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流行音乐发展

2017-06-02 18:23杨和平吴远华
音乐探索 2017年2期
关键词:发展历史

杨和平+吴远华

摘要:中国流行音乐始于20世纪20、3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在历史的特殊时期国家着重发展物质文明,迫使文化艺术中的流行音乐发展一度搁浅。直到上世纪7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流行音乐的发展开始迎来新的春天。站在历史的节点,回顾流行音乐的发展征程、着眼于流行音乐当下社会发展境遇、展望流行音乐未来走向,期望能为流行音乐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镜。

关键词: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史;现状特征;历史反思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样式,隶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从流行音乐的“流行”概念来看,流行音乐必然是和时代相契合、能够反映时代气息的一种音乐形式。基于此,流行音乐的发展必然受到所处社会政治环境的左右、经济发展的约束、历史文化的影响等。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流行音乐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它通过音乐旋律与歌词的配合,将语言表达所固有的简明意了与音乐自身所具有的达情性相结合,使表达“事件”的真实性融合艺术性,折射出欣赏者的情感与心声。当今,在人们追求经济物欲的道路上,流行音乐难免有一些违背自身宗旨的作品出现;但从流行音乐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看,整体的走向以及所取得的成果还是让人欣喜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流行音乐正面临着彷徨中前进、寻根中蜕变的新机遇。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到,中国的流行音乐大发展之路任重道远,包括流行音乐的创作、表演、制作、传播、教育以及流行音乐的商业性与艺术化等等方面。

一、概念与争鸣

(一)起源与界定

流行音乐最初起源于美国黑人的民间音乐。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迫于社会环境的压力,一些具有歌唱表演艺术的黑人开始以唱歌表演赚取生活。黑人音乐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为流行音乐,由于独特的审美视听,丰富的表现内容,它在社会中的欣赏人群逐渐增多而流传开来。

苏联《音乐百科词典》(1990年版)说,流行音乐是带有商业性质的音乐,以消遣娱乐为其任务,属于“工业”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哈佛音乐词典》认为,流行音乐与民间音乐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再局限于民族音乐某一区域或者说某一种族。《剑桥音乐指南》认为,流行音乐中含有建立在民间音乐中新的创作。《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记载,通俗音乐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流行音乐。金兆钧的《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认为:“在很多人那里,它是一种亲切的声音,是一种新的生活的暗示,是一种新颖的,与生命律动合拍的节奏。它就是今天被我们称作:‘流行音乐。”曾遂今《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则说:“凡是音乐的内容吻合着一定历史时期绝大多数群众的心理需求,曲调流畅简洁并富有民族特色,并易于被社会大众接受和广泛传播的音乐就是大众音乐(流行音乐)。”孙蕤在《中国流行音乐简史(1917-1970)》指出:“中国的流行音乐是东西方音乐文化相触合的结果,是现代工业及现代信息社会的产物,其音乐素材极具生活化,是都市亚文化生活的典型体现,其创作形式琅琅上口,演唱方式通俗易懂。”胡妙德在《流行音乐的界定》中说:“它(流行音乐)是相对于严肃音乐的一个音乐种类,是介乎民间音乐与艺术音乐之间的具有群众性、通俗性、娱乐性的音乐。”刘可欣的《流行音乐研究》则认为:“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只能特指在现代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音乐形式,是大众文化(popular cuhure)的组成部分,为当代社会大多数的成员提供了精神娱乐的音乐形式”。

(二)争鸣

在流行音乐概念的争鸣中,不同的人群思考的角度不一,对其概念的界定也各异。在国内,有人将“通俗音乐”等同于“流行音乐”,这种看法是失之偏颇的。从流行音乐词语中的“流行”字面意思理解,首先流行音乐是在一个历史时期具有一定影响的一种音乐文化现象;其次,取辩证的角度看,“通俗”的音乐不一定会“流行”,而“流行”的音乐也不一定是“通俗”的;另外,从文化的角度说,通俗音乐和流行音乐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通俗音乐不仅仅是含有流行音乐,也含有民间音乐的成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流行音乐便是在群众中较为流行的音乐,诚然流行音乐具有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和传播快的特点,但若将这种定义去衡量流行音乐的话,那么《义勇军进行曲》《国际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属不属于流行音乐?按照这种思路推理,有些歌曲明明是流行音乐,但由于创作的内涵以及商业性不足,没有在人群中流傳开来,那么这种音乐又属不属于流行音乐?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流行音乐就是在酒吧、歌舞厅、夜总会等娱乐场所表演的歌曲。不可否认,流行歌曲在刚刚兴起之时的确是在这些场所孕育与表演,但是在历史与科技的进步中,流行音乐的表演场所和用途已经不仅仅是这些地方,它广泛地涉及到了唱片、录音、录像、电视、电影、广播等领域。现如今的很多流行音乐都是来自电视剧、电影的插曲或者是片头、片尾曲,从这个角度而言,将流行音乐界定于某一表演场所的行为也不合适。还有人认为,流行音乐是那些内容低俗、情调庸俗、语调缠绵、表演娇腻、令人轻狂、让人迷惘等类型音乐的代称,就是“靡靡之音”或者是“黄色音乐”的代称。这令人回想到流行音乐在中国刚刚起步之时,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人面桃花》等歌曲在那个历史时期也被称之为黄色歌曲,但是历史的车轮行进至今,我们看到这一时期的流行音乐在表达上还是含蓄的。因此,对流行音乐的界定不能按照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标准去衡量。在社会市场资本化的运作下,各种思想潮流问的交锋呈现出矛盾的复杂化,在流行音乐中出现不同的价值观念,创作出来的流行音乐作品良莠不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因谴责和抗议不健康的流行音乐内容而否定流行音乐的全部也是不合理的。

