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语言类专业“职业能力”与“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研究

2017-05-31 22:25饶素玉
关键词:职业能力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饶素玉

【摘要】高职院校的“职业能力”和“课程体系”对应关系中存在着重专业技能、轻职业能力等问题。高职院校要强化“职业能力”观,要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创新和改进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课程体系”对接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浙江省人力资源保障厅课题《高职院校语言类专业“职业能力”与“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研究》(课题编号:201603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83-02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生、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全面参与。这使得在进行语言类课程构建时要充分考虑经济和时代的发展衍生的新要求,设置与时代发展和职业能力需求相匹配的课程体系。

一、该研究的实际意义

对高职语言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课程体系”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新的探索,是对高职语言类学生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高职院校来说有利于“三个促进”,即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职业能力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有利于促进产、学、研融合与发展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连贯系统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语言类课程与职业能力对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高职毕业生的语言能力及用人单位对于语言职业能力的要求等现状,笔者对部分高职院校及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分析。在调查中发现,吐字清晰、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是众多用人单位聘用职员的重要条件。用人单位很注重对于在“职业能力”中的“沟通表达能力”。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下:

(一)高职院校语言类课程体系流于形式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构建语言类课程体系时,课程训练并未凸显企业对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在笔者调查中,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比例相对较低,即便个别学校邀请企业参与课程设计,也只是以座谈会的形式泛泛而谈,几乎没有哪个学校聘请校外专家参与制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方法等关键环节;显然,通过语言课程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只是流于形式。

(二)高职院校语言类课程种类设置简单

目前高职院校语言类课程开设存在着语种过于单一、与岗位不对接的问题。大多数院校开设的语言类课程以普通话为主、英语为辅,很少涉及其他语种的课程开设。如英语这门语言学科,有的高职院校按照学科体系将其开设成为专业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而有的高职院校按照各个专业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语言类课程的重复开设,让学生对语言课产生抵触情绪,缺乏学习兴趣。

(三)高职院校语言类课程体系与实践脱节

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专业能力,忽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1]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语言类课程依旧是“重书面、轻口头”,“重理解、轻表达”,“重传授、轻实践”。多数大学语言类教材编写如《大学语文》侧重文本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缺少培养语言综合能力。教学模式依然是“行文背景—通读文章—中心思想归纳”或“文种介绍—讲解例文—模范作文”等老路子。[2]

三、语言类专业的“职业能力”与“课程体系”的有效对接改进对策

(一)完善高职语言类课程结构体系

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各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应围绕这一任务,确立相应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1]服务行业类型专业的同学在未来的工作中可能会遇到需要用到各种语言的工作情境。对这部分学生需要开设英语、日语、韩语等语言课程。可根据目前大部分企业对语言能力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语言类课程设置;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安排语言类课程的开设学期;根据语言能力的要求,学校合理选择教材安排时间。

(二)创新高职语言类课程教学方法

教育者们要树立促进学生主动积极进行语用的目标观,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根据学业和职业所需通用的语言表达来设计教学内容。相对其他课程而言,语言类课程的每一模块设置的“任务情境”都应当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与职场。[2]积极建设跨境、跨地域合作课程,适时开设多种语言选修课,供有学习需求或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修读。提升语言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实现高职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三)树立正确的“职业能力”培养观念

当前有些高职院校认为培养学生某一项操作技能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往往侧重培养学生某一项专业技能或实践操作技能。而企业需要的劳动者,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要具备与之相应的能力结构,如创新能力、公关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适应能力等。企业在选用人才上,更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而不是某单方面的能力。因此,高職院校应根据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确立新的语言类课程培养模式和体系,培养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

四、结语

高职“课程体系”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系统化课程结构。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构建时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衍生出的职业技术要求,[3]设置与职业技术岗位要求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培养人的职业能力,使之与地方经济发展保持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孙孝花.高职“职业能力”与“课程体系”对接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115-117.

[2]李婷婷.职业能力导向下的语言表达课程教学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2015(8):57-58.

[3]朱佩.语言类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情况和革新探讨[J].教育管理,2014(6):176.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