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7-06-02 10:04曾瑜皙钟林生
关键词:评价研究回顾旅游资源

曾瑜皙 钟林生

DOI:10.7612/j.issn.10002537.2017.02.001

摘要旅游资源评价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1982—2016年中国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主要结论有:(1)研究阶段可分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平稳增长3个阶段;研究热点可通过核心关键词、热词及高被引文献来反映;(2)评价区域涵盖中国各省,广西、河南、山东、四川等地为案例地密集区;评价对象与资源内涵沿5条主线不断扩展;资源自身价值与开发条件构成评价内容的主体;评价方法以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研究为主流.最后,从旅游资源社会文化价值评价、社区旅游资源价值感知、旅游资源指标监测与动态评价、加强与社会科学的融合等方面进行展望.

关键词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回顾;展望;中国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37(2017)02000110

Retrospects and Prospects on the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China

ZENG Yuxi1,2, ZHONG Linsheng1,2*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Tourism resources evaluation (TRE) is the first step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By combing the literature focusing on TRE published during 1982—2016 in CNKI, we adopt bibliometrics and content analysis approaches to summarize recent studies on this topic. O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research process could be divided into 3 stages: initial, rapid and stabilized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hotspot can be reflected by keywords, hotwords and highcited literature. The evaluation area covers all provinces, concentrated on Guangxi, Henan, Shandong, Sichuan, etc. The connotation of objects are keeping expanding along with the 5 mainstreams. The main parts of the studies mainly consisted of resources selfvalue and exploit conditions and a majority of the mainly evaluation methods was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Finally, we provide fature prosp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cultural viewpoints evaluated based on stakeholders, resources value perception from communities, indicators monitoring and dynamic evaluation and discipline integration.

Key wordstourism resources; evaluation research; retrospect; prospects; China

旅游资源评价是以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旅游资源,取得最优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为目的,对某一项或某一地域内旅游资源价值及开发利用进行可行性评估[1].科学评价旅游资源是合理规划和开发旅游的前提[2],是旅游地开发建设与旅游业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3],评价导向及结果对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20世纪50年代以来,旅游资源评价一直是旅游资源、旅游地理等学科领域关注的内容.国外旅游资源评价在自然风景视觉质量评价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对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价值和貨币价值评价研究明显增多[4],研究技术有3S、虚拟现实及因特网技术等[56],而且,经济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也不断被吸收[78],多学科融合已成为国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创新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产业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而迅速壮大.与此同时,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在吸收国外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在旅游资源分类、美学评价、适宜性评价等方面获得较大进展[9],为国内旅游发展提供了基本价值和发展方向判定,并从理论上说明资源价值的性质、构成和评价标准,奠定了资源价值论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基础地位;旅游发展实践也不断推动其夯实理论基础、创新技术手段、拓展评价视角,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我国自2009年起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在新常态背景下,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同时,随着旅游消费市场转型升级、新型旅游资源价值发掘,旅游资源内涵与外延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旅游资源评价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梳理研究脉络,了解已有研究成果,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对中国旅游资源利用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1982—2016年中国旅游资源评价研究文献,对不同研究视角、方法、观点进行分析与比较,在此基础上总结国内研究成果与不足,提出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方向.

1文献来源与分析步骤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平台,以“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资源+评价”为主题,检索语言为中文,检索日期为2016年7月7日,对1982—2016年间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进行检索与筛选(国内第一篇旅游资源评价相关论文发表于1982年),共获得1388篇文献.文献分析步骤为:首先,运用SPSS 16.0及CITESPACE 4.0.R5软件,从研究文献数量、学科、热点等方面对1388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其次,在1388篇文献中筛选出引用率达1次以上的文献和近3年来引用率较低但关注度高(发表在核心期刊且下载量较大)的文献共599篇,进一步深度分析中国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区域、内容及方法等.

2文献计量分析

2.1发文量变化趋势

从文献发表总量和增长率来看,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论文发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可分为3个阶段:①1982—1998年为缓慢增长阶段,数量和增长率都较低;②1999—2007年为快速增长阶段,文献发表篇数与增长率迅速上升.1990年代末,中国国内旅游起步,旅游产品需求量增加,作为旅游产品“原材料”的旅游资源研究迎来高峰期,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其研究成果相应激增;③2008—2016年为平稳增长阶段,文献发表数量较多,但增长率不高.此时,许多地方已经完成了初期的资源评价与开发,学界形成了较成熟的研究模式.

