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7-05-31 02:13陈宏英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创新问题

陈宏英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不同学科都在进行教学改革,而语文作为重要的学科,需要对其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性研究。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仅不能满足当代语文教学发展的需求,还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从目前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进行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问题;策略;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0602

当前饱受争议的“灌输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所以不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基于此,教师应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求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先在黑板或者PPT上记录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然后向学生逐一讲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有弊,虽然学生能够通过记录或者背诵抄写巩固学过的知识,但是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有两大弊端:第一,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习惯的养成将会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失去对知识主动探索的耐心;第二,学生丧失了敢于质疑的精神,对于课本上的或者是教师阐述的理论深信不疑,却不会质疑学术的真实性。

2.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的语文教学更加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书本中含有大量的理论知识,但这些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注重运用语文丰富的文化内涵启迪学生的心智,却不能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如果不重视实践教学,学生就不能将课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放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只会对知识死记硬背,只能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不具备统一性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讲究学习方法多元化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从学生的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对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不适合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因此,教师要形成新的教学理论去迎合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去满足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但是,目前的语文教学仍然存在故步自封的现象,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得到较快的转变,而且对于部分教师而言,他们不愿意去转变教学行为,这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思想是不相符的。

4.缺乏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已经做了很大的改革,教师根据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相关要求,对以往的语文教学方法做出了进一步的改善,重新设计教学思路,满足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新课程背景的影响下,大多数教师急功近利,为了改革而去改革,不能在教学之后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殊不知,反思和总结恰恰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指南针,但目前的语文教学缺失了这最重要的一点,这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来说是不完整的,存在极大的缺陷。

5.缺失现代语文教学观

現代语文是多学科、多方面密集交叉发展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涵盖了历史、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除了要对课本上的知识讲述清楚外,还要对课外的背景知识进行详细的介绍,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学习和理解知识。但是目前许多语文教师仅仅满足于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对课外知识不能很好地进行梳理,这种现象归根到底就是教师缺乏现代语文教学观念,不能开拓自己的视野,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太低。

二、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1.教学思路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传统的语文教学思路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无法达到当代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除了要传授理论知识外,教师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学习,而是要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中,除了学习课本上的文化知识外,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让学生学习课外的相关知识。例如,对唐诗的历史背景进行介绍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或者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唐诗的内涵,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失去了对问题的探究和创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中特别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学的难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来,才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地探索知识和进行创新。由此可以看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好奇心,才是学科创新、理论创新的驱动力。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总给人沉闷、呆板、无趣的印象,那么,教师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要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只有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3.采取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能否突破以往的束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因此,要加强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做出改善。同时要开拓教师的视野,不能把眼光局限在课本上,可让教师去先进的教育示范点参观学习,了解先进的教学方法,与自身形成对比,从而能够找出差距、弥补差距。另外,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加快语文信息化教学进程,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此外,要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考核,教学组要引导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导致学生只注重聆听教学,却不擅长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提出疑惑。同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或者大声朗读,以此来不断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望。

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的教学思路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通过上述种种路径,才能更好地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责编蓝祝丹)

猜你喜欢
新课程背景创新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