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如何有效提问

2017-06-05 14:52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龙湖分校211500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对应点度数线段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龙湖分校(211500)

汪小燕●



初中数学课堂如何有效提问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龙湖分校(211500)

汪小燕●

“善教者必善问”.数学课堂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问是很关键的步骤,要在“善问”、“巧问”上多钻研.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是从感性认识转向理性认识的一个关键阶段,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向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下面就“图形的旋转”的一节公开课,谈谈对有效提问的一些看法.

片段1

将一块三角尺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DEC的位置(如图1),旋转前、后三角形的位置改变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度量∠ACD与∠BCE的度数,线段AC与DC,BC与EC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如图(2),将△ABC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C′的位置.度量∠AOA′,∠BOB′,∠COC′的度数,线段AO与AO′、BO与BO′、CO与CO′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P74页操作题)

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模型——两个重叠的三角形,把其中一个三角形绕某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

师:旋转后,D点与A点,E点与B点之间有何关系?

生:D点由A点旋转得到;E点由B点旋转得到.

师:我们称D点与A点是对应点,E点与B点是对应点,△ECD是△BCA绕点C旋转得到的.(给学生观察的时间)

师:打开课本,在图中测量AC、DC、CE、CB、∠DCA、∠ECB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生:AC=DC,CB=CE,∠DCA=∠ECB.

师:在图中,测量AO与A′O,BO与B′O,CO与C′O的长度,∠AOA′,∠BOB′,∠COC′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AO=A′O,BO=B′O,CO=C′O,∠AOA′=∠BOB′=∠COC′.

师:其余同学同意这两位同学的观点吗?

所有学生:同意!

师:于是,我们可得结论: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图形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在幻灯片上出示内容)

反思:从上述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这个结论其实是教师本人“自导自演”的结果,学生对于旋转的概念,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对于旋转的涵义,学生并没有理解,从而对于下面旋转性质的探索,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处出发,如何探索,建议做如下改进:

事先在一张纸上准备好书上的两幅图.

教师提问:(1)在图1中,度量∠ACD与∠BCE的度数,线段AC与DC,BC与EC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2)在图2中,度量∠AOA′,∠BOB′,∠COC′的度数,AO与AO′、BO与BO′、CO与CO′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后,继续引导:

师:(1)在图1中,△BCA和△ECD有何关系?在图2中,△ABC和△A′B′C′有何关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2)你能说出什么是图形的旋转吗?(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教师提问时要把握好分寸,每个题目难易不同,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否则,欲速则不达.

片段2

讨论:图1、2中的△ABC在旋转过程中,哪些发生了改变?哪些没有发生改变?

师:刚才我们从图1中得出AC=DC,BC=EC, 图2中得出AO=AO′、BO=BO′、CO=CO′,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些线段的长度相等.

师:我们知道点A与点D,点B与点E,点A与点A′,点B与点B′,点C与点C′是对应点,点C和点O分别是旋转中心,所以这些线段的长度相等又可以怎么说?

生: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师:很好,那么在图1中,∠ACD=∠BCE,在图2中,∠AOA′=∠BOB′=∠COC′,这说明了什么?

生:旋转角的大小相等.

师:对了,也就是说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

从以上的过程,我们发现,旋转的性质并不是学生自己讨论和探索出来的,完全是教师自己说出来的.教师的问题太过于“直白”,并且提出问题后并没有给学生时间思考.可作如下改进:

教师设问:在图1和图2中,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什么?图中的每一对对应点是什么?

(2)你能说出△ABC在旋转过程中,哪些发生了改变?哪些没有发生改变?

小组交流,然后发表观点.

学生掌握每一个新知识的过程,都是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教师一定要有耐心,慢慢启发,恰如其分地提问,才能引领学生到达知识的殿堂.综上所述,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是: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设计问点,优化课堂提问;掌握提问的控制技巧,提高提问效果;提问要面向全班,因人而异,正确评价.

三、数学课堂提问应该遵循的原则

对待课堂提问,要求教师遵循目的性、启发性、兴趣性、适度性、循序渐进性.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因人设问,多鼓励,少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1]俞燕云.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J].科学教育,2010(9)

[2]祁慧渊.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1

[3]张建红.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13

G632

B

1008-0333(2017)14-0013-01

猜你喜欢
对应点度数线段
凸四边形的若干翻折问题
眼镜的度数是如何得出的
三点定形找对应点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一定一找”话旋转
图形中角的度数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隐形眼镜度数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