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思维教学”策略探究

2017-05-31 01:24徐向荣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22期
关键词:深刻性灵活性思维

徐向荣

【内容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还不成熟。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最容易培养。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却是教师们过分地追求学生的分数,不断给他们灌输“中考至上”,一切学习就是为了中考的思想,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僵化,数学思维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课本进行深入地剖析,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加强对他们数学思维的培养,切不可让他们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定式思维。以下,我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出了几种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思维 灵活性 深刻性

新課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观念,认识到这些零零后学生的学习、性格等各方面的特点。并利用更加符合学生年龄特性的教学手段让这些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的人才。

一、在概念的深刻理解中,培养思维的开阔性

有些老师在引入相关概念时,只是简单地对概念进行讲解,缺乏一个思维引导。这样,虽然可以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记住概念和公式,但是却没有很多的锻炼学生的思维。初中数学苏教版中很多内容是需要教师仔细研究分析,教材虽然不是很难,但是内容却更加丰富。教师要对教材中的概念有一个理解,当自己能够系统的掌握知识时,才能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去引导学生,让对概念进行多思维角度的思考。

例如在讲解“走进圆形世界”这一章时,为了能够通过新概念的引入,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培养他们思考能力,我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生动形象化。我问到:“你们觉得生活中的圆形有哪些?”学生们经过短暂的思考后,并和身边的同学进行了讨论后,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男同学说乒乓球、足球、篮球就是圆形;有的学生说太阳是一个圆形;还有的同学竟然唱到“十五的月亮圆又圆”,月亮有时是一个圆形。学生们集思广益,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通过让学生多角度的思考,既能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理解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发散式的思维。又如在引入平行、垂直的概念时,时,我拿出课本,指着课本的两个对边,告诉学生这两条无限延伸也不会相交,并配合手臂做出相应的动作,将这个概念以一种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引入垂直概念时,我利用简单的工具也进行了一个小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知道概念后,我又让他们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垂直的现象和情境。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很直观形象的理解了概念,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开阔性,让他们在面对枯燥的数学知识时,都能通过自己思维的延伸对概念加以理解。

二、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的可贵在于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泛,教师除了要讲解必要的知识点外,还要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比如在“讲解平面图形的认识(一)”时,我为了让学生理解平行的概念,让他们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子,我和他们说到:“你们能够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并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举例吗?”学生们对我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并结合实际生活经验给出了答案。通过将知识生活化,可以有效地对知识进行一个延伸,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

在讲解完勾股定理后,我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让他们思考如何利用这个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个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到:“既然勾股定理适用于直角三角形,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来测量我们家的墙角是否为直角。”同学们集思广益,有些答案就连我也没有想到。由此可见,学生们不是缺乏数学素养,而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有效地将这种能力进行有效地开发。通过通过这种方法,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思维更加的灵活。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和对一个知识的熟练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要问一个学生“一加一等于几”,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答案,原因在于他对这个计算太熟悉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我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运用、操作,让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在讲解完“勾股定理”后,我让学生回家动手去测量家里门框斜边的长度,学生们一开始并不理解。我告诉学生:“在搬家具时,一些家具是要斜着通过的,你们知道了斜边的长度,那以后搬家具时就不会损伤家具了,会得到家长的夸赞的。”后来,大多数学生们都对其进行了应用并顺利完成。他们反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需要考虑很多环节,比他们想象中的要难很多。但是,毫无疑问,通过这种方法有效地深化了学生对这个定理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思维深刻性。

以上是我提出的几种方法,教师们在借鉴时,还需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策略,希望能够给广大数学老师的教学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 黄辉泉.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1).

[2] 王晶晶. 浅析初中数学教育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J]. 商,2012(17).

[3] 成江涛. 浅谈职业高中学生数学思维习惯的培养[J]. 才智,2011(15).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深刻性灵活性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基于SVD可操作度指标的机械臂灵活性分析
更纯粹的功能却带来更强的灵活性ESOTERIC第一极品N-03T
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利用问题导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让经典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