗后及时拔草2-3次,药防用精喹禾灵防除禾本科杂草,或在播种后出苗前用30%除草通乳油100-150克/667平方米,对水50千克喷洒地表。

4定植

4.1施肥

土壤施肥原则是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两者之比不低于1:1。施肥量根据土壤测定分析结果和韭菜需肥规律确定,磷钾肥施用量以维持土壤平衡为准,在高肥力土壤,当季不施无机磷钾肥。收获前20天内不得追施无机氮肥。

4.2定植时间

北方地区春播苗,应在夏至后定植;秋播苗,应在来年清明前后定植。早春育苗应在夏至前定植,在谷雨后育苗应在白露后定植,苗龄三个月,苗高20厘米,单株叶片5-6片时即可定植。秋季育苗,需到次年春季才能定植。定植應避开7-8月高温多雨季节。

4.3定植方法

科学起苗,合理密植;起苗前用普力克或扑海因喷洒叶面,以防疫病、灰霉病传人移植大田。定植时,随起苗随移栽,采用深沟浅栽,沟距25-30厘米,沟宽20厘米,沟深5厘米,株距1厘米,也可丛栽。露地栽植4行1畦,畦宽1.5米。拱棚栽培棚宽2-2.7米,棚间预留70厘米的操作带。栽时根系均匀地向四周平铺,封土厚约3厘米,埋至假茎的2/3处,切记不可埋没新叶。栽完1畦后浇一次小水定苗,7-10天后再浇一次缓苗水。

将韭菜苗起出,剪去须根先端,留2-3厘米,以促进新根发育,再将叶子先端剪去一段,以减少叶面蒸发,维持根系吸收与叶面蒸发平衡。在畦内按行距18-20厘米、穴距10厘米,每穴栽苗8-10株,栽培深度以不埋住分蘖节为宜。

4.4定植后水肥管理

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养分积累;定植后连浇两次水,及时锄划2-3次蹲苗,此后土壤应保持见干见湿状态,注意雨季防涝。当最高气温下降12℃以下时,减少浇水,保持土壤表面不干即可,土壤封冻前应浇足冻水。根据长势、天气、土壤干湿情况,施肥应采取轻施、勤施原则。苗高35厘米以下,施10%-20%腐熟粪肥500千克/667平方米;苗高35厘米以上,施30%腐熟粪肥800千克/667平方米,同时加施尿素5-10千克。

5适时收割,科学管理

5.1适时收割

适时收割是持续实现韭菜优质高产的技术关键,收割要随季节、管理水平及市场价格而定。一般韭菜的7-9片叶,高33厘米时即可收割,一年收割4-6次为宜,不同季节收割间隔时间不同。早春、晚秋温度低,生长慢,35-40天收割1茬,温度适宜时,生长快,28-30天收割1茬。收割间隔过长,粗纤维含量增加,商品质量下降;收割间隔过短,营养消耗大于光合积累,影响后茬的产量和品质及植株寿命。

5.2科学收割

正确的收割方法可减轻韭菜病害发生,提高韭菜产量。以每天上午9-10时收割最好,韭菜产量高,耐贮运,割后伤口愈合快。收割时镰刀要锋利,刀口要齐平,深浅以切口黄白为度,每次留茬3厘米为好。不要在雨前和雨中收割,以防病菌传播和侵入引发病害。

5.3割后管理

每次收割后都要加强肥水管理,做到“刀刀追肥”,对恢复长势,促进分蘖,延长植株寿命,提高下茬产量有重要作用。追肥、浇水应在新叶长出后进行,忌收割后立即追肥浇水,否则会造成烂根死苗。

6韭菜的病虫害及杂草的综合治理

韭菜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技术,科学、安全、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发生与危害,降低农药用量,保护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

6.1韭菜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疫病和干尖症

6.1.1灰霉病:由半知菌亚门葱鳞葡萄孢菌Botrytis squamosaWalker真菌侵染所致。主要危害叶片,韭菜灰霉(白点)病:为害叶片。病害由叶尖向下发展,引起上半部甚至整叶干枯。发病初期在叶正面或背面散生白色至浅灰褐色小斑点,后扩大呈椭圆形至梭形,大小2-7毫米。湿度大时病斑长出稀疏的灰褐色霉层。后期病斑相互连接成片,致死。上半叶或全叶腐烂,形成“v”字形病斑。15-30℃的温度适合此病的发生。选用抗病品种如791、平丰8号等,增施有机肥培育壮苗是防治此病的主要措施。每次收割后10天左右,可用速克灵或扑海因、灰霉敌加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喷洒。防治指标:病叶率3%~7%;初见病叶首选无公害杀菌剂为农抗120,初期可用10%宝丽安2000倍液或90%灰霉特800倍液喷雾防治,棚内可用10%速克灵或20%速克灵·百菌清复合烟剂熏棚防治。

6.1.2疫病:由鞭毛菌亚门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Hoan真菌侵染所致。主要危害韭菜的假茎和鳞茎,俗称“烂韭菜”。主要为害韭菜的假茎和鳞茎叶片、花薹、根。假茎受害呈水质状褐色软腐,叶鞘易脱落。鳞茎受害,根盘处呈水渍状褐色腐烂,亦呈浅褐色,新生叶片瘦弱。根部受害,根毛少,变褐腐烂,不发新根,植株长势弱。叶及病部缢缩,引起叶、花薹下垂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稀疏霉层。25-32℃时最适合发病。连作地块易生病,故应做好通风、排水和轮作。防治指标:初见病叶;发生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甲霜铜600倍液、杀毒矾400倍液或90%乙磷铝500倍液或72%普力克1200倍液喷雾防治。病重时应喷72%普力克800倍防治。