2.2研究热点

研究热点可通过核心关键词、热词及高被引文献来反映.通过对1982—2016年间关键词出现频率的分析,共形成344个聚类网络,为清晰展示,本文选取“频率达5次以上”的84个关键词,并合并同类项(如将开发策略、开发对策合为“开发对策”),最终建立60个关键词共现网络.图2表示,35年间,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主题集中,热词相关程度较高.其中,“层析分析法、开发条件、生态旅游、定量评价、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等词在这1388篇文献中的总体出现频次较高,此外,“开发对策、评价体系、气候资源、森林公园”等相关研究成果也不少.

设定“1982—2016年”为时间跨度,连接强度选择“余弦”,聚类分析采用“LLR”算法,对每年内出现频次前25位的热词出现频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1982—2016年期间,“层次分析法、开发条件”等研究热词出现频率始终较高;1980—1990年代中期,出现频率集中于“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资源评价”等少量热词;1990年代末起,热词数量进一步增多,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生态旅游、层次分析法、评价体系”等;2007年以后,研究热词的出现频次更加均匀的分布在新旧研究热词中,新词的数量及出现频率均有增加,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养生旅游资源、货币价值等,研究呈现多样化趋势.

国内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的高被引文献载文期刊主要为地理、生态、资源及旅游类期刊(表2),与主要的研究学科视角相一致.森林、水体等生态旅游资源相关研究文献的被引率较高,郭来喜、钟林生、梁修存等人的研究成果被关注度较高.

3研究内容

中国旅游资源评价是在20世纪80 年代应旅游开发需求而发展起来的[10],随着旅游市场和消费需求的转变,评价热点区域、内容及方法等也发生相应变化.

3.1热点区域与资源类型

自20世纪90年代起,省域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增多(图3),研究区域范围已涵盖中国各省域单元(不含港、澳、台).其中,广西、河南、陕西、四川等地一直是关注区域,黑龙江、湖北、安徽等地在2005—2009年间关注度较高,陕西、福建、新疆、山东等地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区域.

对于不同区域,评价研究侧重的旅游资源类型有所不同,同时,特定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对案例地的选择有一定的倾向(图4).从研究区域—资源类型来看,广西、陕西等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较多[1112];湖北、安徽等地的山地森林类的资源评价研究较多[1314];湖北、辽宁的水体类资源评价较多[1516];广西、云南等地是文化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热点区域[1718].从资源类型—研究区域来看,地质类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对贵州喀斯特地貌[19]、广东丹霞地貌[20]的关注度较高;古村落、古城及乡村类旅游资源评价集中于江西、陕西等地[2122];气候、休闲养生及遗址遗迹等旅游资源评价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偏好倾向,在各省的分布较为均匀.

3.2评价对象与资源内涵

随着旅游市场需求转变及新兴旅游资源的发掘,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对象及资源内涵沿地域类型、空间尺度、资源性质、功能、区位及地理环境5条主线不断外延(图5),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呈现出一定的特征(表2).

3.3旅游资源价值与开发条件

旅游资源自身价值与旅游开发条件是评价内容的主体.在市场需求导向下,旅游资源评价更关注资源对市场的“吸引价值”,而吸引价值受交通区位条件、地理环境等开发条件的显著影响[63],开发条件的改善促使旅游资源的观赏、文化、科考、休憩等价值逐渐凸显并得以实现[64],同时,旅游开发条件因旅游资源价值的发掘而不断提升.

旅游自身价值主要包括观赏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休闲度假价值[65]等.(1)观赏价值.运用审美理论对旅游资源规模、形态、色彩、空间层次感等观赏特性进行评价,形成了专家、心理物理、认知、经验学派等4大学派[66].长期以来,专家学派在中国相关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近年来,旅游者角度的景觀美学质量研究渐增[67].(2)文化价值.文化是旅游的灵魂[68],文化独特性、多样性、原真性及历史意义等是主要评价内容.研究涵盖了民族[55]、民俗[53]、宗教[69]、历史[70]及红色文化[71]等,还有针对特色文化如贵州稻田养鱼文化[27]、陪都文化[72]、茶文化[73]等的专项研究.(3)科学价值.旅游资源科学价值是发挥旅游增知益智功能的基础[74],主要体现在科学考察、科普教育等方面,以地质地貌[20,56]、湿地[75]、生物[76]、古人类活动遗址[77]等旅游资源的科学价值探讨为主.(4)休闲度假价值.近年来,“度假旅游”成为 中国旅游市场偏好和旅游资源利用方式的主要转向,相关研究成果也相应增多.度假旅游对环境质量重视度高,因此,相关评价主要关注大气环境、生物环境、水环境等自然环境及旅游设施、服务等,研究空间类型涉及海滨[16]、城市[58]、山地[59,78]、森林[79]及综合度假区[80]等.

