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基调注重积淀张扬个性

2017-06-05 18:18王书安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秦兵马俑兵马俑词语

王书安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篇状物类散文,课文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现了作者强烈的赞美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写法上,不仅采用了数据、比较、举例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而且展开了丰富合理的想象,把秦兵马俑写得栩栩如生。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课堂应成为调动学生情感的磁场,教者倾注感情,情动而辞发,学生方能情动于衷,热情澎湃,整个课堂才能情味浓郁。这篇课文如何透过语言材料,突破时空界限,让学生近距离充分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应是教学难点。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始终抓住品味民族自豪感这根主线,以此为突破口,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创设氛围,鼓励学生形成独特的感受,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激情导入,奠定情感基调

课前,根据课文内容精心选择一组兵马俑全景图片,再配以深沉、古朴的《千年兵马俑》音乐,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拉近了这2200多年前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同学们的距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秦兵马俑的宏伟气势。

授课伊始,采用激情导入方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1974年,在中国,在西安,在厚厚的黄土地下,冲出了一支古代帝国的雄兵,这就是被人们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看老师写课题。哪位同学读一下课题?

最后,以预习为起点,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畅谈预读课文的感受,营造初读交流的氛围。

通过这样三个步骤,学生对秦兵马俑这一世界奇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心底泛起了民族自豪感的涟漪,为课堂初步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二、检查字词,注重情感积淀

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课堂上应把重点放在词语的理解上,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会更深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分三个层次理解和掌握生字新词。

一是结合书后生字学词:

出示第一组词语:“拱形军吏翘起模拟严峻相间”,指名认读,相机提醒学生,重点注意“吏”与“史”的区别,“相间”的“间”的读音。

二是出示三组成语:

雄兵百万战车千乘所向披靡

跃跃欲试若有所思目光炯炯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

分行识读,相机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第一行,抓住“乘”,理解“战车千乘”,相机造句。第二行由生“跃跃欲试”发言人手,体会并复习第二单元练习中类似成语,体会用这些成语描写兵马俑,可见它的艺术成就之高。第三行,则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作者对兵马俑的高度评价和赞美句子。然后读课文,联系相关句子感受兵马俑的“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把词语教学和课文内容紧密相连。

三是读、想描写俑的词串:

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词串,并想象兵马俑的形象。把原本枯燥的字词教学和机械的检查朗读,变成了趣味盎然的求知过程,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另外,抓住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三次震荡,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一次次朗读中得到积淀。

三、展读课文,张扬情感个性

课堂上设计两个环节检查读书效果。

一是以自读为重点,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精彩

1.讀出理解(重在读懂):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得意的方式读书,提示利用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读懂课文,注意发现并积极提出问题。在充分自读中主动交流。

2.读出见解(重在品味):点拨学生在读中注意图文结合,多读多品多想,对精妙的词句要读出见解与发现。

3.读出心声(重在体验):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用声音读出自己的惊奇,用情感读出自己的赞叹。通过找伙伴读,互评互促,人情入境。

二是以展读为焦点,让学生直抒心中的自豪

1.自由选择,尽情诵读。尊重独特感受,想读哪段就读哪段。读中注意引导学生精要地进行体验式点评(即评、读、悟、想相融合),让学生充分参与。引导学生第二自然段要读出兵马俑宏大的气势;第四——九自然段主要读出各俑的不同特点;第十自然段重点抓住排比句,读出韵味;首尾段则要充分读出赞美、惊叹与自豪。

2.自主积累,主动延伸。一是读、背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和摘抄好的词句;二是结合搜集到的兵马俑的资料,将课文(或某一内容)编成导游词。

四、品读课文,升华情感体验

抓住过渡段,紧扣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特点,体验民族自豪之情。

一是凭借文本体验。文本是体验的载体。仅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数字去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很困难。怎么办呢?我想到了用学校的操场、全校学生总数作为参照对象。看着计算出的结果,学生们不由地发出了阵阵的惊叹声,在体验的外衣下拥有的是关注语言的灵魂。

二是体验伴随情感。情感伴随着体验的始终。教学中,我运用情感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抓住体现规模宏大的关键词,通过指名读、对比读、小组读、集体读等形式,学生的心理被激活,从而将大脑中多种相关观念和表象串联起来,产生了联想。学生在浮想联翩中,不知不觉飞越到了历史的天空,飞越到两千多年前那神奇的皇陵厚土之下,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赫然出现在眼前,学生的思维闪现出了智慧的火花。

三是体验得到升华。体验的结果是产生情感,生成意义。课堂上,引入秦兵马俑的视频,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刺激。学生的想象丰富起来,文字中的兵马俑幻化成画面,画面中的兵马俑有了呼吸;伴随着情感的产生,学生透过兵马俑的神韵,看到了秦军的强盛,看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看到了历史文化的灿烂,从而自然生成中华民族是伟大民族的认识,自然生发起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怀,从而将课堂气氛推至高潮。

总之,正如刘勰所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因为这堂课始终抓住了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这根情感主线,师生与作者情感得以交融,在简单、质朴的教学形式下实现了高效的目的。

猜你喜欢
秦兵马俑兵马俑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不可思议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旅行攻略
兵马俑
你知道兵马俑的历史吗
基于力矩平衡原理的秦兵马俑重心测量及临界地震加速度计算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为何没有女俑?
一枚词语一门静
秦兵马俑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