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动新课标的脉搏,让语文之花缤纷绚丽

2017-05-31 22:11林广岩
关键词:人文性工具性课程标准

林广岩

【摘要】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我们注重核心素养,发掘学生潜能,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包括核心素养的提升才有可能实现,进而语文这朵民族之花才能真正缤纷绚丽,语文才能成为智慧百花园中一朵永远绽放的奇葩。

【关键词】工具性 人文性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60-02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城镇中学到农村中学可以说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鼓舞,催人奋进。但是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尤其是在市县大型公开课上更是花样百出,难免华而不实。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而且当前我们的教育者又提出了要注重语文的核心素养,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一句一句的分析与讲解,从段意到中心思想总结一番,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互动、情感的共鸣、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課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学的根就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正源于此,我们更要处理好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让语文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语文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花样翻新,可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也就值得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反思了,有些语文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都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知识。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琅琅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为空中楼阁,更谈不上核心素养的实现了。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这四个方面的提出使得语文教学改革更加科学化,也是课改的灵魂所在。他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正如一座高楼的地基,只有根基稳固才能创造出令人仰视的辉煌与壮观。而这座高楼地基的基石就是语文工具性的听说读写训练,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与语文的四个核心素养并不矛盾,恰恰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当然,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需要一定的文化载体去实现,去承载,去推动。比如现在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也极大推动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不妨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尝试着用这样新颖的形式去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知识性,让语文与生活共舞,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充分发挥,让语文四大核心素养的育人功能得以实现。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我们注重核心素养,发掘学生潜能,更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包括核心素养的提升才有可能实现,进而语文这朵民族之花才能真正缤纷绚丽,语文这门学科才能成为智慧百花园中一朵永远绽放的奇葩。

参考文献:

[1]《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同步教学资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10.

[4]《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10.

猜你喜欢
人文性工具性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