6.1.3韭菜干尖症:“干尖”是保护地韭菜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发病原因不同,表现出的症状也不同。有的叶片生长缓慢、细弱、外叶枯黄;有的叶尖枯萎,渐变褐色;有的叶尖变枯白色;有的先叶尖变茶褐色,后渐变褐色;有的嫩叶轻微黄白,外部叶片黄白枯死。

据症状诊断,判断发病原因,确定防治方法。①尽量避免或少施酸性肥料,一旦土壤酸化,可撒石灰来调节土壤酸度,使土壤pH值为7。②盖膜前、后不要直接施用大量NH4HC03或地面撒施尿素。覆膜后可追施硝铵。③及时放风降温和适时浇水,增加氮肥,增强韭菜的耐热能力。原则上不通底风,只开中、上部放风口,这样即有利于降温,又容易将湿气和有毒气体排除。④注意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补充各种微量元素。⑤避免过量使用含锰农药(如代森锰锌等)以免锰过剩引起韭菜干尖。值得注意的是:在每茬韭菜收割后均可喷药!

6.2韭菜的虫害主要是韭蛆和潜叶蝇

6.2.1韭蛆:韭蛆的成虫称韭菜迟眼蕈蚊(Bradtsua idiruogagaYang ef Zhang),韭蛆是尖眼蕈蚊的幼虫,是韭菜的主要害虫。韭蛆生活在土壤表层,于韭根附近,喜群居于潮湿的土壤中,主要取食地下鳞茎和根茎。防治指标:被害株率1%-2%。韭蛆幼虫期可用48%乐斯本1000倍液灌根防治,也可在韭菜收割后3天,用3%氨水灌根,既可增加氮素,又能杀死韭蛆幼虫。成虫羽化期,糖酒液诱杀:按糖、醋、酒、水和90%敌百虫晶体3:3:1:10:0.6比例配成溶液,每667平方米放置1-3盆,随时添加,保持不干,诱杀韭蛆成虫;或用2.5%的溴氰菊酯2000倍液喷雾灭杀,或灌水时冲入辛硫磷1千克/667平方米。移栽时,可用1000倍辛硫磷泥水沾根,或在定植沟内撒人生物农药Bt。设置防虫网:有条件的,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可设置防虫网,防止韭蛆成虫、斑潜蝇侵入、危害。防虫网密度40-60目。

6.2.3防治斑潜蝇:葱潜叶蝇,葱潜叶蝇又称韭菜潜叶蝇、葱斑潜蝇(Lidomyza chinensis Kato),分类上属双翅目、潜蝇科,幼虫蛀食叶片的叶肉组织,呈曲线状或乱麻状隧道,破坏叶片的绿色组织,影响韭菜的生长。潜叶蝇可选用0.6%阿维菌素2000倍液,或48%乐斯本1000倍液防治。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对潜叶蝇成虫、蓟马成虫和幼虫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潜叶蝇:由于幼虫是潜叶危害,所以用药必须抓生产卵盛期至孵化初期的关键时期。可采用1.8%虫螨克乳油1000倍液,或48%乐斯本1000倍液喷雾,或用75%灭蝇胺5000-7000倍液、2.5%溴氰菊酯20毫升。

6.3韭菜田的杂草防除

韭菜是一种密集型生长的蔬菜,为多年生宿根植物。因栽植的连年性,导致了杂草生长的连续性和危害的严重性;通常以一年生杂草为主,多年生为辅的局面。常见杂草有马齿苋、田旋花等阔叶草,牛筋草、马唐等单子叶杂草。韭菜返青后应及早清除地上部枯叶杂草,新根韭菜于芽前除草。

用33%除草通乳油,每667平方米使用100-150毫升对水喷雾,有效期45-50天,用48%地乐胺乳油每667平方米使用200毫升,施药后浅中耕使药剂与土壤混合,有效期30天。当萌芽后韭菜地发生草荒的可用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或25%除草醚乳油每667平方米使用750-1000毫升。老根韭菜抗藥性强,韭菜每次割后伤口愈合,可用48%氟乐灵乳油每667平方米使用100~150毫升,或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100-150克,33%除草通乳油每667平方米100-200毫升,25%除草醚乳油500毫升,48%地乐胺乳油每667平方米使用200毫升,50%除草剂1号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使用150克。上述药剂,任选1种,进行土壤喷雾,或用20%除草醚微粒剂1.25-1.5千克拌细土20-30千克撒施,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出齐苗后及时拔草2-3次,药防用精喹禾灵防除禾本科杂草,或在播种后出苗前用30%除草通乳油100-150克/667平方米,对水50千克喷洒地表。盖草能(氟吡禾灵)该除草剂对单、双子叶杂草均能有效杀灭。

总之,大面积栽植的日用韭菜,因缺乏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技术化,存在着公害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其市场供求及竞争力。我们试验研究的结果很有利用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无公害韭菜管理措施
风云变幻——赫章韭菜坪
莴苣和韭菜
夜雨剪春韭
韭菜新品种辽韭1号的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