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好似大脸狗

2017-06-05 14:14李亮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白卷伯顿监考

青春好似大脸狗

岳谬:

无论哪一个时代,都会像狄更斯说的那样“又好又坏”。就在这一贯如此的时代里,每一代人20岁的青春,都有着最切实的迷茫。三毛曾否定“少年不识愁滋味”这句词,她觉得少年的愁苦是具体的,越到后来反而越是有点形而上的意味了。是的,20岁的忧愁是一个实体的对象,像书中说的:开学时宿舍破陋的样子、三观难容的室友、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关于创业、金钱、爱情、毕业的失落,种种切切实实的事情。

任丽:

如果恣意地任杂物填充我们生活的空间,我们以为的自由或许会被焦虑所填满。我们总是会为找不到东西而烦燥,为穿什么衣服而烦恼,为生活的忙碌而疲惫,也为经常的迷失与空洞感而彷徨。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心理学上有个让自己安静的方法,就是从整理自己的房间开始。外部世界可以影响人的内心世界,我们如果置身于一个优雅的环境中,心境也会变得平和起来,这就是整理的力量。

楚尘:

什么是爵士?爵士乐出现在眼前,我们不得不说,它在北美诞生于两种文化的接触:非洲文化和欧洲文化。它拥有一些基本的特征,一方面是我们叫作摇摆舞的似是而非的节奏(紧张而又舒缓),另一方面是因创造性的声音处理手法而实现的独特的发音。这两方面,这两个构成因素,通过能干的创造者的劳动,得到了多种体现,也经历了不同的演变阶段。而各个阶段之间的更替与衔接,正是本书中所要准确描述的。

九命猫:

蒂姆伯顿出童话诗集不算意外,因为他一直在用镜头写哥特风格的诗歌。他电影中风格化的精致细节,总能让你不知不觉置身哥特世界,不问真实与幻境。这本小诗集同样如此——你不会问,怎么会有男孩眼睛里长钉子?怎么会有人生出机器人男孩、牡蛎男孩、木乃伊男孩?悄无声息,伯顿用虚构的叙事诗慢慢刺痛你的心,再轻轻抚慰之。

彬儿:

周云蓬说:“诗是有声音的,甚至有口音……”这本小书收录了《不会说话的爱情》这首诗(歌),这首诗带给了我们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他和小河共同演唱的这首歌曲感人至深,歌曲的伴奏简单却极具质感和不俗的变化。犹说的是歌词本身的创作,是投入进向往的生活的期待,“期待更好的人到来,期待更美的人到来,期待我们往日的灵魂附体,它重新回来”。

Q&A:李老师,据说监考的时候适合思考人生?

李 亮

本期特邀

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大陆新武侠领军人物、编剧,现为中学教师。著有长篇小说《反骨仔》、《道是无晴》、《墓法墓天》等。

书名:《青春好似大脸狗》作者:李亮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很多老师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监考。上课的时候再累,至少可以走来走去、大声说话,或是跟学生斗智斗勇……可是一到监考,就只剩下了大眼瞪小眼。

因为脾气好,课堂纪律我通常不怎么管,完全一副软柿子的模样,所以一进哪个班监考,马上就会迎来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但他们太天真了,我这种人是有自己的逻辑的——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所以课你可以不听。但是相应的,成绩你也应该不要。你不能既不听课,又要靠作弊拿高分。我作为一个老师,要代表月亮捍卫正义和公平。

所以每次监考,我反倒相当之严苛。

虽然碍于天分,我很少能听声辨位,或者神目如电,所以我监考起来上限一直很低……但架不住我的下限更低!我是一个抓到作弊就敢于在卷子上批“作废”,甚至当场把作弊卷撕了的人。

这种不讲方式方法的做法一度令我老婆非常担心,总觉得哪天我走出校门就会被学生乱刀砍死。对此我倒不那么放在心上。不过后来我还是不那么干了。不是因为学生变得更凶悍,而是因为作弊这种行为变得越来稀有了——以前是差生作弊,现在是好学生才作弊。好学生还会在意成绩,至于差生,他们几乎已经习惯于交各种白卷了。

印象很深的一次,一个同学卷子做到一半,忽然举手说卷子写坏了,想重换一张。我给她之后,她信手写下名字,当场交还给我——原来她只是想要交一份完美的白卷而已。另一次,有个同学花了差不多一整堂考试的时间,用橡皮把卷子上的考题全擦掉了,然后他委屈地说,我发给了他一张白纸……这也太摧毁我的师道信仰了!你们能不能给老师一点面子?!

猜你喜欢
白卷伯顿监考
基于Excel VBA的考试管理系统设计
监考时……
学生白卷得了满分
蒂姆·伯顿定格动画电影中的哥特艺术风格分析
玻璃和镜子
考试分
作弊
一次就好威利·伯顿
监考老师
鸿雁往来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