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2017-06-05 14:59吴晓琴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硝唑根尖周炎合剂

吴晓琴

(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口腔科, 江苏 徐州 221011)

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吴晓琴

(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口腔科, 江苏 徐州 221011)

目的评价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牙科的12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分为硝唑组和常规组。硝唑组使用奥硝唑合剂填充治疗,常规组使用常规填充剂治疗。评估两种填充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硝唑组暂封填充有效率85.2%高于常规组的63.9%(P<0.05)。硝唑组永久性填充有效率为86.9%,高于常规组的60.7%(P<0.05)。硝唑组填充不良症状发生率9.8%,低于常规组的24.6%(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疗效确切,临床中值得应用。

牙体牙髓病;硝唑合剂;填充;有效性

牙体牙髓病的发生和口腔外伤、病原菌感染等紧密相关。而众多致病的因素中,病原菌感染所占的比重最高[1]。在牙体牙髓病的治疗中,需要进行根管准备,并对牙体进行消毒,之后行填充治疗。在往常的填充剂中,主要使用常规填充剂、干髓剂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本研究选牙体牙髓病患者122例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其中将奥硝唑合剂填充的患者组与常规填充剂的患者组进行疗效对照研究。现将具体填充方法、填充疗效分析等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牙科的12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法将纳入的牙体牙髓病患者分为硝唑组61例和常规组61例。其中硝唑组男性∶女性=38∶23,年龄20~72岁,平均(42.6±10.2)岁。牙体牙髓疾病类型:急、慢性根尖周炎22例,急、慢性牙髓炎39例。常规组男性 ∶女性=35∶26,年龄18~70岁,平均(43.3± 10.7)岁。牙体牙髓疾病类型:急性或慢性根尖周炎25例,急性或慢性牙髓炎36例。硝唑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和常规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硝唑组:行口腔内局部麻醉,清洁牙体,预备根管。处理完毕后将奥硝唑合剂(奥硝唑、碘仿、地塞米松)与棉球(含樟脑酚)进行暂封或永久填充。先进行暂封3~4次,每隔5 d复诊换药,消除牙体炎症症状。之后进行永久填充,填充垫底部分使用磷酸锌黏固粉,再用奥硝唑合剂、丁香油粘固粉进行填充,封闭。常规组:先用甲醛甲酚进行暂时封闭消除牙体炎症症状3~4次,每隔5 d复诊药。之后使用根据患者意愿选用根管填充剂填充牙体,填充操作与硝唑组相同。填充后定期于3、6、12月复诊检查填充效果。

1.3 评价指标

观察:(1)两组的疗效:①痊愈:牙体炎症症状消退,X线影像学检查根尖及牙槽骨恢复正常。②有效:牙体炎症症状改善,X线影像学检查为Ⅱ度以上牙齿松动,牙功能部分恢复。③无效:牙体炎症症状未改善,X线影像学检查根尖疾病显影及牙槽骨无好转。有效率=(①+②)61×100%。(2)填充后不良症状:统计牙龈红肿、咬合不良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收集纳入观察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基础资料和治疗资料。各数据资料的处理使用SPSS 15.0软件。数据统计用n (%)和s表示。两组间对比差异的检验用t和χ2。检验结果P<0.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暂封填充疗效分析

硝唑组痊愈40例(65.6%),有效12例(19.7%),无效9例(14.7%),有效率85.2%。常规组痊愈26例(42.6%),有效13例(21.3%),无效22例(36.1%),有效率63.9%。硝唑组的疗效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有显著性差异(χ2=7.308,P<0.05)。

2.2 两组永久性填充疗效分析

如下表所示,硝唑组永久性填充有效率为86.9%,常规组为60.7%。两组的有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硝唑组和常规组的永久性填充疗效分析[n(%)]

2.3 填充不良症状

硝唑组发生牙龈疼痛2例,牙龈红肿4例,发生率9.8%。常规组发生牙龈疼痛5例,牙龈红肿8例,咬合不良2例,发生率24.6%。硝唑组填充不良症状比常规组低,有显著性差异(χ2=4.139,P<0.05)。

