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中的“知二求一法”

2017-05-31 21:29何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半径

何梅

摘要:在运用垂径定理时,添加辅助线的目的是构造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半径,弦心距和弦,而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条边长可以求出第三边,也就是说对于圆中的直径、弦长、弦心距和弓形的高四个量来说,已知任意两个量都可以求出其余的量。

关键词:垂直于弦的直径;半径;弦;弦心距;弓形的高;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垂径定理不仅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的重要依据,而且还为进行圆的计算和作图提供了方法和依据,我们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理解垂径定理的理论基础:教材中通过对一张圆形纸片沿着一条直径对折,直径两侧的两个半圆能够完全重合这一事实,指出:“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然后利用圆的轴对称性探究得出了垂径定理,因此,圆的轴对称性是垂径定理的理论依据。由垂径定理的得出,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通过对垂径定理的教学,对学生渗透类比,转化,数形结合,方程,建模等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猜想,抽象,概括,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识图能力。

垂径定理在具体运用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在垂径定理这类题中为什么添加“半径”这条辅助线的引导应该非常具体,应该做到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一些问题的图形或条件中没有出现“垂直于弦的直径”,而是出现“垂直于弦的半径或圆心到弦的距离”,此时也可以利用垂径定理。在解决圆中有关弦、弧等问题时,若没有给出“垂直于弦的直径或半径、圆心到弦的距离”,通常是过圆心作弦的垂线段或直径、半径,构造出利用垂径定理的条件。

垂径定理告诉我们: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如图1

∵ AB是直径, AB⊥CD

∴CM=DM,AC⌒=AD⌒ =,BC⌒=BD⌒

该定理中出现了以下四个量:直径AB、弦长CD、弦心距OM和弓形的高AM。在用垂径定理解决圆中的计算问题时,其实大部分都是围绕这四个量展开的,而这四个量之间又有如下关系:弦心距与弓形的高的和等于半径,直径的二分之一是半径,若直径垂直于弦,则垂足是弦的中点,连接圆心和弦的一个端点,就会出现直角三角形,而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条边长,可以求出第三边,所以只要已知上述四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一定能求出其余的量,我把它归纳为圆中的“知二求一法”。此时需要把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有机结合起来计算弦长、半径、弦心距、弓形的高等问题,这就需要构造直角三角形(注意该直角三角形一定是由半径,弦心距和弦构成的),在教学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添加辅助线,(1)如果见到弦心距和弦,那么直接连接半径就构成直角三角形(如例1);(2)如果就知道一条弦长的题目,就要把半径和弦心距都做出来,构造直角三角形(如例2);(3)如果只知道弓形的高和弦长,就要把弓形的高延长至圆心,再连接半径构造直角三角形(如例3),下面我以几道例题来展示以上圆中的“知二求一法”:

例1:如图1,已知在⊙O中,弦CD的长为8厘米,圆心O到CD的距离为3厘米,求⊙O的半径。

思路分析:这是已知弦长和弦心距求圆的半径问题。

解:连结OC。过O作OM⊥CD,垂足为M,由垂径定理,得点M是CD的中点,

則CM=BM=0.5CD=4,在Rt⊿COM中,根据勾股定理有OC=5厘米 ∴⊙O的半径为5厘米。

这是已知弦长和弦心距求圆的半径问题。

例2:如图1所示,是一条水平铺设的直径为2米的通水管道横截面,其水面高宽为1.6米,求这条管道中水的最大深度是多少?

思路分析:审题后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该“管道中水的最大深度”的含义,其实转化为数学语言就是指“弓形的高”,那么这道题就是已知半径和弦长求弓形的高的问题。

解:如图,最大深度即为AM的长度,设圆心为O,作OM⊥CD于点M,交⊙O于点A,由垂径定理,得CM=0.5CD=0.8(米)。在Rt⊿COM中,由勾股定理,得OM= 12-0.82=0.6(米)。以AM=OA-OM=1-0.6=0.4(米)。

这是已知弦长和直径求弓形的高的问题。

掌握了以上例题的解题思路,大家对圆中的“知二求一法”应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以说,掌握了该方法,你就可以游刃有余的运用垂径定理了。

猜你喜欢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半径
圆锥曲线“角度式”焦半径公式的应用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
对勾股定理的三点看法
用勾股定理就对了!
圆的切线学习“一卡通”
四种方法确定圆心和半径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时应分清的几个概念
直角三角形初步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