就现状而言,流行音乐的争鸣在各个领域不断闪现,如流行音乐的学校教育、社会功用、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契合、与宗教音乐的互惠、版权保护、社会导向、文化消费、研究方法方面等领域的争鸣,给流行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因此,流行音乐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文化:在一段时期较为流行的,充分搭载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新式传播媒介的途径,在题材上创作出贴近人民生活、通俗易懂的音乐艺术形式;其特点具有时代性与时尚性、娱乐性与达情性、明了性与真切性。这种音乐形式易使人民大众参与其中进行创作和表演,同时也为人们所喜爱,是集娱乐性和商品性于一身的音乐艺术形式。

二、历史与发展

在西方,美国是世界上流行音乐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流行音乐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当下,世界各国的流行音乐基本上都是在美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基础上而来,受到美国流行歌曲元素的很大影响。因此,掌握美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史对于了解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流行音乐的风格主要是以黑人的布鲁斯音乐、白人的“叮砰巷”音乐、乡村音乐和爵士音乐为主,这些音乐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流行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70年代,迪斯科在北欧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拉丁音乐也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不同风格的流行音乐之间相互嫁接、融合、渗透,使流行音乐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局面。80年代以后,西方流行音乐在表演艺术性和商业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流行音乐之间的界限也很难有明确的界定,这种融会使流行音乐的未来发展更加自由和宽泛。

中国流行音乐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过辉煌的经历,也有过尴尬的遭遇,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一是20年代到40年代发轫期,从以黎锦晖先生为代表的流行音乐人在上海创作了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开始,到14年抗战时期流行音乐达到一个相对鼎盛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著名的流行音乐家有白虹、周璇、白光、姚莉等,直到40年代末,中国流行音乐迎来了第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但由于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原因,这一时期很多的流行音乐被蒙上了“靡靡之音”“黄色音乐”的面纱,造成了后人对流行音乐心理上的阴影。二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批流行音乐人对国内发展形势不清,很多从上海南迁到了香港,给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留下了近30年的历史空白。但是就流行音乐的创作风格、创作特色而言,还基本上保持着“上海时期”流行音乐轻柔曼妙的特色,这一时期的流行音乐表演艺术家有刘韵、葛兰、张露等。三是在60年代,香港流行音乐开始逐渐衰退,台湾流行音乐日渐崛起,台湾歌星取代了香港歌星的位置,像姚苏蓉一首《今天不回家》风靡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这一时期邓丽君、青山等人成为华语歌坛的重要支撑力量。四是70年代中期,台湾的民歌运动和香港的“粤语”歌曲创作逐渐兴起,他们摆脱了“上海时期”流行音乐发展的阴影,各自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年轻人纷纷拿起吉他,唱自己的原创歌曲。五是80年代初期,受港澳台的影响,流行音乐开始复苏发展,流行歌曲的运作程序和生产方式也逐渐的成熟,内地的流行音乐迎来了新的春天,相继出现了毛阿敏、韦唯等歌星。六是在90年代,海峽两岸暨香港、澳门的流行音乐发展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中国流行音乐进入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七是21世纪以来,中国流行音乐开始全面和世界接轨,各地区之间已经很难再划定明显的界限,中国流行歌曲的风格基本上是统一的状态。同时,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进军海外流行歌坛,逐渐成为世界流行歌坛的重要力量。

