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总关情

2017-06-03 19:29李意兰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5期
关键词:月亮意象

李意兰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31)

摘 要: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美好、永恒、凄凉、离合等等。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

关键词:月亮;意象;离愁;相思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精美绝伦的古典诗成为中国文学舞台的一个主角,而月亮又成了古代诗歌舞台上的一颗明星。从《诗经》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吟唱,到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洒脱;从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到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深沉;从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明快,到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孤独,到处都有月亮的影子。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月亮不仅仅是光照人寰的一个普通星体,更是通脱淡泊的一种文化象征。“月亮”这一意象负载着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流转在诗人广阔的心灵空间,它是一种寄托,是一种情怀,是一种诗意的栖居。

一、美丽之月

月是优美情境的创设者。皎洁清丽的月光如流如泻,才有了夜的风情和韵致,才有了夜的悠远和宁静。静夜之中,才有了诗人精神的自由飞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好一幅清幽僻静的山水美景图。“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与人的和谐相处,不言自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壮阔雄浑的画面跃然而出。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了月的朦胧,才有了情人幽会的浪漫情韵。

月是美人的化身。在古人的审美世界里,月的形态美与女子的容貌、身姿之美最为相似,明月是美人的象征,从而创造出众多用月描绘美人的句子,如人们常说的“花容月貌”、“闭月羞花”等。晏殊的《浣溪沙》中“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他用“月”与“霞”来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从而描绘出这位美人的娇艳。再如晏几道的《蝶恋花》中“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描写一位深闺少女午睡醒后的慵懒之态。以“绿云”暗喻少女乌发,

以“新月”暗喻少女乌发之下的愁眉。李白诗中月之意象也多有这种象征、比喻意。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古风》二十六),写女子的美丽胜过皎洁的月亮;“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逢行》),就是以月比人,写歌女用扇子遮面的娇羞模样,恰似时而云翳雾罩、时而半露娇面的云中美月。天上美月,地上佳人交相辉映,相辅相成,至此诗人将天上人间巧妙融合,可望不可及的美月似乎相伴左右,身旁的佳人宛若天上仙子,如月的佳人带给诗人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慰藉,这里的月是欢乐的意象。对嫦娥曾有微词的李商隐也赞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嫦娥和青女在夜凉如水的月光中,争着显示自己的美好姿态,月成为美人的象征。

月是诗人理想的寄托。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向世人展示了自己诗仙的豪情与洒脱。月就这样以它特有的气质又成为了人们理想的寄托物,诗人们更是借它来言志抒怀。

二、离愁之月

离愁别绪之情的抒发在诗词作品中是非常普遍的,明月天生具有这中寓意,所以,大量诗词作品中以月作为抒情或者歌咏的对象,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是很符合审美观点的。

月亮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它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鸥。”

月亮是诗人哀思的借托。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永恒之月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虽年年岁岁“月”相似,却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浪花一般,显得短暂而渺小,而明月、宇宙才是伟大而永恒的存在。诗人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之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辨,抒发了绵绵无绝期的悲痛之情。 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悠悠万世,一轮皎洁的明月长挂碧天苍穹。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天的月亮,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而人非。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四、相思之月

人们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 “月亮”象征思念,包括思念爱人、思念家人、思念故乡。“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这一象征义的生成, 显然与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关。李白的绝句《静夜思》便是游子思乡的名篇之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月光洁白如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望月思乡,于平淡之中见出款款思乡之深情。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更是唱出了杜甫的万千思乡、念人之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又是李白对好友王昌龄的切切关怀与思念。“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是照我还”吟出了诗人心中因思念而起的疑问。而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弟共享明月,正是思念至深至切的体现,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丁楼”对满月的期盼,也正是满腔相思之情的外露。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一轮皎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遥隔天涯的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这些文人骚客的笔下,已难以分清究竟是月有情还是人有情。

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倾注了深深的感情,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因而形成不同的審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

参考文献:

[1] 夏敏.古代诗词中月亮的多元意象[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6.

[2] 聂凌燕. 三千宠爱在一身--漫谈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J] . 山东文学,2008.1 .

[3] 严云受. 古典诗词中的月意[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03.1.

猜你喜欢
月亮意象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一场细雨,携着意象而来
意象、形神
月亮 等
月亮减肥记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
砸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