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关于高校资助体系构建的思考

2017-06-05 17:44彭宇胡丽慧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7期
关键词:资助体系贫困生大数据

彭宇 胡丽慧

摘要;目前,高校资助一般包括奖、免、助、贷、补等形式,资助工作形式多样、纷繁复杂,且资助工作中存在着贫困认定草率、国家助学贷款缺乏诚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途径较窄、缺乏监督回访机制等问题。资助体系的不够完善导致资助工作中很多环节脱节的现象,因此建立健全依托在互联网加大时代背景下的资助体系是完全必要的。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高校;资助体系;贫困生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7-0254-02

1概述

努力搭建兼具经济救助和育人成才的高校资助工作新平台,事关亿万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教育公平,是国家和民族的重大事业,不可小觑。但目前资助工作体系的不完善,让资助工作的开展步履维艰。本文就目前资助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在互联加的大环境下,设计依托大数据的高校资助体系,切实使资助工作越发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科学化、透明化。

2当前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

2.1贫困大学生认定草率

贫困认定工作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前提条件。“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一般由生源地的乡镇民政部门或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盖章签字认定等,是学校获取贫困生家庭信息的最主要资料,并且其对贫困认定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由于资助费用和生源地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很多生源地相关部门在并未真正了解学生家庭信息,就签字盖章通过。而且我们知道每年高校的国家助学金名额是有限制的,如果对贫困认定不把好关,就不能百分之百保证真正困难的大学生得到资助,这违背了资助工作的公平化。

2.2国家助学贷款缺乏诚信

为实现教育公平,保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不因经济原因而辍学,国家开始实行助学贷款政策。政策执行几年后国家重新审视,实行生源地贷款为主,学校所在地贷款为辅的原则展开助学贷款工作,高校只需要完成相关的手续交接问题。实行生源地为主主要是考虑到虽然毕业生工作地点不确定,但其父母的居住地相对稳定。然而仍然经常出现大学生将还款置之不理,甚至故意拖欠贷款等现象。

2.3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途径较窄

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渠道,很多高校在校内设立了很多勤工助学岗位,让同学们用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的回报,同时教导同学用劳动来创造财富。但是高校岗位毕竟有限,与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不成正比,导致还有很多大学生不能通过勤工助学减轻家庭负担。而高校平时除了勤工助学,没有太多的其它资助形式,因此导致还有相当一定的贫困大学生出去兼职,但兼职的不正规性和随意性太强,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2.4缺乏监督回访机制

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政策使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高校也在尽最大力的为同学们提供更多资助的途径和形式,但是对于获助学生的资助资金流向就不得而知。虽然很多学校灵活采取集中发放和分期发放的形式,但是也很难遏制有的受助学生把钱用于不正当的途径,没有让资助资金本该发挥的作用,同时形成不良风气,违背了资助的初衷。

3借助互联网。构建完善的资助体系

3.1建立大学生贫困数据库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资助工作的贫困认定提供了新的机遇,大数据的应用有利于资助工作的信息化、系统化建设。线上通过微博、微信、QQ群、搜索引擎等途径收集挖掘大学生的学习、消费、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数据;线下通过走访寝室、班委接触、教师观察等途径了解情况。将获得的数据如实导人大学生贫困数据库,根据情况设置一定的分析规范和限制来整理数据,最便可以获得较为真实可靠的分析报告。同时大学生贫困数据库可以及时获得贫困学生的情况,为资助及时化提供了准确实时的信息。

3.2建立诚信体系

个人诚信体系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贷款信息、诚信记录、其他信息四个模块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个人基本信息由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居住地、学历、曾就读学校、父母姓名、父母身份证号码、生源地民政部门等组成;贷款信息包含贷款人基本信息、贷款费用、贷款用途、共同借款人信息、贷款年限、贷款编号等信息、还款记录、还款日期、是否逾期还款、逾期还款原因等;诚信记录包含从其它渠道获取的相关诚信信息、个人诚信分值、扣分隋况等;其它则包含一些附加的有关诚信的参考信息。诚信体系可记入学生档案,对该生以后的信誉、求职、升学、房贷、车贷起一个参考作用。诚信体系的建立,让每一个人的诚信都曝光于社会之上,人人遵守、人人监督。

3.3搭建校园助学平台

勤工助学是高校资助的重要渠道,但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一条渠道。搭建校园助学平台,资助中心通过和就业部门联系在校外的企业中拓展一些适合学生及学生专业特点的助学岗位来积极有效地发挥该贫困生的知识和专业优势。平台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将联系到的助学岗位和可靠的兼职消息发布在平台上,供广大学生参考。同时平台采用实名制,工作地点、时间、工资等都公开化,企业和学生双方双向选择。资助平台可以极大的方便同学们找到自己想做的兼职工作同时拓宽了资助的途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4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考评机制

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体制是必不可少的,真正做到把钱用于“刀刃”上,实现其扶贫助学的目的。高校应该成立对受助学生的跟踪机制,对于通过资助,顺利完成学业、成功毕业和就业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对于不能合理、正确使用助学金的学生,及时有效地给予纠正指导,使资助资金真正发挥它的功能作用。学校应当将资助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考核评估体系,鼓励创新运行机制,以确保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公平的资助和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良性发展。

结合以上论述,可建立如图2所示的高校资助体系结构,一个资助中心下设五个部门和一个平台,分别是监督考评部、勤工助学部、贷款服务部、大数据部、奖助学金部和校园助学平台。其中监督考评部有权对任何受助学生和其它部门进行监督,其自身也受其它部门监督。大数据部下设贫困认定信息库和诚信体系库,对信息的收集挖掘、分析处理和评估报告,是整个资助工作的基础。

4结语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任重而道远,资助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探索中不断地推陈出新,需要集思广益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平稳健康发展,保障社会公平。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构建的资助结构体系究竟是否完善,是否能够解决当前的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检验。

猜你喜欢
资助体系贫困生大数据
基于人力资本证券化视角的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