三、现状与问题

伴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流行音乐的发展逐渐进入一个能够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独自运行的相对稳定历史时期。但是,事物总是在曲折迂回与盘旋中发展的,流行音乐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目前,流行音乐创作队伍的人数较之以前大幅增长,创作质量也有很大提高,涉及的音乐风格不再是单一的、乏味的,涉及的领域也得到不断的拓展。尤其是最近几年,有一部分流行音乐人开始注重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文化元素的融合,创作出了一批耐人寻味、意境隽永的经典流行音乐作品。在周边地区和国家的歌手,像港澳台、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等来内地的演出、交流中,中国流行音乐吸收了很多优秀的音乐表演和创作思维。在科技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参与下,流行音乐的传播更加快捷;在选秀娱乐节目与影视传播媒介的冲击之下,流行音乐的创作、改编和表演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着观赏者,使受众群体日益增加。学校音乐教育的普及,给流行音乐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加广阔的时空环境,国家文化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支持,社会流行音乐欣赏消费群体的增加,为流行音乐的创作提供了物力和财力的支撑。这些优势都为流行音乐在中国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流行音乐在当下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过分追求娱乐化、创作与表演的低俗化、造星的功利化、模式发展固定化,等等。

这些问题当然有很多社会原因,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创作的角度看,流行音乐创作群体无外乎有两种,一是专业的音乐作曲家,二是业余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专业作曲家创作的作品无法满足其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不得不将经济生活纳入到其创作的因素之中,外在的物质环境因素驱使这一创作群体无法进行展示真实的自我审美情趣的音乐创作。而非专业性质的流行音乐创作群体创作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够满足社会对发展的诉求,这就导致了一种怪异的现象:很大一部分网络中红火的歌手不具备专业的功底,创作的流行歌曲歌词粗俗低劣、旋律怪异。此外,网络中流行音乐的题材较单一,多是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其他类型的题材创作十分稀少,这其中可以看出当下的流行音乐创作思维的单一性和功利性等问题。从源头上讲,这并不是创作者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受众群体导致的创作低俗和单一化。面对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如何在流行音乐的发展中进一步提高流行音乐的大众审美视听、创作的质量、以及创作者和受众群体的素质,是当下一个历史时期值得深思的问题。

近几年来,大量的音乐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尤其是2012年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一经播出就引发了巨大的收视狂潮。此节目影响力巨大、感染力至深、娱乐性极强、群众性极广,引起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连连好评。与以往的音乐选秀节目相比,《中国好声音》在制作过程中采用盲选形式,仅凭音质来决定选手的去留,与家庭、外貌、师承、学历、民族等因素无关。这种崭新的选秀赛制摒弃了外因的困扰,给沉寂的中国歌坛和沉闷的电视荧屏注入了新鲜活力、点燃了一支航灯、树立了一座丰碑、举起了一面旗帜,不仅在浙江更是在全国范围内,为广大电视观众带来了一份丰盛的音乐文化大餐。“它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改革大潮激起的音乐浪花,是开放政策和全民族思想解放的结果;它是新时代人们追新求变的普遍心理状态的反映,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果。”与此同时,全国众多电视节目掀起了新一轮的流行音乐选秀节目的热潮,像东方卫视的《中国梦之声》、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快乐男声》《快乐女声》、《中国最强音》、央视的《中国好歌曲》《梦想星搭档》、北京卫视《最美和声》、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安徽卫视的《我为歌狂》、广西卫视的《一生所爱·大地飞歌》等等。这些节目巧构心思,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使流行音乐选秀节目焕发了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传播。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选秀娱乐节目影响周期极其有限,有些节目在获得观众认可的情况下,依然摆脱不了经济因素的控制;此外,看似公平的比赛与不断爆出的丑闻使观众的内心对节目公正性大打折扣,选秀节目推出来的流行音乐新星被爆出的各种不良嗜好以及违法乱纪行为,使人们对流行音乐表演艺人的评价不高。这些节目很大程度上是给追求流行音乐、爱好流行音乐的人提供一个平台,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对流行歌曲、流行音乐理解与演绎的途径,使他们的音乐梦想能够更加接近现实,但比赛中各位专家老师和观众投票参与所得出的结果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公正。

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可能会发现,某些没有取得较好名次的歌手所表演的歌曲流露出真实的情感,与群众进发的感情相契合,反而令人常听不腻、久唱不衰。这就启示我们,音乐娱乐选秀节目不论是通过何种的节目制作、故事编排和特效呈现,或者说不论歌曲的体裁、题材和演唱方式,其演唱能够满足欣赏人群的审美需求和听觉享受才是亘古长久的生存之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行音乐的商品性凸显。现在,我们对流行音乐发展存在的疑问与质疑在于其经济化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其蕴含的商品性成分,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流行音乐本身的社会价值不能更好地阐释和呈现。但反过来说,流行音乐不得不更多地靠拢其商品这一属性。流行音乐的创作需要费用,演员的表演需要开支,策划、场地的租赁都需要经费,音响录制、乐队伴奏、灯光舞台、演出服装等,都需要经费支持。因此,没有经费支持的流行音乐创作很难产生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没有费用支持的流行音乐很难完美的呈现在观众面前,没有经费支持的流行音乐表演也很难吸引欣赏者。可以说,流行音乐的发展与其经济效益的配合以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之间都是相互支撑的,缺少了哪一部分对其发展都不利。流行音乐的商品性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动力支持。正如杨和平所说:“商业性的创作或许真能给流行歌曲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刺激流行歌曲的向前发展。”

