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塑造什么样的性别认知

2017-05-31 22:27王长山
关键词:语文教材小学

【摘要】性别认知是一个历史性、民族性和区域性的概念。个体与社会大众对性别的认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教育通过特定的人物形象及事迹,向学生传递一定的性别观念,以塑造一定的性别认知。同时,教育实践也是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区域性的,这也决定了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同样具有这些特点。

【关键词】性别认知 语文教材 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86-03

小学语文教材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接触到的正式文本。教材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传递的思想价值,对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发展情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来说,其知识体系、价值观等,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学校教育来获得的,其关于男性与女性的性别认知也随着儿童的教育和生活阅历的增长而逐渐丰富完善,从而影响社会性别认知的形成。作为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教育阶段,小学教育在塑造什么样的性别文化,教材无形中在向学生传递什么样的性别角色知识?学生通过小学教育阶段的学习,所获得的性别认识到底是什么样的?

笔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2006年版)1-12册作为研究材料,运用文本分析、统计等方法,从教材中的人物插图、课文的文本内容等方面着手,以家庭和社会两大生活环境中的人物性别出现频次、人物性别角色、特征等进行研究,以期总结出教材中的人物性别内涵,现将研究分析情况介绍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样本情况及研究方法

统计得出,12册教材中共有课文454篇,含选读课文93篇;人物插图共有654幅。

在进行统计时,教材封面、封底、扉页、低年级教材页码栏中镶嵌的卡通图等人物图案,动物插图(含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图)、风景插图均不在统计之列;同一课文中同一人物的多幅配图统计一次。人物插图中的性别界定方法主要从文本内容分析结论、人物服饰(发饰、着装)等两方面进行,对插图中较为模糊的图像或不能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界定性别的图均不统计。

课文文本中涉及的人物,对人物的性别界定首先从课文内容的具体性别界定词(如:先生、女士、爸爸、妈妈、男孩、女孩、他、她……)进行,若没有明确描述的,从课文配图中去界定,二者均没有的,不作统计。

(二)人物插图的性别概况

654幅插图中,男性人物共出现1033人次,女性人物共出现687人次,男性人物在教材中出现的频次大约是女性出现频次的1.5倍。

家庭生活插图共有70幅。父亲、祖父等男性角色分别出现36次、11次,母亲、祖母等女性角色分别出现38次、11次。小男孩、小女孩分别出现44次、35次。此外,众多插图中,涉及教师的插图有17幅,其中男教师共出现7次,女教师共出现10次,男教师几乎都在小学高年级段的教材中出现,女教师多在小学低中年级段的教材中出现。涉及医生护士的插图共8幅,医生几乎均为男性,护士全部为女性。但凡课文作者虚构的军人、宇航员、桥梁专家、地质专家、发明家等人物,包括寓言故事中无特定性别界定词的主人公,在配图中都以男性身份出现。

(三)课文内容的性别概况

454篇课文中,涉及以人记事、明理的课文共有180篇。课文文本描述中涉及家庭男性长辈、女性长辈的次数分别是40次、31次。领袖、伟人或科学家等人物在课文中共有64人(重复出现的人物统计为一人),其中男性59人,女性5人。涉及教师描写的课文共10篇,男女老师各5篇。此外,作者虚构的故事(童话、寓言等)人物中,男性人物共出现28次,女性人物共出现9次。

(四)性别特征分析

1.家庭生活中的人物性别特征

通过课文文本内容分析,家庭生活中的男性长辈,较多地表现出理性与知识渊博,女性表现出慈爱和宽容,同时,男性与女性长辈都具有教子有方、关爱子女、孝顺等优良品质。

2.社会生活中的人物性别特征

通过课文文本内容分析得出,社会生活中的男性往往被界定为事业型男性,同时兼具睿智、执着、勇敢等品质,而女性的品质与家庭生活中的女性品质相差不大。

在对儿童的性别特征描述上,通过课文文本分析得出,男性儿童较多地被描述为机智、正义、勇敢,女性儿童更多地被描述为懂事、体贴、有爱心。同時,教材也选取了一些课文,男女儿童都被描述为具有爱国、诚实、善良、孝顺等特征。

(五)性别角色分析

从性别角色来看,教材编写者更喜欢把男性人物作为教育的素材。不难得出,在职业分类中,男性从事的职业种类较多,部分职业需要有复杂技能,或是处于主宰支配地位。此外,教材中的课文作者在界定男性职业时,往往冠以“发明家”或“作家”等称号,而对女性的描绘,较少用这些词语。

二、分析结论

通过对人物插图和课文文本内容的分析,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男性与女性的角色地位、品格形象是完全不一样的,且教材中存在性别失衡和一定的性别偏见。

