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的病因分析与疗效观察

2017-06-05 15: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2期
关键词:植入术成形术心绞痛

刘 晔

(吉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的病因分析与疗效观察

刘 晔

(吉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绞痛的病因并观察疗效。方法本次调查选取了我院2014年1月22日至2015年1月22日期间心内科收治的78例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处理,检测心电图,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分析患者基本信息,发现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冠状动脉痉挛和情绪波动均为导致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试验组显效率28.21%(11/39),有效率为66.67%(26/39),对照组显效率15.38%(6/39),有效率为48.72%(1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及心绞痛的再次发生率分别为7.7%(3/39)及5.1%(2/39)显著低于对照组23.08%(9/39)及20.51%(8/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ST段抬高型心绞痛的病因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采用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进行处理,利于降低严重心律失常及心绞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ST段抬高型心绞痛;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常见且危重的心血管疾病,而ST段抬高型是其常见类型,通常患者发病凶险,而且此病对于1/3的患者来说是致命的[1-3],防止ST段抬高型心绞痛发展为心肌梗死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针对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则可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从而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提高[4-5]。本文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心绞痛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病因学分析得到影响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采用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进行处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调研选取2014年1月22日至2015年1月27日之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8例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其中试验组男性19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58.23±11.15)岁,病程(9.1±3.5)h,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61.95±9.37)岁,病程(8.5±2.7)h,两组患者均符合ST段抬高型心绞痛诊断标准且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先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即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以连续服用4周作为一个疗程。同时,试验组患者于血管病变处给予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进行处理。观察再次心绞痛发作和心功能情况,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对出血和心血管事件进行判断。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事件,包括再发严重心律失常及心绞痛等,并对心电图等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级别,临床分级标准为:①显效:心悸、胸痛症状消失,ST段回降百分比大于50%;②有效:心悸、胸痛症状明显缓解,ST段回降百分比小于50%;③无效:心悸、胸痛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者加重,心电图无明显变化。

2 结 果

2.1 ST段抬高型心绞痛病因分布:对7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最终确定病因的患者共63例(79.75%),其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44例(56.41%),冠状动脉痉挛23例(29.49%),焦虑抑郁情绪11例(14.10%),为诱发ST段抬高型心绞痛的主要危险因素。

2.2 疗效观察: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数据结果,其中试验组显效11例,显效率为28.21%,有效26例,有效率为66.67%,无效2例,无效率为5.13%,总体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显效6例,显效率为15.38%,有效19例,有效率为48.72%,无效14例,无效率为35.90%,总体有效率64.10%(试验组vs对照组,χ2=11.559,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另外,试验组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及心绞痛的再次发生率分别为 7.7%(3/39)及5.1%(2/39)显著低于对照组23.08%(9/39)及20.51%(8/3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vs对照组,χ2=9.171,P<0.05)。由此表明,在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予以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处理可以提高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同时可以降低严重心律失常和心绞痛的再次发生率。

3 讨 论

目前,关于ST段抬高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6],为了使临床医务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患者采取措施,我们对ST段抬高型心绞痛的病因进行了探索,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冠状动脉痉挛和焦虑抑郁情绪三项高危因素均会造成心肌缺血,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或者加重,针对前两种因素可采取相应治疗方案进行处理,针对第三种因素主要在于患者自身对情绪的调节。

如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性治疗和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术。对于药物治疗,像尼可地尔主要是通过缺血的方式保护心肌,从而对疾病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有研究表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过尼可地尔治疗半年后,心肌梗死的范围、面积显著减小,由此提示尼可地尔不仅在治疗期间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而且在慢性阶段和恢复期间对心肌也具有保护作用。另外,在因短暂缺血所造成的心肌功能紊乱方面,尼可地尔也具有较好的缓解效果[6],然而众多药物治疗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能短期缓解患者症状。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比心外科开胸作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简便且痛苦小,是当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技术之一且手术成功率在90%以上,另外支架植入手术同样具有创伤小、疗效高、风险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7-9]。有研究表明对于冠状动脉狭窄采取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可使典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得以缓解[10]。本次研究中患者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患者予以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进行处理,结果发现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严重心律失常和心绞痛这两类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率明显降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治疗期,虽然采用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证实试验组的治疗方案对ST段抬高型心绞痛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并值得推广。

[1] 凌韶勤.氯吡格雷对60岁以上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年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59-60.

[2] 冯占斌,袁博,成蕊宁等.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29例病因探讨与治疗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 (8): 972-973.

[3] 李昱,郭春燕,王冠涛.磺达肝癸钠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9):98-99.

[4] 汪坤,张步春.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联合择期PCI 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9): 42-43.

[5] 栾波,韩雅玲,荆全民,等.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临床疗效的观察[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6(6): 392-395.

[6] 张平安,梅永现,胡建军,等.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4): 3346-3347.

[7] 李守凯,张爱萍,段玉柱.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21(32):4783 -4784.

[8] 于维雅,杨庭树,沈琳,等.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特点及并发症的对比研究[J].医师进修杂志,2005,28(1): 34-35.

[9] 王朝阳,张六通,邱幸凡.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研究[J].光明中医,2008,23(2): 133-134.

[10] 关丽萍.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研究[J].临床研究,2016,14 (2): 42.

R541

B

1671-8194(2017)12-0064-02

猜你喜欢
植入术成形术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利伐沙班用于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心绞痛
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年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