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金钱文生辉

2017-06-06 09:33张坤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6年46期
关键词:葛朗台周朴园于勒

张坤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可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世间芸芸众生,来去匆匆,都和它脱离不了关系,如果文学作品抓住这一点,来表现人物,反映生活,可谓是若网在纲。抓住关键,那么文章就会熠熠生辉,历久弥新。这种妙用金钱,点化文章使之生辉的方法,在中学语文课本里也不乏其例。

一、出现细节,突出性格

人物内心世界、性格表现,往往不在大段大段的抒情和议论上,而在某种细小的动作上。如巴尔扎克的小说《守财奴》中抢夺梳妆匣事件,76岁的葛朗台发现金子,“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睡着的婴儿”。这一特写镜头,把葛朗台这个金子占有狂的丑恶嘴脸活灵活现地凸现出来。真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再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来到咸亨酒店,由第一次“排出九文大钱,”到后面的“摸出四文大钱”,前后反差极大。一“排”一“摸”,情态大变,一前一后,钱数锐减。这样的细节刻画,十分鲜明地表现出孔乙己的内心世界。

二、形象鲜明,主题深刻

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祥林嫂深受封建礼教、封建迷信的毒害,在柳妈的善意劝说下,用自己省吃俭用的十二块鹰洋去庙里捐一门槛以“赎罪”,为的是能参加“祝福”,这一生动情节,在深刻揭露封建道德本质的同时,又剖析了国民的弱点。

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之所以对于勒有莫大的希望,之所以有朝思暮想、望眼欲穿、赞词满口,计划千般的戲剧性表演,主要原因就是于勒的来信——“福音书”中说于勒在美洲赚了钱,可以把他们一家人从贫困的境遇中拯救出来。这就直接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的关系。

三、刻画人物,形象鲜明

曹禺的戏剧《雷雨》中围绕一张五千元支票,周朴园和鲁侍萍曾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周朴园想用它收买侍萍,弥补自己的罪过,这就一下子撕开了周朴园层层伪善的面纱,使周朴园冷酷自私的丑恶性格暴露无遗;鲁侍萍断然撕毁支票,表现出一个底层劳动妇女的骨气与尊严,体现了侍萍正直、善良、刚毅、顽强的性格特点。

鲁迅的小说《药》中,华老栓疼爱儿子,为了给儿子看病,他节衣缩食,拿出积攒下来的“一包洋钱”给儿子买药,而当看到滴着血的“药”时,他却又不敢去接。他深信人血馒头能治好小栓的病,他为能买到这种药而感到爽快、幸福。这样,华老栓善良、胆小、老实、愚昧、不觉悟的性格特点,便跃然纸上。

四、推进情节,相辅相成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的小说《守财奴》始终围绕其生活的三部曲:爱财——骗财——守财,有层次、全方位地揭示了葛朗台的虚伪、凶狠、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的性格,推动情节向前稳步发展。如果没有“财”(金钱)这一推动作用,那么整个小说将索然无味。

小说《孔乙己》中,作者在末尾两段写道,再没有看到孔乙己,只是因为他还欠十九个钱,掌柜才想到他。作品四次重复“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的话,正含蓄地说明了孔乙己的全部身价还不如十九个钱,有力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间接地交代了备受封建教育,科举制度毒害和摧残的知识分子的悲惨结局。

猜你喜欢
葛朗台周朴园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我的“葛朗台”同桌
老葛朗台性格特点及其形象意义
《雷雨》(节选)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
鲁侍萍的未了情
烘云托月月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