(一)家庭生活中人物性别特征

1.男性形象——严厉、智慧的担当型男性

家庭中的男性,较多的是通过父亲严厉、渊博的品质来对儿童进行理性教育。教材中,涉及父亲与子女相处或教育子女的事件多数发生在家庭生活之外,父亲往往是带孩子走出家庭生活,外出探寻大自然、或与人交往,通过一定事件反应出父亲诚信、担当、博学、严厉等品质。

在表现男性严厉的品质方面,教材中有多篇课文描写。例如:三年级下册第11课《画杨桃》中提到“……父亲开始教我画画。他对我要求很严……”;五年级上册第13课《钓鱼的启示》“……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第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

智慧型的家庭男性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是最多的。例如,二年级下册第25课《玲玲的画》中描述到,玲玲刚画好的参赛画被水彩笔弄脏了,爸爸仔细看后,告诉玲玲“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结果,在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五年级上册第14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和第15课《落花生》都通过父亲形象告知深刻的人生哲理,且两篇课文的结尾都用相似的语言表达了父亲的话对作者影响深远。

此外,从教材课文的描述和插图中我们容易得出,传统文化中的“男主女从”或男性作为家庭支柱的担当型形象广泛存在。三年级下册选读课文第3课《小抄写員》中这样描述,“父亲年级大了……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他的肩上……”;无独有偶,四年级下册第5课《中彩那天》也有同样的表述,“……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2.女性形象——博爱、柔弱的全能型女性

家庭中的女性,较多的是通过母亲博爱、仁慈的品质来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四年级上册第23课《卡罗纳》一文中这样描述到,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放学时,“我”的母亲来接,当“我”发现母亲时,“跑过去扑进她的怀抱”,而母亲却把“我”推开,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六年级上册第9课《穷人》中的女主人公桑娜在暴风雨的晚上还记得去看望生病的邻居西蒙,当发现西蒙死去后,便把西蒙的两个小孩抱回自己家抚养。四年级下册第18课《永生的眼睛》一文,作者的母亲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并决定死后将角膜捐献给他人。

与家庭男性相比,女性较多地描述为体质差,需要照顾,祖母、外祖母较多地描述或在配图中界定为在家中休养或去世。例如:一年级下册第8课《月亮的心愿》中描述到“……只见一个小女孩正在照顾生病的妈妈”;二年级下册第30课《爱迪生救妈妈》“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三年级下册第19课《七颗钻石》一文中提到“……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四年级下册第8课《将心比心》“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而对男性的描述,只有二年级下册第24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文中提到“……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

在家庭角色中,母亲承担的角色较多,家庭任务较重。从人物插图和课文内容分析中,我们看到,母亲不仅要上班、去超市买菜,回家还要做家务、洗衣服、照顾老人,更要承担教育子女的重任。

(二)社会生活中人物性别特征

1.男性形象——睿智、刚强的事业型男性

教材描述的社会生活中男性多数是以成熟、睿智、事业型的形象出现。男性人物中,领袖伟人、虚构的人物、教师军人等其他职业占人物描写课文的2/3。男性往往在课文中以模范典型形象出现,给人以启迪或影响。其职业种类涉及多个领域、各个层次,丰富而立体。例如,教材选取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袖人物,从多个角度表现了人物的美好品格;同时,通过《金色的鱼钩》、《一个苹果》、《丰碑》等课文塑造了军人伟大的形象,通过《十六年前的回忆》、《狱中联欢》等课文塑造了革命者大无畏的形象。教材更多地选取了杰出著名的男性科学家来表现不同的优良品质。

教材中也有残疾成年男性人物出现,但更多描述或间接给人映像是身残志坚。六年级上册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中有这样一句描述:“守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看见他依然宽厚地对我一笑时,我忐忑不安的心才得以平静”。四年级下册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一文中的青年是聋哑人,画画却很专心,“……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残疾成年女性人物在教材中也出现了两次,但仅是作为陪衬角色出现,人物本身的意义不大。例如,五年级下册第14课《再见了亲人》一文中提到一位朝鲜大嫂“架着双拐”送别志愿军;六年级上册第26课《月光曲》一文中的盲人姑娘听贝多芬弹奏钢琴曲。

2.女性形象——仁慈、善良的依附型女性

教材课文中对母亲的描述较多,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女性描述很少。从较少量的课文,我们总结出的性别品质中,描述仁慈、善良的居多。例,《唯一的听众》、《女娲补天》、《文成公主进藏》等等。从人物插图中,统计分析发现,不管是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中的女性,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女性更多地从事运动量小,简单的、安静的活动,或在活动中以配角出现。在插图中,剧烈运动的主角永远是男性(男童)占绝对优势。例,四年级下册第24课《麦哨》一文的配图;三年级下册第16课《绝招》的配图;三年级上册第10课《风筝》的配图;五年级下册第11课《宴子使楚》一文练习思考题环节的配图,等等,类似这样的配图在教材中还有很多。

