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MOOC时代电子技术课程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2017-05-31 09:18贺章擎韦琳李红邹玲
计算机教育 2017年5期

贺章擎+韦琳+李红+邹玲

摘 要:后MOOC时代以融合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虚拟现实等多种教学方式为特点,其代表之一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是目前高校广泛研究的课题。针对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需求,文章研究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特点与优势,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混合式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并提出一个五阶段式的混合教学与学习过程模型,最后总结混合式学习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后MOOC时代;混合学习模式;电子技术课程

文章编号:1672-5913(2017)05-0074-05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 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并催生以MOOC为典型代表的、共享的、公平的、高效的在线教育模式,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优质课程资源进行在线学习,传统教育模式与理念正在被逐渐颠覆。虽然MOCC如海啸一般给教育界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是业界对MOOC的评价以及对其发展前景并不乐观,焦点主要集中于在線课程学习模式缺乏生动的课堂效果与积极的面对面教学互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难以维持、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等问题。据统计,虽然一门MOOC课程会吸引来上万甚至十多万的参与者,但MOOC课程的平均完成率只有5%~10%[1]。

2013年7月30日,Malcolm Brown在美国DUCAUSE网站发表的一篇名为“Moving Into the Post-MOOC Era”的博文中指出,后MOOC时代已经来临,MOOC提出的完全在线教学方式必然向着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模拟现实等要素融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2]。能够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势与E-learning教学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的混合学习模式(Blended Learning),可以弥补MOOC的不足,是目前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被广泛研究的教学模式之一。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调查也表明,相对于课堂面对面教学模式与网络化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可以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2013年11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国际在线教育峰会”上,北京展视互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丹表示,在线教育具有人性化、重复性、互动性的特征,混合式学习和翻转课堂是在线教育的未来趋势[3]。

1 混合学习模式中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混合学习模式不仅是网络自主学习和课堂面对面学习的混合,也是教学中各方面元素有效融合,从而形成一个连贯、多方位、多途径的综合教学体系。将多种教学元素混合并顺利实施,必须借助一个完备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该平台既能提供丰富的线下自主学习资源,又能作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课外交流的场所,从而促进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积极开展[4]。

通过对电子技术课程多年的教学成果积累以及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积极探索,笔者认为,该混合式网络教学资源平台(见图1)的建设可以把已建成的电子技术精品课程网站作为基础,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扩充与建设。

(1)充分利用国际上MOOC、国内微课以及资源共享课等电子技术课程及相关课程的最优质资源,作为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巩固的自由学习内容,甚至部分经典资源可以作为课后学习的必修部分,使学生体验到不同国家、不同老师、不同授课方法的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和渠道去获取和完善专业知识,并有足够的课后时间去思考和消化,不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能成为课程理论教学的有力补充。

(2)以电路理论省级资源共享课网站和电子技术校级精品课程网站为基础,提炼课程的主要知识模块和讲授重点,经过整个课程组的精心研讨和规划,将整门课程的讲授内容进行录制,区别以往零散和少量的课程录制,课程的录制应该力求知识模块的完整性、连贯性与相对独立性,并完善与教学视频配套的大纲、讲义、教案等资源,使学生不仅能在课外进行课前重要知识点的预习,并能根据课堂理解程度复习没有掌握的课程内容。

(3)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功能,实现教学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除了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网络平台还集成了任务与作业发布、疑难讨论与解答、作业提交与自动批改、网上考试系统等模块,方便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

(4)关注专业特色,为实践教学服务,集成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在保证课堂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提供课外的实验平台给学生,并实现网上实验信息发布、网上选课、网上预约实验时间、网上提交实验报告、作业网上批改和网上成绩查询等功能,学生既可以多次练习课堂实验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完成一些难度拔高的实验或者进行自主创新性实验的尝试。

基于本项目提出的混合式网络教学资源平台,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进行课程前的预习与课堂后的复习以及再学习,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在重点和难点的讲解上,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通过教学资源平台展示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与课堂相关的内容,还能集中展示和提供更多国内外优秀资源供学生因需选择,体现混合式学习模式中个性化学习的特点,使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的深度得以拓展和加深[5]。另外,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考核和远程实验教学非常方便,能减轻老师负担和高效利用实验室资源。

2 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理论的具体教学过程研究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重点不在于混合哪些事物,而在于如何混合与组织,其目的是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和资源最大化利用。“混合”并不是传统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的简单混合,而是对两种学习形式中各种学习要素进行有机融合,使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并以任何形式完成的各个学习阶段能被有效地组织和连接起来,构成整个学习过程的整体。

基于教学资源学习平台,老师应该深入考虑如何将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理念付诸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笔者提出一个五阶段式的混合教学与学习过程模型,能够将各种教学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合理地组织整个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endprint

第一阶段为课前自我评价与课前准备阶段(见图2)。课前自我评价的方案由授课老师给予引导,以问卷调查或者预测试题等形式进行,学生在教学平台上根据授课老师设定的方案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与本课程学习目标,根据自我评价的结果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与进度,授课老师应该预先根据教学经验与课程特点,并结合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案供学生参考。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开始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包括对课本的预习,通过MOOC的学习为了解课程内容打下基础等等。