作为当代社会重要的组成,学生是当下表演和欣赏流行音乐重要的人群。但是在校园的教育体制中,在当下社会音乐教育体系下,只有很少一部分音乐艺术院校或师范类音乐院系开设了流行音乐的课程。对流行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与教学没有达到与社会发展相平衡的状态,甚至可以说,当下的音乐教育体系中没有流行音乐与当下社会对流行音乐发展所需之间产生了很难调和的矛盾;而这对矛盾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激化。因此,我们的教育体系应该增加流行音乐教育,以此拓宽流行音乐在当下社会发展的路径。

四、评价与反思

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的流行音乐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它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对流行音乐的剖析只有将其置于社会的整体之中才会更加准确、合理和科学。流行音乐的发展现状在给我们带来诸多惊喜之余,也令人反思当下其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流行音乐的创作问题、市场性问题、教育问题和政策文化导向问题等。

流行音乐创作是流行音乐良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引导音乐创作者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是社会所要关注的问题。我们不能按照个体思维去考量创作者的创作思路,也不能运用大众化的视角去对待创作者个性化的情感表达,流行音乐的创作需要考虑市场环境和受众群体的需要,但这不是说只要流行音乐的创作符合市场机制就可以了,其发展更需兼顾社会效益。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精神,艺术是铸造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流行音乐的创作在追求商品性价值体现的同时要更加努力遵循文艺的真善美原则,使流行音乐能够更多地向人们传达生活、社会、自然之美,绝不能在文化发展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的重要讲话,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这些都是流行音乐创作方面值得反思的问题。

其次,能否将民族文化融入到流行音乐的表演创作之中,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自上世纪以来,流行音乐人学习、模仿与借鉴外国的音乐发展模式,在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吸收与沉淀之后,是否应该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中渗透民族文化,在歌词创作中表达民族文化,在旋律中运用民族调式,在舞台表演中呈现民族文化等。五千年的民族文化能给流行音乐创作提供无穷尽的源泉与思路,流淌在血液中的民族情感在外在环境的触碰下很容易激起人们思绪上的共鸣,五言绝句与七言律诗所蕴含的文化特色可以为流行音乐的创作提供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的成分。中国传统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的运用为流行音乐的旋律创作提供了多种可能,宫、商、角、徵、羽五音之间的变换与巧妙配合演化成唯美的旋律使音乐作品更具民族特色。舞台呈现的民族化主要是依靠表演者在流行音乐的演绎过程中与舞台灯光布景的巧妙配合,民族化的表达过程中配合着具有统一的舞台特点。

此外,流行音乐教育也是当下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教育是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发展流行音乐的手段,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习流行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如何建立完备的流行音乐教育体系,是我们需要努力工作的方向。这一工作的实施也能为流行音乐的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当然,这与我国文化政策的导向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政策法规的导向直接为流行音乐的创作指引着方向。从社会的发展来看,随着文化政策的不断宽松,流行音乐创作、表演的空间也更为自由、宽泛。流行音乐是时代元素的聚集,每一次新的文化政策都给流行音乐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未来的流行音乐发展政策中,政府要通过不断地完善文化政策、深化文化发展改革、健全流行音乐发展体制,这样才能在符合社会效益基础上创作出具有市场价值的流行音乐作品。

从流行音乐发展走过的近百年历程以及当代社会存在所面临的问题可以看出,流行音乐在历史的征途中有过高潮,有过停止,有奋勇前进,也有迂曲徘徊,但是让我们欣喜的是,流行音乐的发展总体是前进的,一批又一批热爱流行音乐创作、演唱、欣赏的流行音乐人,相互眷顾、相互守望,为艰难前行中的流行音乐向前发展奉献了智慧、贡献了力量、提供了支持。回顾流行音乐发展的历程,直面当下流行音乐发展現状,正视那些被我们所忽略的问题,仍然是我们应当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发展历史
我国外资法律体系之完善研究
俄罗斯保险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述
叩问灵魂的乐章
浅析手工艺瑰宝郜台柳编的发展传承
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及其现状
现实主义动画创作论析
“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起源、历史及现今发展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