开发条件评价研究内容主要有:(1)区位与市场条件,可达性及空间分布是影响资源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相邻两地的旅游资源根据差异性大小形成互代或互补关系;距离客源地较近的旅游资源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81].(2)设施与服务条件,主要评价内容包括设施便利性、从业人员素质、旅游管理服务[59]等.(3)旅游环境背景,主要评价内容有:①景观组合.涉及景观空间、类型组合等.景观组合不理想,则风景区内容单调;景观组合良好,不同时期的文化、宗教、艺术、民族风情景观交叉融合,能同时体现自然美景与文化意韵[78].②环境舒适度.涉及海水海滩质量、气候条件、大气状况、水量水质、植被覆盖率、保健效果等自然环境质量[82]及文化特征、文化素养等人文环境质量;③生态承受力.旅游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性质、程度与旅游地生态承受能力有关[83],自然生态承受力评价涉及自然资源与环境对旅游开发的承载能力、安全性、自然灾害风险等[84];人文生态承受力评价涉及社会经济条件、社区居民的旅游开发态度、当地文化的包容度等.(4)政策条件,评价内容围绕政府对旅游的开发态度、投资力度、开发能力[85]等.(5)资源转化适宜性.旅游资源要素对于开展各类旅游活动的适宜程度不同,某些专项旅游活动如登山、滑雪、游泳等对旅游资源特定要素具有严格要求,形成了较成熟的技术性评估标准, 中国学者运用国家、国际相关标准对登山健身步道[86]、滨海沙滩[87]、滑雪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88].近年来,还出现针对自驾车、探险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适宜性的研究[48,50].

3.4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已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旅游资源评价技术体系,评价方法从以早期的定性经验评价为主转向以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研究为主流,并不断丰富完善(图6).

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外学界将聚类分析、灰色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单独或联合运用于旅游资源评价,建立了AHP模糊评价、模糊聚类、灰色层次评价等模型.定性方法能从总体把握旅游资源的特征,但主观性强、随意性较大;定量评价方法能将资源评价要素分层处理,评价结果更为清晰、客观,但由于计算过程繁琐、缺乏类型特征数值的采集而难以在实践中推广,其指标选择及确权的主观性也难以避免.因此,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成为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主要发展方向.定性评价框架以“336评价”、SWOT分析法为主,定量评价法多为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的结合运用,模糊聚类评价法、多层次灰色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等也运用较广.各评价方法应用对象及优缺点见表3.

4述评与展望

中国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经历了30余年发展,学界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评价研究模式,其中定量评价研究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指标数据的量化处理为重点[2],定性评价研究以资源的描述性评价和发展思路建议为主要内容.而且研究区域已涵盖各省域单元,热点区域及其资源类型的研究具有时代特征;旅游市场需求转变及新兴旅游资源发掘促使相关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不断更新[101]——评价对象与资源内涵由景点景区外化至目的地全域,旅游开发条件与旅游资源价值互促并进;同时,评价方法与技术的丰富、完善进一步增强了评价结论的可信度与指导意义——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人工神经网络等理论模型与地域契合度逐渐增强,3S等技术手段应用不断增多[102].但由于旅游相关学科领域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而实践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在我国仍有许多待加强之处,主要有:(1)相对于美学、科考价值等,社会文化价值评价仍缺乏理论支撑和技术手段;(2)对旅游者、当地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考虑较少[103],没有深入分析游客感知、意愿、行为决策等因素对旅游资源评价的重要程度;(3)不同旅游发展阶段、旅游活动影响下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潜力变化研究较少,缺乏对旅游活动管理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资源动态评价研究;(4)较少与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致使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稍显不足[4].

鉴于上述研究不足,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研究:

(1)旅游资源社会文化价值评价.运用效用价值理论,构建基于旅游者、社区、旅游经营者、旅游管理者等利益相关主体的社会文化价值评价体系,以大量统计数据调查为基础,结合专家意见法,建立资源类型、结构等属性与利益相关者需求满足程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实现旅游资源社会文化价值的定量综合评价.

