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目录与书目框架的发展过程与前景探究

2017-06-05 16:44靳光明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7期
关键词:发展前景

摘 要 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繁杂而艰巨,机读目录格式的出现为图书馆文献管理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机读目录和书目框架的发展过程。随后分析了机读目录和书目框架的发展前景。以更加了解机读目录和书目框架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书目框架 机读目录 发展前景

1 机读目录和书目框架的发展过程简述

机读目录,是编目的一种格式。机读目录的发展始于1963年,美国的G.W.金等人发表关于书目系统自动化报告。书目框架(BIBFRAME)是美国国会图书馆(LC)为取代机读目录(MARC)而开发的关联数据项目,始于2011年的书目框架转变声明,2012底,BIBFRAME模型草案发布,提出四个核心类,即创作作品、实例、规范、注释。

1.1 机读目录格式的发展过程

机读目录格式是各个国家在编制书目时所普遍应用的一种规范格式。所谓机读目录,即是“机器可读目录”的简称,在英语中,被称为Machine-Readable Cataloging,简称MARC。机读目录的发展始于1963年,美国的G.W.金等人发表关于书目系统自动化报告。1968年,发布了关于机读目录格式的标准。1977年,《国际机读目录格式》(UNIMARC)出版,机读目录格式逐渐踏入正式运行的轨道。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机读目录格式,在1987年后也逐步开始出现关于机读目录格式翻译文本。于1992年2月,我国正式发布了《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1996年2月,文化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WH/T0503—96°中国机读目录格式》。该标准于2004年作为国家标准颁布了出来。

我国关于机读目录的著作从《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到《中国极度目录格式使用手册》,经过修订版本后,再到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的《新版中国极度目录格式受用手册》。正是我国机读目录知识越来越系统化、体系化的体现。

1.2 书目框架格式的发展过程

书目框架,是美国国会图书馆为积极应对网络环境而开发的新的书目格式。书目框架的英文名称为,Bibliographic Framework, 因此被简称为BIBFRAME。书目框架的发展始于2011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在2011年5月发布了BIBFRAME计划,该计划表示即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图书馆设定新一代的书目框架格式,以实现数据的进一步关联。

在美国,已经实现了BIBFRAME从1.0版本到2.0版本的升级。2015年10月,美国发布了BIBFRAME2.0的草案,并于2016年4月正式发布了BIBFRAME2.0。从BIBFRAME 1.0升级到BIBFRAME2.0后,更加有利于编目人员实现基于“实体-关系”的在线联合编目,有利于图书馆遵照RDA等编目规则编制的书目数据发布为关联数据。并且美国也逐步发布了BIBFRAME的开源工具,记录检索工具,以及编辑器和转换工具等。这些工具为BIBFRAME计划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保障。

我国在2013年之后,关于BIBFRAME的文献研究也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截止目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BIBFRAME”可搜索到35条结果,检索“书目框架”则可以搜索到207条结果。2013年9月,李恺最先发表文章《RDA、FRBR和BIBFRAME的最新进展:2013年ALA年会参会笔记》。在2015年到2016年间,关于BIBFRAME的文献研究越来越多,让我们对于BIBFRAME有了更多了解。截止2017年1月,宋丹辉发表了文章《新型书目框架BIBFRAME发展及演化研究——兼论对MARC及RDA的改进》,对BIBFRAME的发展过程做出了详细的阐述。通过这些文献研究,书目框架格式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

2 机读目录与书目框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2.1 机读目录格式

我国的机读目录格式的发展时间相对较晚,但近几年以来,已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机读目录的优点在于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它格式统一,并且能够自动排序,还能够节省空间,并且方便维修,能够提供所终检索途径,增强了检索速度。在使用机读目录过程中,只需按照机读目录格式的编制过程完成相应的编制工作,便可以使得图书馆的后期管理工作更加容易。也就是说,在编目人员按照特定的编目规则对图书馆的文献进行目录编写,把相应的数据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精确的代码,并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利用计算机处理好数据的储存和输出工作后。机读目录就能为广大图书馆用户提工大量的信息,这为图书馆的文献管理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无可厚非,在机读目录格式发展过程中,也确实存在许多缺点。毕竟在制定机读目录的六七十年代,技术还不够发达,难免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机读目录所记录的最大容量只有10万字符,这严重限制了它的发展。而且,机读目录数据冗余,结构复杂,阻碍了图书馆数据资源与互联网的整合发展。

2.2 书目框架格式

在我国,书目框架的发展前景还需要较长的时间的观察。首先,我国还未进行BIBFRAME 计划的应用登记。其次,我國还未有任何正式的关于BIBFRAME的著作出现。最后,书目框架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非常高,编录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例如掌握基本的Web查询语言等。

总而言之,在短期时间之内,书目框架要取代机读目录,具有较大的难度。机读目录格式在中国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有自身丰硕的成果。而书目框架格式作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事物,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观察其效果。只有书目框架具备了充分的优势与可操作性,才能够实现其发展潜能。

参考文献

[1]黄明.《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与《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之比较[J].图书馆建设,2000(01).

[2]李勇文.书目框架(BIBFRAME)在中文书目数据中的应用范式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6(01).

作者简介

靳光明(1958-),男,湖北省武汉市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文献检索与信息管理。

作者单位

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 湖北省武汉市 430022

猜你喜欢
发展前景
从支付宝看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大学生的影响探微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运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浅析当代电炉炼钢技术发展前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