3 讨论

牙体牙髓属于龋齿疾病,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牙体牙髓的发生主要是多重因素结合作用而引起的病变,并表现出慢性、进行性的特点。临床中可见患病牙体无机物质发生脱矿和有机物质发生分解现象[2]。牙体牙髓病本身无严重症状,但可造成患者咀嚼功能减退或缺失。另外,牙体牙髓病可造成免疫功能降低,造成牙周感染风险增加。因此,对于牙体牙髓疾病应提高重视,并及时就诊治疗。牙体牙髓病常见包括病症有急、慢性牙髓炎和急、慢性根尖周炎。急性牙髓炎多因外伤引起[3]。患者患牙可表现为突发性疼痛,且疼痛十分显著,难以忍受。在疼痛发生的早期阶段,一般表现为间歇性质的疼痛。若患者此时未进行治疗,则会造成间歇期逐渐变短,且疼痛加剧。最后牙体疼痛可从间歇性发展成为持续性,并放射到三支神经区域。如果患牙受冷、热刺激时,疼痛明显加剧。慢性牙髓炎主要是患者自身龋齿、其他牙病未及时治疗引起。慢性牙髓炎可以对机体产生持续性、长期性的刺激,并导致炎性反应加重。研究显示,牙髓炎中的感染菌群主要是产黑色素普雷沃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为主。根尖周炎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根管中病原菌感染。根尖周炎患者的患牙在X线中可表现为牙槽骨及根尖损坏。急性根尖周炎的致病菌主要是黑色素类杆菌[4]。而慢性根尖周炎的发生主要是细菌内毒素刺激造成。因此,根尖周炎的治疗中,主要是消除根尖区的炎症症状。研究显示,即使对根管进行抗感染治疗后,多种厌氧菌依然在根管中生存,并对牙体产生持续性感染和刺激。

奥硝唑合剂中的组成成分包括奥硝唑、碘仿和地塞米松。其中奥硝唑属于广谱抗生素,其主要对厌氧菌起到抑菌、杀菌作用。研究显示,奥硝唑中可以发挥抗菌的活性物质为硝基。硝基能够对多种厌氧菌产生抗菌作用,防止其增殖。另外,奥硝唑在无氧的环境中,能够反应生成自由基和氨基,并诱导厌氧菌凋亡。地塞米松属于激素类药物,在和奥硝唑联合使用中起到增强抗菌的作用。另外,地塞米松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填充后的不良症状。细菌中的原浆蛋白物质在遇到碘仿时,可发生氧化反应,进而造成细菌失去活性。因此,碘仿的使用可以起到增强抗菌的效果。总的来说,奥硝唑合剂本身具有强抗菌作用,对牙体牙髓中的感染症状能够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而其中的地塞米松可以减轻填充刺激,减少填充后的不良症状。

本次研究中,我们对常规组患者的牙体填充使用常规填充剂。对硝唑组的患者则使用奥硝唑合剂填充。研究显示,硝唑组的暂封填充疗效有效率为85.2%,比常规组有效率的63.9%显著升高。提示在牙体牙髓的暂封填充治疗中,使用奥硝唑合剂填充疗效相对满意。说明暂封填充治疗中奥硝唑合剂的填充效果优于常规合剂。在暂封填充治疗后,患者牙体牙髓病的症状显著缓解。换药3~4次后我们对患者进行永久性填充治疗。研究显示,硝唑组的永久性填充有效率为86.9%,高于常规组的60.7%。说明在牙体牙髓永久性的填充剂选择中,奥硝唑合剂更有优势。在永久填充后,我们对患者进行随访监测,统计填充后的不良症状。其中不良症状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疼痛以及咬合不良。牙龈红肿、疼痛多因填充剂刺激以及感染引起。研究显示,填充后硝唑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为9.8%,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4.6%。说明在牙体牙髓填充治疗中,奥硝唑合剂使用后的不良症状较少,其安全性优于常规填充剂。

综上所述,奥硝唑合剂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在牙体牙髓病的填充治疗中,奥硝唑合剂暂封填充、永久性填充的疗效均优于常规的填充剂。且奥硝唑合剂在填充后的不良症状较少,安全性优于常规填充剂。因此,在牙体牙髓病的填充剂选择中,可以优选选用奥硝唑合剂进行填充。

[1] 蒋连权,章燕珍.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及预后[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2):65-67.

[2] 陈 超.牙髓病急症的诊断与处置[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6):101-102.

[3] 王 瑜.奥硝唑合剂永久性填充对11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5):69.

[4] 齐元兵.在治疗牙体牙髓病时使用奥硝唑合剂的效果[J].健康之路,2016,15(6):113.

本文编辑:罗 兰

R453.9

B

ISSN.2095-8242.2017.01.0772.02

猜你喜欢
硝唑根尖周炎合剂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兽药中非法添加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检查方法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HPLC法同时测定退银合剂中6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基于计算机仿真模拟结果推荐老年人左奥硝唑给药方案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头孢地尼与奥硝唑联合治疗盆腔炎临床效果观察
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根管治疗联合瘘道刮治治疗慢性瘘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