(2)社区旅游资源价值感知研究.社区的旅游资源价值感知存在内部非一致性,体现为价值量感知、价值感知空间等[104].对社区多群体价值进行叠加分析,分析其旅游资源利用选择对于其他利用方式或人群的抑制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从社区角度为旅游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3)旅游资源指标监测与动态评价.识别对旅游系统发展目标具有重大影响的旅游资源关键指标,建立包含大规模资源状态监测体系(以高斯大地坐标系为基准的系统性网状抽样监测样地体系)、典型资源固定观测样地强化监测体系的两层监测体系,对不同旅游發展阶段的资源状态进行动态评价.

(4)加强与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融合.借鉴经济学前沿理论进行旅游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相关研究,促进环境行为心理学理论、方法在旅游资源感知价值评价中的运用,研究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交关系等对旅游资源评价的影响,拓展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视角,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邢道隆,王玫.关于旅游资源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J].旅游学刊,1987,2(3):3439.

[2]黄震方,袁林旺,黄燕,等.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以江苏海滨为例[J].生态学报,2008,28(4):16551662.

[3]尹泽生,宋关福.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基本原理[J].旅游学刊,1995,10(5):3942,61.

[4]梁修存,丁登山.国外旅游资源评价研究進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253260.

[5]SCHROEDER H W. Visual impact of hillside development: comparison of measurements derived from aerial and groundlevel photographs[J]. Lands Urban Plan, 1988,15(1):119126.

[6]LANGE E. Integration of computerized visual simulation and visual assessment in environmental planning[J]. Lands Urban Plan, 1994,30(1):99112.

[7]PRISKIN J. Assess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for naturebased tourism: the case of the central coast region of western Australia[J].Tour Manag, 2001,22(6):637648.

[8]WANG X, LI X, ZHEN F, et al. How smart is your tourist attraction?: Measuring tourist preferences of smart tourism attractions via a FCEMAHP and IPA approach[J].Tour Manag, 2016,54:309320.

[9]石垚,张微,任景明,等.生态敏感区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及生态制图方法[J].生态学报,2015,35(23):78877898.

[10]陆林.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及其分级——以皖南地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保护,1990,6(4):224227.

[11]汪宇明.广西桂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J].人文地理,2001,16(6):5356,80.

[12]张景群,王谊,王金照,等.陕南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Ⅱ)——陕南发展生态旅游的经济地位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4):180183,188.

[13]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经济效益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J].人文地理,1995,10(2):3036.

[14]杨效忠,张捷,乌铁红.跨界旅游区的组织网络结构与合作模型——以大别山天堂寨为例[J].地理学报,2009,64(8):978988.

[15]朱竑,胡丽芳,保继刚.三峡旅游空间拓展影响下湖北恩施旅游业发展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1):112116.

[16]李悦铮.辽宁沿海地区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0,15(1):4650.

[17]王筱春,赵世林.云南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99102.

[18]郭立新.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9698.

[19]杨明德,祝安.锥状喀斯特区溶洞景观特征及其旅游资源评价[J].中国岩溶,2004,32(2):1722.

[20]黄瑞红,唐明晖.丹霞山丹霞地貌旅游资源模糊综合评价[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5(2):129132.

[21]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J].地理研究,2007,26(3):616624.

[22]杜忠潮,李磊,金萍.陕西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综合性定量评价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6267.

[23]辛建荣.长江三峡地区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展望[J].旅游学刊,1991,6(2):5859.

[24]赵立军,李江风.湖北石首天鹅洲湿地旅游资源综合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2):141143.

[25]吴冰,马耀峰.古村落旅游资源评价与保护研究——以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121124.

[26]刘纯.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城市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研究[J].旅游科学,2003,(4):1518.

[27]孙业红,闵庆文,成升魁,等.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时空适宜性评价——以贵州从江“稻田养鱼”为例[J].资源科学,2009,31(6):942949.

[28]吴晶,马耀峰,高军.基于游客感知的古都类城市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2):186191.

[29]钱佳,汪德根,牛玉.城市创意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空间分异——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4,34(9):172178.

[30]董皓.大都市边缘区旅游产业链动态演化研究——以西安临潼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9):188192.

[31]赵建.鲁中南地区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的初步评价[J].中国岩溶,1988,7(2):139146.

