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内部控制提升农商银行风险防范能力

2017-06-06 20:24陈新莲
商情 2017年16期
关键词:审计风险防范经济效益

陈新莲

【摘要】农商银行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诞生的新事物,是为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网点分散、金融供给不足而设立的。本文从金融生态环境、市场定位和农商银行自身三个角度对农商银行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议,特别提到通过内部审计控制,进一步促进农商银行的防范风险能力和提高效益原则。

【关键词】审计 内部控制 风险防范 经济效益

一、农商银行发展中防范风险分析

金融生态环境指金融机构所在的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外部金融环境,包括与其盈利和避险有关的法律法规、客户关系、社会信用、会计准则等。下面从法律体系和信用体系两个重要的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建立健全与农商银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一方面应加强有关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破产法》,但是一直还没有与之配套的农村金融机构破产条例,也就不能保证农商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拥有良好的退出机制。另一方面应强调农商银行经营过程中的司法公正,正确处理政府、农商银行、农户的关系,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信用体系的建设。首先,加强政府、企业、农户的主体信用建设。政府要依法办事、透明决策、执法严格,打造诚信政府。企业要依法诚信经营,用贴心的服务、高质量的商品吸引顾客,建立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系统,形成较完善的社会信用约束机制。其次,完善征信体系,严厉惩罚失信行为。征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对贷款主体的信息进行细致的调查、采集、保存、整理,形成信用档案,从而对其资信情况进行评估,做出是否贷款的决定,当然这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做。最后,需要具有规范的新农村信用抵押担保体系。不仅限于目前流行的是农户资源联保机制,要不断创新抵押担保形式、成立专业性较强的抵押担保机构,组建担保基金,减少农商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

总之,良好的法律和信用体系的建立,农户金融意识的提高,将为农商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促进其茁壮成长。

二、维持农商银行发展的市场效益定位

有关农商银行的市场定位问题,谈论的很多,大都不够全面,下面就农商银行的客户定位、产品与服务定位、地域定位三个方面逐一论述。

农商银行的产品、服务定位。首先,农商银行要想在与其他金融机构竞争中获胜,必须提供具有特色的金融产品。以湖南省湘乡市农商银行为例,它是湖南省的首家农商银行,市场定位为“面向三农,服务中小”,为了提供更为完善的金融产品和周到的金融服务,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推出“农民之友”、“希望之星”系列金融产品,吸引力很多需要资金的农户和中小企业。其次,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要创新信贷模式。最后,要针对农户和中小企业不同的需要提供具有特色的服务。通过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才能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开拓经营思路。总之,农商银行只有一直坚持自己明确的市场定位,为农户着想,提供有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立足村镇,才能做到自己的本分。

三、农商银行要优化内部控制,提升运行效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外因辩证原理讲到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农商银行需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并加大宣传,提升自己的社会形象。

第一,农商银行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贷款能力。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普拉哈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提出,它是企业独有的能为企业带来长期领先优势并在竞争中获胜的能力。对农商银行来讲,由于生存环境的限制,诸如农村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的弱质性等,必然导致农商银行的吸储能力有限,资金来源渠道不多。所以农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应在贷款能力方面。而要想使贷款能力成为农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贷款投向为“涉农、本土”的微小经济体。农商银行不是政策性银行,具有商业性,必然会追求盈利,追求市场化的运营。但是农商银行是地域定位在“村镇”,客户定位为农户的新型金融机构。在这两种约束下,要盈利,又要服务“三农”,农商银行就陷入了两难。要解决这个问题,一要服从政府的监管,提供“涉农”性质的贷款: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或素质;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者至少具其一。二要贷款本土化,防止异地贷款。这一点借鉴了美国社区银行的经营方式,社区银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该区域的存款持续性的投入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三要将对象锁定在微小的经济体,一般为农户或农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前两点决定了这一点。其次,贷款的“量”要求“小额、分散”。这是政府的监管要求,也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商银行自身的资金供应能力决定的,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也是“小额”的。而农村地域的分散性、农户居住的分散性决定了农商银行的贷款必须“分散”。再次,贷款的“质”要求“快捷、灵活”。农商银行作为“微”金融机构,又是银监会批准的一级金融企业法人,具有经营自主权和决策的自由裁量权,决策链条较短,决定了农商银行的贷款具有天然的“快捷、灵活”的性质。但是稳健经营、有序放贷是前提。总之,农商银行需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贷款能力,将贷款投向“涉农、本土”的微小经济体,提供灵活、快捷的小额、分散贷款,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农商银行要加强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一方面需建立完善的信贷保障体系,保证客户的还款能力。宏观来讲,需要系统的将征信、授信、信用评级等一系列的工作做好。另一方面要建立预警机制,当一些客户出现财务状况不良、经营不善、管理出现问题、违法经营等重大事故时,及时的进行预警,减少各种风险带来的损失。第三,农商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依法诚信经营,稳健发展。第四,农商银行应根据自身的需要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并扩大宣传,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农商银行的公信力。总之,农商银行的发展最终还要靠自身能力的提高,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這棵小树才能长出粗壮的枝干,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村镇银行风险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巩伟.经营管理者.2014(36)

猜你喜欢
审计风险防范经济效益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