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技术在现代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实践分析

2017-06-01 11:35周志广
中华建设 2017年5期
关键词:室内空气建筑节能适应性

周志广

传统建筑技术在现代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实践分析

周志广

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尤为必要。对建筑设计,要求设计者将人、自然与环境等协同起来,注重构建相互间的共荣模式。建筑活动指的是人类意识性地改造自然。所以,建筑行业的设计理念一定要强化建筑节能环保。对传统建筑技术,许多设计理念与技术应用在当前建筑节能设计中。结合传统建筑技术,凸显现代建筑设计良好的实用性与环保性,实现持久发展。

一、传统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问题与自然通风技术及应用问题

1.传统建筑中的气候适应性设计问题

在地质时期发展中,气候适应设计性问题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气候适应性即,无论是建筑建造,还是建筑使用均应与当地建筑气候相适应。气候适应性设计要素涵盖了日照与湿度条件等。结合居住气候条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太阳辐射产生的日照问题。要确保建筑物自然采光与外部热条件,需要合适的采光条件。温度与湿度也影响建筑外部小环境。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要素涵盖了隔热与保温、通风与防风、遮阳与采光等。使用有效通风手段,使室内温度与湿度处在良好的状态,强化室内空气流通;当处在季节变化中,良好的隔热与保温效果可较好地调节温度;完善遮阳与采光技术,可使日常率变高,形成良好的光照强度。

气候适应性的重要体现在经济与文化等背景中,尽管现代建筑技术不断发展,为迎合现代建筑节能设计,最终还是要营造舒适环保的内部环境,以满足大众所需。气候适应性设计能节约建筑能源,获得高品质的建筑环境内部结构。对我国传统建筑而言,气候适应性设计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显著优点。传统建筑通过自然自身结构与布局,实施建筑构建,事实上,现代建筑节能技术不断进步,结合传统建筑特征,一定要强化重要技术优化与创新,带给现代建筑节能设计创造思想。

2.传统建筑的自然通风技术及应用问题

自然通风即借助建筑内外的风力让室内空气流通起来,对对应空气进行通风。自然通风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使有效的被动式制冷成为可能,无需消耗不可再生能源,将潮湿空气带走,强化了室内空气流通。建筑设计时,为实现通气换风,结合室内室外有关自然通风条件。自然通风可将室内空气质量提升到一个较高层级,使生态性发展变成可能,不再过于依赖通风设备,达到现代建筑节能环保设计的目的。对我国传统建筑而言,自然通风表现出三大特性:

①灵活性。传统建筑实践时,我国广阔的地域,产生了各种风格的建筑通风设计。建筑形式体现了机动性与灵活性。

②整体性。我国传统建筑的选址讲究规矩,也就是在布局及空间构成上突出相应的“风水观”。上述规矩从人们实践认知中而来,所以,有一定的全局性与整体性。

③实效性。我国传统建筑多在意实效性,建设民居建筑时,要求建筑技术契合当地气候条件,如此,才能长久保存下来。在传统建筑设计中,建筑结合了自然。建筑通风设计借助风压与热压实施控制。建筑选址时,确保房屋朝向较好。

以控制空间大小的形式对风压大小实施控制,借助控制室内外温度差变化,以此设置热压变化,通过风压与热压交换空气中的气流,进而使自然通风切合建筑自身各要求,形成统一的整体。我国建筑主要空间形式为院落与中庭,需要实施单独分析。院落尺寸不大,也就是天井,有效减小房屋长深度,使室内通风处在良好的状态中。此外,天井还能换气与采光。相对而言,中庭多见于现代建筑中。对建筑通风设计而言,中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现代建筑设计以科学验算形式对房屋进行设计,对通风塔,一般使用自然通风设计方法,便于改善人体舒适度,体现实用性。

二、现代建筑节能设计中传统建筑技术的应用

1.气候适应

适用自然区域气候,这点很重要。建筑设计需要遵循一项重要原则,便是为居住者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同时,人们在寻找节约建筑能源的方法。适应建筑所在区域,这是现代建筑设计担负的职责。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建筑设计针对各区域不同气候状况,均使用了对应的设计方法,适应各区域环境,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各区域气候设计状况要求建筑者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对建筑设计,气候适应要突出人和自然的统一。适应气候的设计方法为节能减排提供了重要手段。建筑设计与自然规律保持统一,注重天地和谐。建筑设计时,无论是位置的选择,还是整体结构设计均体现了这种思想。

2.自然通风

建筑设计要求较好的朝向,设置相应的合理空间,构建有效的建筑体系。对传统建筑,各建筑结构针对不同的通风需求给出了充分的满足,此外,传统建筑设计指导着以后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传统通风使楼层高低差的合理规划变成可能,得到了较高合理性的居住环境设计,设计更自由化,设计了不同的房间大小与布局,获得较高的结构设计自由性。

对气候设计,将自然通风因素考虑在内,搞好对应的防风与保温工作。与自然通风相适应,确保居住环境的温度与舒适度。对传统技术设计,古代社会研究自然通风的方法及提升居住的温度与湿度,借助各技术手段,较好地适应了各通风情况,将太阳辐射与实际通风情况考虑在内,合理规划整体建筑。

在自然通风适应性研究上,多是通过调节室内空气温度与质量来实现发展。室内温度的调节,解决了夏季太热的问题,确保室内居住良好的舒适性。探究自然通风的适应性,节约空调类能源,将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功能需求降至较低。自然通风的适应性研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提升室内空气质量水平非常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研究内容。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较好地使用现代技术及完善传统建筑技术,适应现代社会建筑需求,这是建筑设计师不容回避的问题。相比古代建筑环境,现代建筑环境有所不同,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建筑材料水平也极大提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体房屋建筑的稳固性与抗震性。所以,要获得较高的传统技术的应用水平,便需要和现代建筑技术结合起来,考虑到现代技术的具体需求,较好地凸显传统建筑技术的优点,合理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突出建筑物较高的价值,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结语

在当前社会中,能源短缺让人们变得极为不安,全世界均陷入困扰中,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比较深刻,人们对节约型社会的构建达成了共识,建筑节能也是建筑行业不容回避的问题,施工设计单位将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所以,要求建筑师不断坚持,深入探究建筑节能,创造更辉煌的明天。

(作者单位: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猜你喜欢
室内空气建筑节能适应性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及空调节能浅析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及其建筑节能检测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应用初探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基于ARM的室内空气品质监测与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基于STM32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自适应调节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