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SC森林认证的博白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2017-06-05 09:26陈振生罗义汉
自然保护地 2017年1期
关键词:公益林林场林地

陈振生 罗义汉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博白林场 广西博白 537617)

林业经营管理

基于FSC森林认证的博白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陈振生 罗义汉*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博白林场 广西博白 537617)

分析了博白林场森林资源现状,以及存在生态公益林占比少、结构简单、森林产出品种单一、风灾受灾严重、林地被侵占严重、营运资金困难等问题,依据森林认证的10 条原则和 56 条标准,从社会责任、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提出了界定国有土地界线、采取恰当方式处理林地侵占问题、友好管理租赁的林地、合理增加公益林面积、近自然经营、森林多元化复合经营、做好木材产销监管链的监测和评估以开拓市场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措施。

FSC 森林认证;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FSC 森林认证(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是一种运用市场机制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工具,是由独立的第三方按照既定标准,对森林经营管理及其产品产销链进行验证的过程,包括森林经营认证(Forest Management,FM)和产销监管链认证(Chain of Custody,COC)两个内容[1]。

FSC 森林认证的目的有二方面:(1)提高森林经营单位的森林经营水平,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经营;(2)稳定企业现有产品市场份额,并为进入新市场创造市场准入条件[2]。森林认证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在森林经营过程中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3]。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博白林场 2014 年 4月通过 FSC 森林认证审核。根据博白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按照 FSC 森林认证的宗旨、原则和标准,从生态保护、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探讨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措施。

1 博白林场森林资源现状[4]

根据2013 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博白林场土地面积 37144.3hm2,其中场内国有土地面积 22482.5hm2;林场从 2000 年起,对外租赁集体和其它国有的林地进行造林,租赁土地面积14661.8hm2,租赁年限一般为 30a。经 FSC 认证的林地面积 36763.0hm2,占林场经营林地面积的99.1%;未认证林地 322.2hm2,占 0.9%。按林木起源分,人工林 36763.0hm2,天然林 30.7hm2,天然林树种为杂木,详见表1~2。

表1 各土地类型面积构成表

表2 林地按森林类别和森林认证情况统计表 单位:hm2

2 博白林场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4]

2.1 森林资源分类区划不合理,生态公益林占比少

林场有自治区级重点公益林 2059.0hm2,占林场经营的林地面积 37085.2hm2的 5.6%,公益林面积占比少。

2.2 树种结构单一,森林群落结构简单

在 乔 木 林 面 积 25886.2hm2、 蓄 积 量1693273 m3中,桉树面积和蓄积分别占 86.56%、84.72% ,速生桉树多,其它树种少。人工林中,纯林面积 25618.8 hm2、蓄积量 1663223 m3,分 别 占 98.97% 和 98.23% ; 混 交 林 面 积267.4hm2、蓄积量 30050m3,分别占 1.03%和1.77%。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面积比例为 95.8∶1,纯林多,混交林少。由于林场短轮伐、高强度抚育经营桉树,其他植物难以生长,桉树林分只形成乔木+草本的简单群落结构,不利于形成复杂的功能完善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低。

2.3 森林产出品种单一

林场经营以用材林为主,森林产出品种以木材为主,其它产品极少。林场经济林木(含国特灌)面积 668.0hm2中,林场经营的面积210.5hm2,树种为八角和荔枝,由于价格不好,近年来基本上没有采收。基本没有其它林产品。林地主要以生产木材为主,林地产出方式单一,林下经济薄弱。

2.4 风灾受害严重

林场台风灾害受害面积 4099.9hm2,占森林面积 26211.7hm2的 15.6%,这是二类调查基准日可见的林木受灾面积。实际上,林场每年受灾面积都在 6000hm2左右,1a 和 2a 速生桉树都基本上全部受灾,年经济损失超过 5000万元。由于采取了灾后重建措施,大部份林木恢复生长,但生长较差。

2.5 林地被侵占现象严重

林场林地比较分散,与周边集体林地纵横交错,容易被村民侵占,已被侵占林地4634.3hm2,被占林地面积较多。

2.6 经济困难

林场长期以来存在负债沉重、运营资金不足的问题,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3 基于FSC森林认证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3.1 社会责任

3.1.1 明确界定林场的国有土地界线,并建档管理

林场应遵守 FSC 原则第 2 条关于所有权、使用权和责任的原则,对土地及森林资源的长期所有权和使用权应明确界定、建档并形成法律文件。根据 2.1 标准,森林经营者通过林权证、林地租赁合同等确凿证据证明对土地和森林资源的使用权,应有清晰的界限,在地图上标记。林场应对 31744.3hm2的国有土地开展与集体土地的界线勘定工作。由于刚成立林场时与村民签订的山岭划拨协议书和 1983 年当地政府发放的山林权证等权属证明都是描述性文字,年月久远后那些对林地不熟悉的人难以清晰界定界线,给林场管理造成不便,有必要重新界定土地界线,并用 ARCGIS 等软件落实到地形图上,建立完善的土地权属档案,以方便林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也便于在出现林地权属纠纷时与利益相关方协商解决。