[32]万绪才,丁登山,汤家法.安徽省山地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与开发[J].山地研究,1998,16(4):291296.

[33]苏文才.安徽寿县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构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5):8991.

[34]岳亮,余小川,景小元.山西运城旅游資源评价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7(4):6167.

[35]唐明达.新疆丝绸之路(新)北道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设想[J].干旱区地理,1990,13(3):5764.

[36]戴尔阜,蔡运龙,祁黄雄.旅游风景区资源评价与开发——以长江三峡黄牛岩生态旅游风景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1,21(6):753761.

[37]陶伟,郭来喜.宁夏旅游资源及其功能分区评价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16(1):5457.

[38]齐德利,李加林,葛云健,等.沿海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及尺度研究——以江苏沿海为例 [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4):508518.

[39]宋玉祥,崔丽娟,张毅.内蒙古兴安盟旅游资源评价[J].地理科学,1997,17(2):169175.

[40]王晓玲,马先娜,袁宁,等.基于AHP法的旅游资源评价及保护性开发研究——以武当山世界遗产地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10):938940.

[41]黄茂祝,胡海清,张杰,等.伊春林区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1):21632169,

[42]俞孔坚.观光旅游资源美学评价信息方法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9,5(4):2440.

[43]赵仁昌,雷林,陈福葆.青城山旅游资源美感环境质量评价[J].四川环境,1996,15(3):5357.

[44]顾涛,陆元兆,杨永亮,等.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评价[J].体育学刊,2002,9(3):4951.

[45]蒋晓伟,冯立梅,杨达源,等.庐山旅游气候资源优势评价及深度开发[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2(3):233236.

[46]田勇,刘明光.江西佛教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J].江西社会科学,1999,(4):3135.

[47]黄震方,祝晔,袁林旺,等.休闲旅游资源的内涵、分类与评价——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1,30(9):15431553.

[48]宋增文,钟林生.三江源地区探险旅游资源——产品转化适宜性的ATOS途径[J].资源科学,2009,31(11):18321839.

[49]陶卓民,林妙花,沙润.科技旅游资源分类及价值评价[J].地理研究,2009,28(2):524535.

[50]王灵恩,成升魁,钟林生.旅游资源自驾车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以伊春市为例[J].人文地理,2012,(2):134139.

[51]何晓东.左江风景区旅游资源特征评价及开发构想[J].经济地理,1992,12(4):8183.

[52]马剑英,王刚,任珺,等.兰州地区森林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模型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3,12(1):99103.

[53]张捷.区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研究——九寨沟藏族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比较研究之二[J].人文地理,1998,13(1):5962.

[54]苗红,张敏.基于GIS缓冲区分析的西北民族地区“非遗”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4):179186.

[55]吴正光.对贵州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其特点的认识[J].旅游学刊,1990,5(2):3234.

[56]陈传康.大连金州金石滩地学旅游资源景观美学评价与开发研究[J].地理研究,1991,10(1):7379.

[57]方龙龙,刘际松.浙江普陀朱家尖海岛旅游气候资源的分析和评价[J].浙江气象科技,1988,9(2):3842.

[58]蒋勇军,况明生,齐代华,等.基于GIS的重庆市旅游资源评价、分析与规划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1):3846.

[59]石长波,王玉.基于AHM改进模型的黑龙江山地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战略设计[J].旅游学刊,2009,24(2):6469.

[60]姚玲玲,郭建平,吴甫成.湘西凤凰县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29(1):100104.

[61]游长江,侯佩旭,邓灿芳,等.西沙群岛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J].资源科学2015,37(8):16091620.

[62]钟林生,张生瑞,时雨晴,等.中国陆地边境县域旅游资源特征评价及其开发策略[J].资源科学,2014,36(6):11171124.

[63]左冰,保继刚.旅游吸引物权再考察[J].旅游学刊,2016,31(7):1323.

[64]张凌云.市场评价:旅游资源新的价值观——兼论旅游资源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旅游学刊,1999,14(2):4752.

[65]张捷.区域民俗文化的旅游资源的类型及旅游业价值研究——九寨沟藏族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比较研究之一[J].人文地理,1997,(3):2428.

[66]王建军.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问题的新思考[J].旅游学刊,2005,20(6):78.

[67]程乾,付俊.基于游客感知的古村落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2):329333.

[68]石培华.构建国家旅游创新体系,加快推进中国旅游4.0战略[J].旅游学刊,2015,30(11):1314.

