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考与学生相伴

2017-05-31 22:58倪典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独立思考

倪典

在教学生活中,我听过许多老师的课,他们在课堂上总会不停地问:“这是为什么呢?”“你们会怎么记住它呢?”……开始我总是不能理解,一堂课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为什么”?课后,我向一名老师请教,她说:“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我不禁恍然大悟。

的确,有时我们常常会思考一些问题:“让学生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如何让学生融会代数与几何的交替运用?”……这些问题的答案几乎可以用两个字来诠释——思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里,特别重视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发散思维,独立思考,形成思想。但是,有一些教师只重视机械地传授知识,而忽视思考;重复地进行题海训练,而忽视思维;统一地固定标准答案,而忽视思想。于是,一些学生看似能够获得高分,实质上是缺乏思考,甚至只是固定的统一思维而没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教会学生思考,从此让思考与学生终身相伴。

若说思考是创造的积淀,那么观察则是思考的前提。因为观察苹果为何自上而下地掉落,于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因为观察水壶盖为何被顶起,于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这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可以说观察是一把金钥匙,能够打开学生思考的空间大门,让学生从禁锢中解放出来。于是在习习暖风里,感受天气的温度;在茵茵绿草中,体验四季的生机;在阵阵雁声里,聆听季节的变迁……只有不断地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学会观察,用观察不断夯实思考,才会有新的思考,创新的机会才会越来越多。

要想在思考的国度里自由地驰骋,丰富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书籍是知识的源泉,书籍可以使学生扩充眼界、充实精神。书本里,有学生未接触过的不可思议的世界,有新鲜的事物、未见的人物、独特的情感……書本里,有许多伟大的灵魂与精神,它不仅传递先贤的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与高尚的人对话,启迪心智,丰满思想。当学生们思考的小船在观察和书籍的海洋里荡漾时,思考的空间就不仅仅局限于一些教材,而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世界。

于是,经过一系列的培养,我们的学生会在课堂上展现思考后的风采:“从这个词语中我发现了……”“这个字我可以这样记忆……”“老师,从这段话中我感受到了……”学生们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独立思考,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欣赏,在欣赏中对比,在对比中提问,享受思考的全过程,感受思考的所有魅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们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年轻的心灵。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制的向往。”

一个好老师,应该让学生扬起思考的风帆,从此徜徉于无边无垠的知识海洋!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磨头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独立思考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给尊敬的中国教师们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谈独立思考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我思我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