3.1.2 采取恰当方式处理林地侵占问题

目前,林场有4634.3 hm2林地使用权长期被村民侵占。应根据2.3标准,运用适当的机制,解决有关所有权及使用权方面的纠纷,通过双方友好协商、当地政府司法协调和法院的判决等途径公正、合理地解决。具体操作中,可采取如下合理有效的方法收回林地使用权:对于已成林的用材林侵占林地,通过与群众签订协议,允许其办理所侵占林地上的林木采伐许可证,但采伐后必须归还林地交给林场管理等手段收回被侵占的林地;对于种植经济林的侵占林地,采取收取林地使用费的方式实行对林地权属的控制;对于新侵占的林地,采取强制清理的方式维护林地不被侵占。

3.1.3 根据有关原则和标准友好管理租赁的林地

林场从 2001 年开始租赁场外林地造林,目前租赁林地面积为 14661.8hm2。根据森林认证第2条原则林地所有权、使用权及责任中的2.1 标准,森林经营者应持有效的取得所有相关方同意的林地租赁合同。根据 2.2 标准,当地社区和农民应从森林经营活动中得到合理的公平利益。因此,林场应及时完善租赁合同,并妥善保管,保护好这部分林地不被他人侵占或破坏,并及时向林地所有方支付地租。林场应经常性地向林地出租方解释和说明具有契约精神的重要性,共同遵守已经生效的林地租凭协议,保证所租赁的林地能正常生产经营,确保双方公平受益。

3.2 生态保护

3.2.1 合理增加公益林面积

林场自治区级重点公益林面积少,应根据第6条原则,森林经营应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的价值,如水资源、土壤以及独特的和脆弱的生态系统与景观的价值,并以此来保持森林的生态功能及其完整性;以及其中6.2标准,建立与森林经营范围和强度及所需保护资源的独特性相适应的保护区的要求,合理增加公益林面积,将沟谷原生植物区、立地条件差的林地、重要饮用水源区以及高速路和铁路可视一面坡的林地等生态重点区位划为自治区级重点公益林,使林场重点公益林面积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按照分类经营原则,生态公益林采取封育模式经营,结合荒山荒地植树种林和低效林改造,促使生态公益林内植物自然生长和自然恢复与演替,以更好发挥其生态功能。

3.2.2 顺应森林植被自然演替规律,近自然经营,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林场应以FSC第10原则和标准经营人工林,根据人工林经营原则第10.3标准,人工林构成上实行多样化,包括规模和空间分布、物种的数量及遗传成分、龄级及结构;按10.4条标准,在造林树种的选择上,应基于对立地的适应性及以经营目的的适合性,为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应优先考虑使用乡土树种的要求。林场应坚持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指针,遵循森林植被自然演替规律,基于对立地和自然环境的适应性选择造林树种,因地制宜,科学造林,培育健康稳定森林生态系统,提高物种的丰富度。

(1)树种的选择和配置。以适地适树为原则,选择乡土阔叶树种,尤其是培育珍稀乡土阔叶树种,营造乡土阔叶混交林,提高林分质量。采用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喜光树种和耐阴树种、深根树种和浅根树种、乔木和灌木合理混交,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和有效保护水土,通过近自然经营,将不同生长类型的树种合理搭配,大力营造多层次的复层异龄混交林,提高森林的抗风能力。

(2)采取有利于保护生境的营林新技术措施。重点推广应用近自然经营方式,尽可能地减少人类对森林的干扰和破坏。进行营林生产活动时,山脚沟谷保留缓冲带;采用有利于生境保护的营造林新技术,如不炼山、穴状整地、块状抚育、择伐采伐等;延长采伐周期,减少人为干扰,以利于保持水土和植被恢;复选育具有抗台风的桉树品种和品系;采取保护林下植被和枯落物等维护地力的有效措施。通过上述措施,使森林逐渐形成稳定的顶级群落结构,保护和提高森林的生物多样性。

3.3 经济效益

3.3.1 森林多元化复合经营,避免依赖单一林产品

根据森林认证第5条原则,森林经营活动应有效利用森林的多种产品和服务,以确保森林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1)长期以来,林场主要以经营用材林、生产销售木材为主,林产品单一,林下经济薄弱,应按照5.4的标准,实行森林多元化复合经营,增加森林产出品种,避免依赖单一林产品。目前,全国各地以及广西林科院已筛选出多个成功的复合营的模式,林场可根据自身林地特点,选择合适林场的复合经营模式,结合国家林下经济发展政策,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禽、林—菌、林—药、林—牧、林—菜等林下种养模式[5],实现高效复合经营,实现森林的多种林产品收获,提高经济收入。目前林场发展的林下种植金线莲、金花茶就是两个很好的林下经济项目。着力培育大径级用材林,提高后备森林资源整体质量,满足社会对木材的多样化需求。