第二阶段为课堂授课阶段(见图2)。在学生已经做好相关的课前准备的基础上,老师在课堂讲授上应侧重于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以布置给学生在课外通过教学平台自主学习完成,并留一部分课堂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主要解答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和进行课程讨论。

第三阶段包括在线自主学习和阶段式自我评价过程(见图3)。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之中,在线自主学习是一直持续的过程,教学平台资源必须丰富且能满足不同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需求,学生可以在完成老师要求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扩展和超前学习,并通过教学平台提供的大量习题进行知识巩固和复习。阶段式的自我评价过程主要通过老师设定的单元测试来进行,目的在于让学生实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学习方案与进度,做学习的主人。

第四阶段是课内实践环节与网上自主实践环节(见图3),可以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同步进行。课内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和课程设计,是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网上自主实践环节是利用教学平台提供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系统,远程进行实验预约、实验设备申请、实验操作与练习、提交实验报告等过程,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课程基础实验之外,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提高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的尝试,突破传统实验室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而这也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目的之一。

第五阶段是综合考核阶段(见图4),包括自我考核、过程监考核和试卷考核。传统的考核阶段并不是学习过程,因此不会纳入学习模型中,但是在混合学习模式中,考核是一个随着学习进度深入而同步进行的动态过程,考核和学习过程是紧密关联、相互促进的。为了配合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特点,并能准确和及时进行考核,我们主要采取自我考核、过程监考核和试卷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考核达到和谐统一[6]。

自我考核不仅是自我考察评判出的一个等级,还是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激励与促进自我主动学习的过程,应融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7]。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之前完成课程学习平台上提供的预测试题来进行自我评测,认识自己目前的专业知识水平,從而规划好课前应该预先补充哪些专业知识,以及认识与其他人的差距;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也需要自我考核环节,从而了解知识掌握是否牢固,是否需要课后花费更多的时间通过资源平台进行补习和复习;通过课程结束后的自我考核,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与不足,从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学习。课程结束后,学生会依据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给出一个自我考核的等级,占最后总评成绩的10%。

过程监督考核包括课堂考核、网络在线学习考核和实践环节跟踪考核三个部分,课堂表现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课堂出勤率、随堂作业与课堂讨论等方面[6]。在线学习考核是比较复杂和细致的工作,也是能突出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势的考核方式,主要通过动态跟踪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包括学生在线学习的课程内容覆盖率,在线学习时长、在线作业完成情况、参与讨论情况等。实践环节跟踪考核主要包括对实验以及课程设计的过程考核,重点考查学生实验到课率、调试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办法、报告撰写、课程设计答辩过程等。过程监督考核由授课老师进行统计和评分,其中课堂考核、网络在线学习考核和实践环节跟踪考核分别占最后总评成绩的10%、15%和15%。

试卷考核以最传统的卷面考试形式完成,重在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中的主要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情况。卷面成绩占最后总评成绩的50%。

3 混合式学习模式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从以上对混合式学习模式具体实践方案的描述中不难看出,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开展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次考验和变革,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老师和学生都需要确保课堂外有足够的时间。老师一方面要负责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更新与维护,包括网站的建设与功能规划、各种教学资源的整理与上传、知识模块规划与视频录制、答疑与考核功能规划与实现、资源更新与系统维护等;另一方面还要牺牲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在线作业批改、在线学习监督与管理、参与在线答疑与讨论等工作。学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在线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参与讨论与答疑等环节。

第二,丰富的教学资源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教学资源的内容不只是课本的重复,还应该延伸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方面知识,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既能帮助大部分学生完成基本的课程内容,也能给有余力的同学提供更加广阔和个性化的学习空间;而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录制与后期制作、实时维护与更新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与时间,并要求老师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专业知识储备和高瞻远瞩的眼光[5]。

第三,合理的课程教学计划与认真踏实的实施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关键。即使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平台,但没有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老师将不能有效的组织教学过程,线上和线下教学不能融合和统一,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如果教学计划不能认真踏实的被执行,那么资源将被浪费,教学开展只能流于形式。

本文提出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从2014年开始实施,经过了教学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总结一系列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与好评。

4 结 语

虽然MOOC出现以来饱受争议,但其提出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给目前高校中的课程教学改革带来了思路和灵感,后MOOC时代主要以更加灵活、个性化和具有互动性的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形式为主。本文基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实施方案,以“四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资源平台为基础,以课前自我评价与课前准备、课堂授课、在线自主学习与阶段式自我评价、课内实践与网上自主实践、综合考核的五阶段式学习过程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实践效果证明,本文提出的混合式教学与学习模型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并给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搜狐教育. EdX副总裁: MOOC完成率取决于学生选课初衷[EB/OL]. (2014-04-29)[2016-10-10].http://learning.sohu.com/20140429/n398991372.shtml.

[2] 李红美, 陆国栋, 张剑平. 后MOOC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新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6): 58-67.

[3] 黄德群. 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 2013, 31(3): 64-70.

[4] 蒋翀, 费洪晓. 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 2015(3): 120-125.

[5] 王峥. 基于混合学习的高校信息技术教学探究[J].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2008(33): 117.

[6] 李红, 王春枝, 贺章擎. 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网络课程混合学习模式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4(20): 15-17.

[7] 陈旭. 混合学习模式下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D]. 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8] 徐晓林, 陆虹. 混合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基础”中的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20): 25-28.

(编辑:史志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