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碗烟火

2017-06-01 08:30刘晓伟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16年43期
关键词:擀面人间烟火饭桌

刘晓伟

老爸和老妈都已经六十多岁了,他们是中国标本式的农民。老爸喜欢吃手擀面,面下到锅里才“一滚子”,他就想捞出来吃,原因是这样的面劲道。

为这,老爸和老妈还不时地翻脸。翻脸归翻脸,面还是照样吃。手擀面里往往是一把叫“灰苕”的野菜,然后浇上一些蒜汁。“要得颤,手擀面,还要颤,加点蒜。”当老爸吃得开心到极致时,总会用这句话来概括他的心情。“颤”是方言,意思是爽。这面老爸几乎天天吃,却总吃不腻。老妈也天天做,好像从来不换花样。

我似乎也遗传了老爸的基因,天天吃也吃不腻老妈做的手擀面,也想“颤”,也浇蒜汁,还喜欢再浇一些老许亲手制作的柿子醋。似乎老妈上辈子欠我的,我总是心安理得地端上饭碗就吃,大有一种吃谁喝谁谁喜欢的架势。

小时候,如果老妈的面做得晚了,让我有上学迟到的苗头,我则大怒,理直气壮。老妈则会恩威并施,一定要我把饭吃了,一边给我盛一点儿面条,让我先吃着,一边用两个碗把面条倒来倒去,让面条凉得快一点,现在想来,老妈的身份真是“本末倒置”。可是,在我长大之后,老妈的这种“本末倒置”有增无减。而我,还是那样心安理得。只是对我的孩子,我也开始像老妈这样“本末倒置”起来。

许多作家都对人间烟火进行描述,细说人间况味不过一碗烟火。民以食为天,吃喝在生活中所占的分量实在太大了。咀嚼生活,总是在吃喝之间。

有人在饭局之间经营事业,有人在酒桌上摆平劲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充分说明了一杯酒就能解决的诸多问题。而对于生活,却总是在这一杯酒、一桌饭、一碗烟火之间,使人能悟尽人生百味,让人看穿世间百态。一碗烟火足以使人宠辱不惊,百邪不生,頓悟,然后成熟。生活中,人总是在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之后,又回到这一碗烟火。

于是,家里的饭桌,总是家的圆心。无论我走到哪里,老妈的放着“灰苕”野菜的手擀面永远是家的味道。我人生中的一切大的决定似乎都是在老爸和老妈的饭桌前决定的,上大学是,结婚前前后后的各个环节也是,连孩子起啥名字也是在他们的饭桌前决定的。生活,便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组成,这些事情的缘起和拍板都源于这张饭桌,都定格于这一碗碗人间烟火。吃喝本就是生活,人在吃喝中咀嚼生活,又一次次升华着这一碗烟火。饭桌前,柴米油盐,五谷杂粮,浸泡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大粗瓷碗里,也演绎着人间万象:这一碗烟火写尽了生活百味。

现在人们忙于事业,难与家人共进一餐,远方的父母渴望孩子能回来与他们共进一餐,他们老了,不需要多少钱物,他们需要的,是儿女回家共享一碗人间烟火。他们希望用他们最后的力气,再为儿女擀上一碗手擀面,然后,看着他们心安理得地享用这碗人间烟火。而他们也是如此艰难地用最后的时光,颤抖着双手,挪动着双脚,却又久久不能把这碗人间烟火端到千里之外的孩子手里。

生活本就如此的现实,如此的实际,如此的残缺,如此的骨感。一如很多人只能在梦里尝到母亲做的放着“灰苕”野菜的手擀面一样,家的味道总是在不珍惜时,好像近得触手可及;格外珍惜时,却又逃到远之又远的地方去了。而这一碗烟火五味杂陈,人生况味皆在其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擀面人间烟火饭桌
石林夏木繁 人间烟火香
火锅,最美的人间烟火
饭桌上的故事
诸葛古村的人间烟火
时光深处的手擀面
驻村队里的手擀面
打赢饭桌上的“战争”
奶奶家的饭桌
人间烟火
饭桌上拼出来的代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