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

2017-05-31 22:03杜勇
关键词:国学小学生传统

杜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同时还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而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本文就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教育,谈谈作者之拙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国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46-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对文化教育的追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与日俱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是掀起了国学教育的热潮。国学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小学生中学习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使命。那么,国学经典诵读,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的国学经典教育该如何开展呢?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教育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即对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的教育。通俗来说,就是让小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了解和学习,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向小学生传授国学经典教育,就是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孩子们从小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形成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陶冶情趣,提高素养,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辨别是非曲直,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理解国学经典内涵。

1.选择经典读本,因材施教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国学作品都能适合小学生诵读。因而,选择什么读本,能既培养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兴趣,又让孩子们懂得为人规范,处世准则,从而学有获益,确实需要慎之又慎。鉴于此一点,我们在选择经典读本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等,这些经典著作,易读易懂,琅琅上口的韵律配上优美的旋律,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使学生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时刻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2.优化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

作为语文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每节课至少利用两到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背诵一段《弟子规》或一首诗词,朗朗上口的文字,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容易记忆,比一般说教更易引发学生兴趣,深入学生心里,而学生在每一次的背诵学习中,更能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教益。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农村很多父母在外地打工,把孩子留給了年迈的老人,孩子与父母远隔,多有抱怨,教育缺失,亲情教育必不可少。在中国传统国学教育中,有大量歌咏仁孝的内容: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教学中,可以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以及具体事例的阐述,教育学生学会爱每一个人,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亲情的可贵。

3.重视对经典的吟诵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国学和古诗词,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诵读积累国学经典,不仅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等得到相应提高,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作品中蕴含的自然美,人性美,从而提高自身素养。由于地理环境和家庭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生接触国学经典的书籍较少,知识面窄,理解力薄弱,针对这一点,我们充分发挥小学生记忆力强的特点,让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不断的诵读中,使学生慢慢增强理解,懂得礼义廉耻,懂得真诚,仁孝等等,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多种形式,加深学生经典记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国学教育环境和氛围。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分别采用讲故事、歌谣、知识竞赛、国学经典诵读表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国学教育。让课堂丰富灵动,使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国学,在玩乐中浸润国学思想,真正实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建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还可以利用班级的板报、学校的宣传栏等,介绍国学内容,使学生时时刻刻受到国学的滋养和熏陶,提高学习国学兴趣,加深学习国学经典记忆。本着先易后难,由少渐多,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诵读、背诵和赏析学习,实实在在学有所获,避免形式化。

5.借助先进的现代教学媒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国学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化载体,出现一些生僻词语,在所难免。如果处理不当,必然会令孩子难以理解,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做到融会贯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借助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国学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漫或下载一些相应的视频,充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寓教于乐,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积极参与到国学学习中,提高学习国学效果。比如教学中,可以利用著名当代音乐家谷建芬老师国学经典的诵读,使图像、文字、声音完美结合,唯美地再现古诗、古文的韵律美。这样,既淡化了学习国学的枯燥无味,又增添了语言文字的意境美。

三、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领悟国学精神

学生生活,每天两点一线,缺乏社会感知。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理论学习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走进生活,通过生活中平凡而细小的问题,学会去感悟和反省,时时刻刻把国学经典当作一面镜子,督促自己,完善自己。比如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小学生们去村子里帮助孤寡老人,利用一些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给孩子们讲述屈原的故事,植树节,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的精神,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理解国学的本质及精神。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成为一个文明守纪的人,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国学素养

学习国学不是一种标榜自己身份的砝码,而是一种让传统文化融入到内心生命之中的感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同时,要加强理解,深刻反思自省,领会其精髓。首先要加强自身对经典文化的学习,认真阅读经典,流利诵读并记忆。其次较好理解,概括句段内涵,提出自己的见解,将知识化为己有。第三善于运用,将书本知识在现实中创造性转化,以满足学生践行所学知识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具备国学教育的本领,领悟国学教育的真谛。

总之,在农村小学语文中开展国学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让经典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也是小学语文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猜你喜欢
国学小学生传统
“垂”改成“掉”,好不好?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