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幼儿的感官进行科学探究

2017-05-31 16:44于卓明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调动感官

于卓明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科学领域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每一个呱呱坠地的孩童从来到 世界的那一时刻起,就以自己小小的身心不断地探索着这个神秘的世界:看到缤纷的颜色会引起注视,拿起酸酸的桔子会啃咬品尝,迈动的小脚会蹒跚前行……他们如可爱的精灵,在慢慢的行动中利用感官探索并获得关于对周围世界的认知。陶行知先生在《活的教育》一文中,阐述“活的教育”理论,生活中的科学奥秘无数,在幼儿园活动的教育中要引导幼儿以自身特殊的感受发现、诠释科学奥秘。

【关键词】调动 感官 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05-01

一、张大幼儿的眼睛——看到中进行科学探究

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永远是多彩的:四季轮回的多彩,天气阴晴的多彩,科技变革的多彩……孩子们会张开他们漂亮无暇的大眼睛来探究这个美丽的世界。一次早操后,孩子们在紫藤架下自由活动,忽然,乐乐跑过来很激动的说:“老师,那边有很多蚂蚁,它们在搬着一个个小小的白白的东西,你快去看看是什么吧!”我知道,那是蚂蚁在搬卵。跟着乐乐走了过去,果然紫藤架的一根柱子下面有一個很小很圆很多土的洞口,蚂蚁们来来回回的忙碌搬着一粒白白的东西。于是,在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观察中,我绘声绘色的给孩子们讲起来:动物能预感空气湿度,当它感觉湿度过大时就会知道要下雨了。下雨之前蚂蚁感受到空气中潮湿,知道天将会下雨,它们平时居住的地方往往会被雨水给淹没,为了不被淹死,就会在蚁王的调动下,带上所有家当,粮食、蚂蚁卵什么的往高处搬家……“生活中到处有科学”,张大幼儿的眼睛,让孩子们在一日生活中随时进行科学探究。

二、打开幼儿的耳朵——听见中进行科学探究

刚出生的婴儿,周围的一点响动都会让他们转动小脑瓜去寻找。大自然中的风雨雷电的响声;生活中各种动物的叫声、机械的撞击声;自己身体发出的声音,关节声、肠鸣声、打嗝声;美妙的歌声、器乐声;马路上各种车辆的鸣笛声……无论是悦音还是噪音,无一不是幼儿的感兴趣的。表演区的乐器,小诊所的听诊器,科学区的传声筒……为幼儿提供了发现、探究声音世界的机会,使幼儿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中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儿歌、谜语,也会让幼儿打开他们的小耳朵,让幼儿在生动的语言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三、张开幼儿的嘴巴——尝试、表达中进行科学探究

小小口腔大世界。小班就可结合教学活动,准备糖、醋、盐、苦瓜等等,让幼儿张开自己的嘴巴,尝试到日常的酸甜苦辣等的滋味,在感官的作用下,深刻体验。随机教育很重要,就班级个别小朋友的龋齿问题,教师抓住机会让幼儿了解龋齿的危害,教育幼儿怎样保护好牙齿,怎样正确刷牙。中班科学活动,认识”动物的角和脚”,在给孩子们观察了动物,并分别介绍了一些动物“角”和“脚”的趣事,让孩子们了解动物的这些特点是和他们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的。然后在做幼儿“操作材料”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辨认都是哪些动物的“角”,为了让孩子们能迅速的认清,教师让孩子们想象,每个动物的“角”看着像什么?展开孩子们想象的空间,并组织孩子们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孩子们积极谈论、发言,在验证的过程中,得到科学的认知。

四、动起幼儿的双手——操作中进行科学探究

幼儿科学知识的获得是在操作材料中实践而得,教师的讲解介绍只让幼儿在记忆中有一点点模糊印象暂时停留,而不能形成真正的经验。在中班主题活动“颜色变变变”中,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调色盘中三原色两两结合的变化、油画棒中彩虹桥的颜色改变、旋转中的彩色陀螺等等,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发现颜色为什么会在变变变,从而感受到科学的乐趣。选择适宜的材料,让幼儿的双手在日常的活动中动起来,才能满足幼儿的好奇感,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发挥幼儿的创作才能。怎么能让“平衡树”平衡,摇动“小辘轳”就能提水,跑动中的“风车”在转动……这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进行科学探究,才能获取科学经验。

总之,幼儿是学习的主动者、探究者,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现象充满了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纲要》中科学目标提出:“教师要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幼儿的多种感官作用,才能让幼儿体验到科学发现的乐趣、科学探究的成功,才能走入到通往科学圣殿的道路!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调动感官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