(三)儿童的性别特征

教材中的儿童,与小学生年龄相差不大,其性别品质对小学生的影响较大,其榜样示范性更强。在对男童和女童的性别特征描述上,二者有一定的区别。男性儿童较多地表现出勇敢、正义等特征。例,一年级下册第20课《司马光》、第23课《王二小》;四年级下册第13课《夜莺的歌声》、第14课《小英雄雨来》。女性儿童更多地表现出懂事、乖巧等特征。例,一年级下册第8课《月亮的心愿》;三年级上册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第31课《给予树》。

(四)性别失衡与性别偏见

12册教材中,男性人物出现的次数远远大于女性人物。教材中出现的杰出人物,男性占到92.2%。此外,分析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女性人物在教材中的比例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一至三年级共六册教材中,女性人物共出现462人次,占女性出现总数的67.3%,男性人物共出现511次,占男性出现总数的49.5%。通过分析,我们还得出如下一些性别偏见:家庭中的女性体质比男性一般都较差;能做出更大成就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男性;男性更适合从事复杂且需高智能的工作;男主外、女主内的事业男性、家庭女性观念;男性更适宜表现出优良的人物品质。

(五)性别化特征现象严重

传统的性别家庭文化和性别社会文化的观念在教材中根深蒂固。我们更愿意接受男性女性的性别特征“应该是这样”、“应该是那样”。家庭中男性就是担当型的,女性就应该是全能型的;社会生活视角下的男性应是事业型的,女性应该居于从属地位;男孩儿更能表现正义、勇敢,女孩儿应该是乖巧、懂事的。有“这样”的认识,就会选择“这样”的教育,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固化“这样”的认识。为什么“那样的”、错位的性别特征没有在教材中出现?

三、几点思考

男女性别之分生来具有,而性别认知却是后天培养塑造的。学校教育是人成长发展的教育根基和首要阵地,其对人发展的影响深远。随着女权运动的演化,性别平等的观念逐渐被社会大众所接受,教材编写者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也作了一定的改进。但是,我们还应注意,性别平等不能是教材中男女数量上的形式平等,编写者更应关注教材中被忽视的隐性性别文化,构建出全面、健康、发展的男女性别认知。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教材改进意见:

(一)着力缓解性别失衡,塑造全面的两性人物形象

我们不难得出,教材中所选取的人物,男性居多,男性是作为主要的人物教育材料出现的,教材中的性别失衡现象严重。缓解性别失衡,不是单纯机械地将男女两性人物在教材中达到数量上的相同,而是更要兼顾其教材人物能否全面地反映两性人物的特征、形象。学生通过教材塑造的人物形象,最终能全面地了解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形成正确的性别认识,影响自己表现出适宜的性别行为,避免儿童性别认知偏颇或认知障碍。

因此,在教材课文的选取和人物配图上,一是注意女性人物角色在教材中的比例,二是男女人物的性别特征应该更客观、全面。此外,人物性别的职业角色应与社会实际相符,避免人为的性别偏见。

(二)尊重男女性别差异,塑造发展的两性人物关系

男女性别差异主要有生理差异、心理差异。而性别文化才是决定性别差异的关键。职业角色、性别行为、性别特征等,都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区域性的解释,因此性别文化是可以塑造和培养的。文化是发展变化的,教育的方方面亦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教材人物的选取和其人物附定的性别特征,都要关注文化变迁、关注文化差异,避免出现性别文化认知冲突。一线教师在解读人物形象,厘清人物特征时应以教材人物为主线,多维解读,努力向学生呈现一个与时俱进的性别关系。

(三)丰富男女人物角色,塑造原生态的两性人物内涵

教材选取的人物,一定是要传递某种价值观念和塑造特定的儿童品质,因此,人物是有角色的,是有价值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固然需要经典形象的品质引领,但更需要原生态的人物的影响。关注伟人领袖、科学家等人物的同时,更要关注普世性的性别价值观,为广大的儿童提供发生在身边的典型角色,塑造一个连续的、完整的男性或女性角色,让榜样更具现实意义。同时,教材编写者应有一个小学生视角,还应该关注儿童的天性。

注释:

①史芸,张虹,庞飞.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父母亲角色的比较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4(17)。

参考文献:

[1](美)L.达维逊等著,程志民等译.性别社会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1月版.

[2]史芸,张虹,庞飞.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父母亲角色的比较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4(17).

[3]刘霞.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性别偏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4]史芸,张虹,庞飞.小学语文教科書中父母亲角色的比较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4(17).

作者简介:

王长山(1986—),男,四川广元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小学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