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县1998—2013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分析

2017-05-31 08:42徐燕黄玉华史爱玉唐明
上海预防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死亡率发病率乳腺癌

徐燕 黄玉华 史爱玉 唐明

摘要:目的 分析崇明县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长期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1998-2013年崇明县户籍居民的肿瘤监测资料,运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对崇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趋势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位居崇明县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1998-2013年女性乳腺癌的粗发病率为36.11/10万,标化发病率为20.69/10万;粗死亡率为11.66/10万,标化死亡率为5.77/10万。发病率持续上升,而死亡率在近10年不仅不再上升,并且呈现显著性下降趋势。55~59岁组发病率最高,85岁及以上组死亡率最高。55岁以下组标化发病率呈现显著增长趋势,而死亡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55岁以上组标化发病率自2002年开始由原先的显著性上升转为稳定,标化死亡率在2003年后不再上升。结论 崇明县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随着诊疗技术提高,标化死亡率出现下降趋势。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粗发病率在未来还将增高,乳腺癌将在较长时间内威胁崇明县女性健康和生命。

关键词: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趋势 中图分类号:R 181.8 文献标志码:A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09年世界乳腺癌发病率为42.33/10万。2012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为36.60/10万,崇明县作为上海唯一以农村人口为主地区,其特殊的岛屿环境,恶性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等相对上海其他地区有其特殊性。为了解崇明县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长期变化趋势,我们对1998-2013年上海市崇明县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进行分析,为崇明地区乳腺癌防治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所有肿瘤病例资料来源于上海市崇明县户籍人口肿瘤登记报告系统,肿瘤登记均按国际疾病分类进行编码,其中1998-2001年采用ICD-9分类编码手工纸面登记,2002年起采用ICD-10分类编码电子信息系统登记。对1998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登记的新发乳腺癌和因乳腺癌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人口资料来源于崇明县公安部门提供的人口数和人口构成。

1.2质量控制

为保证肿瘤登记资料完整性,定期与全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核对,部分无报告卡的肿瘤死亡病例经核实后补充发病资料。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Access和Excel进行数据汇总统计,计算乳腺癌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和年龄别死亡率等指标,采用1966年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率(APC)由率或比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得出,反映相对变化程度。应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3.4.3软件计算1998-2013年发病率、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和年龄别死亡率的APC在长期趋势中判断变化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

2.1.1发病情况 1998-2013年共报告乳腺癌发病2007例,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12.31%,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年平均粗发病率为36.11/10万、标化发病率为20.69/10万。其中1998-2001年、2002-2005年、2006-2009年、2010-2013年分别确诊乳腺癌316例、458例、560例、673例。4个时期的粗发病率从23.34/10万,上升至48.15/10万,同比上升106.35%,标化发病率从15.46/10万,上升至25.18/10万,同比上升62.88%(表1)。

2.1.2死亡情况 1998-2013年共报告乳腺癌死亡648例,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6.14%,年平均粗死亡率为11.66/10万、标化死亡率为5.77/10万。4个时期因乳腺癌死亡病例依次是108例、169例、197例、174例,粗死亡率从7.98/10万,上升至12.45/10万,同比上升56.10%,标化死亡率在中间2个时期有过上升,但之后又降至初期水平。在女性恶性肿瘤死因中乳腺癌在前3个时期位居第5位,第4时期降至第6位。

2.2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长期趋势

2.2.1发病率趋势 1998-2013年崇明县女性乳腺癌粗发病率(Z=11.69,P=0.00)和标化发病率(Z=6.02,P=0.00)的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粗发病率每年以6.14%的平均速度上升,标化发病率的APC为3.90%,粗发病率比标化发病率的增幅大,未发现转折点(图1,表2)。

2.2.2死亡率趋势 Joinpoiny回归分析显示,1998-2013年崇明县乳腺癌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在2003年出现转折点,1998-2003年粗死亡率以每年16.86%的平均速度上升,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3年之后粗死亡率不再上升。标化死亡率在2003年之前APC以14.42%的幅度上升,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3开始标化死亡率每年以4.51%的平均速度下降,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4)。见表2、图2。

2.3发病和死亡的年龄分布

1998-2013年崇明县乳腺癌病例中,小于45岁组病例占18.44%,45~54岁病例占31.69%,55岁~组病例占49.88%。因乳腺癌死亡病例中,小于45岁组病例占9.10%,45~54歲病例占22.69%,55岁及以上年龄病例占68.21%(表3)。各年龄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而有增高趋势(图3),25~44岁发病迅速攀升,45~54岁的增幅略缓,发病在55~59岁组达第1个高峰,65~70岁组出现第2个高峰,80~84岁组呈现第3个小高峰;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与发病率高峰一样,在55~59岁组开始形成一个小高峰,60~65岁组略有回落,之后加速上升,至85~岁组与该年龄组发病率形式一个交叉,达顶峰。

从16年间标化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来看,小于45岁组(年轻组)APC以9.25%的幅度增长(P=0.01);45~54岁(围绝经期组)每年以6.62%速度增长(P=0.01);而55歲~组(绝经后)每年以5.81%的速度增长(P=0.00)。早期(1998-2002年)增幅最大,达19.70%(P=0.01),2002年之后APC仅为2.80%(P>0.C15),增幅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从标化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来看,年轻组和围绝经期组16年间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绝经后组每年以5.13%的速度增长(P=0.04),该组人群早期(1998-2003年)每年以30.41%的速度增长,增速变化有统计学意义,2003年之后死亡率不再上升。

3讨论

近年来,全球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2014年全球癌症报告一致,乳腺癌位居崇明县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10-2013年标化发病率与2002-2006年上海郊区水平(标化发病率25.41/10万)、2010年全国其他农村地区水平(标化发病率25.28/10万)相当,低于全国32.43/10万的水平,远低于2008年上海杨浦区(标化发病率44.54/10万)的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6年中,由于人口老龄化,崇明县女性乳腺癌粗发病率上升幅度明显高于标化发病率。2003年前死亡率明显上升,但近10年,粗死亡率基本稳定,而标化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与早年崇明县农村医疗保险覆盖面低、社会对乳腺癌的认识不足,致使乳腺癌患者未能得到及时诊治有关。

崇明县各年龄组乳腺癌粗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55~59岁组达顶峰,Joinpoint趋势显示,年轻组和围绝经期组标化发病率的APC呈显著性上升,标化死亡率无变化。对于绝经后年龄组来说,随着崇明县肿瘤监测系统的完善,2002年乳腺癌发病率、2003年后乳腺癌的死亡率不再上升。不同年龄段发病率变化特点,进一步表明乳腺癌发病与女性激素、社会压力等综合因素影响有关。综合显示,去除年龄因素的影响后,由于综合诊治的技术手段提高,崇明县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而10年来死亡率不再上升,并且开始下降。

崇明地区严重老龄化和诸如初潮年龄提前、绝经期延长、家族史、未婚育、紧张的生活节奏、肥胖等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叠加,在未来几年里乳腺癌的粗发病率仍将延续上升态势。为此,乳腺癌防治应注重危险因素控制,特别是推广绝经期前女性的乳腺癌早期筛查,进一步提高乳腺癌诊治水平,加强对老年晚期癌症患者的看护,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死亡率发病率乳腺癌
不开刀治疗乳腺癌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男性也应注意乳腺癌
基于Lee—Cater模型对我国高龄男性死亡率的预测
基于Lee—Cater模型对我国高龄男性死亡率的预测
恶性肿瘤死亡率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年轻人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率升高
太干净的女性易患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