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试水新媒体,拓展读者群

2017-06-05 10:27
世纪 2017年3期
关键词:文汇世纪人文

本刊讯(记者楊之立)为了借助新媒体扩大“世纪”品牌的读者群,本刊自2016年开始搭建新媒体综合传播平台:创建《世纪杂志》微信阅读公众号,节选本期和往期杂志中的精华内容刊登,以飨读者;与文汇App、《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澎湃新闻》等知名媒体平台合作,推出优质文章。经过一年多的运营,上述尝试都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世纪杂志》微信公众号成立于2015年12月,2016年1月28日发布了首篇文章《中国首版世界人体摄影画册始末》,零基础就获得了超过2000次的点击量,可谓一炮打响。截至2017年3月15日,本刊公众号共发布文章53篇,平均点击量6584次,订阅用户2271人,还诞生了两篇点击量10万次以上的文章——《姑姑贺子珍的沉寂岁月》上篇和下篇。目前,《世纪杂志》公众号已经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阶段,也日益成为本刊编读往来的一个重要通道。编辑部在后台收到很多读者的留言,既有感想抒发、转载申请,也有批评指正、信息交流,我们将吸收这些善意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自我激励,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内容、更完善的服务。

本刊与文汇App、《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澎湃新闻》都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例如,本刊与文汇App合作开辟《文汇世纪》板块,截至2017年2月23日,该板块共发布文章46篇,半数点击量在1万次以上。点击量10万次以上2篇,点击量5万次以上的有4篇。其中既有涉及周恩来、宋庆龄等重大历史人物,黄克诚案、空难之谜等重大历史事件,也有《国共两军驻我家》、南京沦陷区生活经历等诉诸一代人集体经历的珍贵回忆,文章角度多元,传播广泛,受到读者热烈欢迎。《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也曾多次转载本刊文章,包括《帮会大佬杜月笙之子亲身参与的海峡两岸秘密往来》(2017年2月2日,点击量近9万)、《陈伯达身后事处理始末》(2016年4月13日,点击量3万多)等,极大提升了本刊的社会影响力。

电子媒介的发展,打破地域上的壁垒,本刊微信公众号的订阅读者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偏远地区,远远超出了《世纪》杂志纸媒覆盖区域,热门文章甚至得到海外媒体的转载,例如微信号《加拿大头条(Canadanews)》转载了本刊2017年第1期的《戴笠之死》一文(2017年4月2日,点击量1600多)。我们相信,电子媒介将进一步缩短读者和编者之间的沟通距离,减少通信成本,提升交流效率,让本刊在秉持“积累史料、传承文化”办刊宗旨的同时,进一步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贴近读者的阅读需求,继续锐意进取、砥砺前行。

感谢广大新老读者对《世纪》一如既往的关注,你们的支持让《世纪》变得更好!

猜你喜欢
文汇世纪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My School Life
世纪中国梦
错过这些复古店,要等下个世纪
《党建文汇》: 一本好看实用的党刊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著名作家张贤亮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