[69]黄金刚,杨桂华.影响晚清西方来华传教士宗教旅游的因素分析[J].人文地理,2007,(5):114117.

[70]刘志刚.晚明士大夫与旅游资源评价[J].社会科学家,2009,(9):8891.

[71]尹晓颖,朱竑,甘萌雨.红色旅游产品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5,(2):3437,76.

[72]杨晓霞,陈国生.重庆陪都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1997,17(3):7275.

[73]冯卫英,朱世桂,黎星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以江苏宜兴阳羡茶文化博览园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127134.

[74]DALE C, ROBINSON N. The theming of tourism education: a threedomain approach[J]. Int J Contem Hospit Manag, 2001,13(1): 3035.

[75]王霄,黄震方,袁林旺,等.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5):830834.

[76]徐颂军.广东罗浮山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的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1):95100.

[77]刘思敏.“奇石画布”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5,20(4):3742.

[78]黄静波.郴州市水体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5):745748.

[79]钟林生,吴楚材,肖笃宁.森林旅游资源评价中的空气负离子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8,17(6):5761.

[80]杨振之.论度假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J].旅游学刊,2005,20(6):3034.

[81]邓俊国,李加林,王占利,等.旅游资源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探讨——以河北省涞源县为例[J].资源科学,2004,26(1):7682.

[82]王国新,钱莉莉,陈韬,等.旅游环境舒适度评价及其时空分异——以杭州西湖为例[J].生态学报,2015,35(7):22062216.

[83]钟林生,肖笃宁,赵士洞.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1):7277.

[84]周秋文,方海川,苏维词.基于GIS和神经网络的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J].资源科学,2010,32(12):23842390.

[85]钟林生,王婧,唐承财.西藏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与开发策略[J].资源科学,2009,31(11):18481855.

[86]丁洪建,贺剑.基于3S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规划技术研究——以北京昌平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规划为例[J].中国园林,2015(9):7074.

[87]李亨健,李广雪,丁咚,等.山东半岛重要旅游滨海沙滩的质量评估[J].旅游纵览,2016,(1):117184.

[88]陈文婷,韩春鲜,董琳.新疆滑雪旅游资源评价及市场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3(6):192195.

[89]李伟,陈丽华,赵欣,等.安家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159162.

[90]薛亮,苏惠敏.陕西区域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分析与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7):3034.

[91]肖星,刘睿文,杜莉,等.县域旅游资源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改良模型的应用研究——以海南省琼海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5,25(6):898903.

[92]谢贤政,马中.应用旅行费用法评估黄山风景区游憩价值[J].资源科学,2006,28(3):128136.

[93]刘亚萍,潘晓芳,钟秋平,等.生态旅游區自然环境的游憩价值——运用条件价值评价法和旅行费用法对武陵源风景区进行实证分析[J].生态学报,2006,26(11):37653774.

[94]汪侠,顾朝林,刘晋媛,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多层次灰色方法——以老子山风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7,26(3):625635.

[95]吕建树,刘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J].湿地科学,2010,8(4):339346.

[96]许丽忠,张江山,王菲凤,等.熵权多目的地TCM模型及其在游憩资源旅游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以武夷山景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1):2836.

[97]周彬,钟林生,陈田,等.黑龙江省中俄界江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对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10):203208.

[98]王晓龙,刘笑明,李同升.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在旅游观光农业空间分区中的应用——以西安市为例的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25(4):613.

[99]李秋,仲桂清.环渤海地区旅游气候资源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2):149153.

[100]曹伟宏,何元庆,李宗省,等.丽江旅游气候舒适度与年内客流量变化相关性分析[J].地理科学,2012,32(12):14591464.

[101]刘昌雪,汪德根.城市创意旅游资源空间效应及发展模式——以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6,35(5):977991.

[102]黄潇婷.国内基于GIS技术的旅游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4):7999.

[103]胡宪洋,保继刚.乡村旅游景观特质网络演进的蒋巷村案例[J].地理研究,2016,35(8):15611575.

[104]黄燕,赵振斌,张铖,等.旅游社区价值空间构成与人群差异[J].旅游学刊,2016,31(9):8090.

(编辑HWJ)

猜你喜欢
评价研究回顾旅游资源
建筑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城市可持续交通行为研究述评
贴近实践贴近学生创新方法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经济型苏州古城旅游产品策划初探
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