(2) 根据5.2标准实行林产品多元化充分利用和加工,增加森林产出收入。林场下属木材加工厂有纤维板厂、胶合板厂和木心脚边加工厂,检尺径≥7cm 的原木可以进行旋切后加工成胶合板,检尺径<7cm 的小原木作纤维材加工成纤维板,原木加工成旋切板后剩下的木心可以制作室内装修的边脚线,通过对木材不同规格产品多元化充分利用,增加林产品多样化收入。

3.3.2 做好木材产销监管链的监测和评估,以获得森林认证的林产品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提高林产品价格,增加林地产出效益

森林认证本质上是利用市场竞争配置手段提高企业经济价值[6],可以提高用材林资产评估价值。根据陈华等人的研究结果,用材林森林认证的资产评估值增幅为 4.42%[7]。根据覃雯霞的研究结果[8],森林认证增加营林成本的幅度在 2.2%左右,经森林认证的不同树种的木材价值均有增加,其中杉木增加 5.56%,桉木增加 8.70%,松木增加 6.72%,阔叶树增加8.47%,森林认证引起的木材价值的增加幅度均高于营林成本的增加幅度,因此,FSC 森林认证能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率。林场应按照FSC 森林认证第 8 条原则和标准要求,对森林认证产品制定并执行追溯跟踪体系,做好产品产销监管链各环节的监测和衔接,通过采伐指标核对、检尺码单、运输证、销售发票等销售流通各环节的凭证清楚识别认证木材和非认证木材,形成一整套生产销售各环节证明文件,利用认证木材和木制品,大力开拓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提高木材及木制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价格,增加经济收入。

4 结论与讨论

(1)博白林场通过 FSC 森林认证审核后,通过践行森林认证的理念,科学培育森林资源,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增加林场和职工收入,达到森林资源保持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社会友好、职工和村民生活富裕的目的。本文探讨通过森林认证后的博白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措施,对其他已通过森林认证的国有林场有借鉴作用。

(2)虽然林场已通过了森林认证的审核,但职工和村民对森林认证的整体认识不高,且受传统观念影响和林场现实经营条件的限制,全面严格执行森林认证的要求还有一定困难。林场应通过加强培训、广泛宣传贯彻森林认证理念,加强公众参与力度,编制与实施符合森林认证标准要求的森林经营方案,使森林认证的原则和标准能完整、严格贯彻执行。

(3)积极参与国家森林认证进程。虽然目前 FSC 体系在中国市场还占主导地位[9],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化的发展,以及全球对森林问题的日益关注,具有资源优势的中国本土森林认证体系发展前景广阔[10],特别是 2014年2月5日实现了与森林认证体系认可计划(PEFC)互认后中国森林认证体系优势明显[11]。因此,林场应积极参与国家森林认证进程,以提高林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推动林场可持续发展。

[1] 宋健,刘剑丛,戴小芬. 开展森林认证对林区可持 续 经 营 的 意 义 [J]. 林 业 科 学 ,2015, 465(16):78-79.

[2] 裴松义,林海霞,邵显利,等. 浅析 FSC 认证体系在国有林场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防护林科技, 2011,102(3):70-72.

[3] 赵劼. 基于森林认证的环境影响评估应用指南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16,29(3):1-6.

[4] 马宏伦,陈振生. 博白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策略[J]. 林业与环境科学,2016, 32(3):89-93.

[5] 叶绍明,张丽君. 广西森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2000, 25(1):37-40.

[6] 彭晓英. 森林认证对林业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2014.

[7] 陈华,余注光, 路迎春,等. 基于森林认证的用材林资产评估[J]. 农业研究与应用,2015, 157(2):31-36,41.

[8] 覃雯霞. 基于森林认证的三门江林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D]. 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9] 刘小丽,郑小贤, 徐斌,等.FSC 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86-90.

[10] 彭方有,徐高福,甘志新,等.FSC 森林经营认证应用的实证研究[J]. 防护林科技,2011, 103(4):72-73,85.

[11] 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 我国森林认证体系实现国际互认[N].中国绿色时报, 2015.1.1(E03 版).

The manage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FSC forest identification in Bobai forest farm

Chen Zhensheng,LuoYihan
(Guangxi State-Owned Bobai Forest Farm,Bobai,Guangxi 537617,China)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Bobai Forest Farm forest resources,the management measures of forest resources of Bobai Forest Farm are proposed from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benefits,which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of forest cercification.

FSC forest certification;forest resources;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757.9 < class="emphasis_bold"> 文献标识码:A

A < class="emphasis_bold"> 文章编号:1004-7743(2017)01-0001-05

1004-7743(2017)01-0001-05

2016-11-08

陈振生(1968-),男,学士,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和森林培育工作,Email:497585057@qq.com。

*通讯作者:罗义汉 (1971-),男,学土,工程师,从事森林经营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Email:1559488278@qq.com。

猜你喜欢
公益林林场林地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图片新闻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