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发展成果研究与前景展望

2017-06-06 14:37徐祥祥熊亚辉金心怡
商情 2017年16期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前景展望制度创新

徐祥祥+熊亚辉+金心怡

【摘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为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文章剖析了推动自贸区建立的因素,深入研究和总结了上海自贸区建设三年多来取得的成果,对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 发展成果 前景展望 制度创新

一、上海自贸区发展成果

三年多来,上海自贸试验区以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园区为目标,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防范风险为重要底线,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1.自贸区内“引进来”和“走出去”效果显著。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外资审批制度发生根本改变,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不断成熟。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企业和扩大开放措施项目落地踊跃,三年多来累计新引进外资企业7000多家,接近区内挂牌前20年外资企业的总数,“引进来”效果显著。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实施备案制为主的境外投资管理,境外投资成倍增长,“走出去”桥头堡作用进一步凸显,三年多来累计投资境外项目1450个,中方投资总额490.37亿美元。

2.新的海关监管制度基本形成。上海海关围绕“率先建立符合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要求的贸易规则体系”目标,按照“简政集约、通关便利、安全高效”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制度创新,先后推出31项创新制度并全部形成公开透明的规范标准,涵盖简政放权、通关便利、保税监管、税收征管、功能拓展、企业管理等多个业务领域。其中“先进区后报关”、集中汇总纳税、“三自一重”、企业自律管理等制度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3.金融创新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挂牌三年多来,上海自贸区大力推进金融开放创新,形成了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创新制度框架,形成了以自由贸易账户系统为基础,以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为核心的金融改革制度安排,形成了较为开放的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上海自贸区集聚了一批国际性、功能性金融机构和组织,推动设立了一批民营金融机构和合资金融机构。

4.企业共享红利。2014年11月,上海海关正式启动“货物状态分类监管”业务模式试点后,位于洋山保税港区的上海元初供应链有限公司,通过整合区内外仓库有效节约了运营成本,提升了运转效能和企业竞争力,实现利润30%以上的增长。上海自贸区海关联合自贸区管委会建设了便利中小微企业参与试点的“保税区域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上海海关还推出了保税展示交易、期货保税交割等制度创新,这些制度能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并帮助企业更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二、上海自贸区发展前景展望

1.发展机遇

(1)先发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发达的经济、优越的地理位置。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最先投入运行的自贸园区,在改革方面具有先行先试的优势。同时上海市较多的知名高校和作为全国經济中心集聚效应,为上海自贸区吸引力众多的的人才和产业资源。

(2)契合国家“一带一路”和FTA战略。我们可以把上海自贸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投融资的中心。我国目前正在推广FTA战略,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来促进我国外贸发展,自贸区建设能为FTA战略的实施提供良好的自由贸易平台。

2.风险与挑战

(1)金融开放的风险。扩区后的上海自贸区,区内企业将从现有的2.4万家增至10万多家,仅陆家嘴金融片区就有3.4万家。因此要在研究扩区后相关金融改革政策如何落地的同时,更要防范于未然,从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视角,高度关注未来上海自贸区潜在的金融风险,防范区域性风险向区外的渗透,审慎评估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政策性风险,稳健推进政策实施。

(2)法律保障有待健全。在自贸区建设是我国推行以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即法无禁止即可为,以这种制度管理自贸区建设,有着很大的风险,容易造成法律有空子可钻。因此,自贸区建设要完善立法,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建设和管理自贸区,健全政府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立法要与我国实际情况和国际条约、惯例和法规相适应,在区内设立争端解决机构,减少争端,促进贸易发展。

(3)来自其他自贸区的竞争。福建、天津、广东自贸区的部分功能定位与上海自贸区的部分功能定位相重叠,存在一定的恶性竞争,这会阻碍自贸区的发展。四大自贸区,以及新加入的7个自贸区应该各有分工,抓住各自的重点,利用区位优势协调发展。

3.对上海自贸区未来发展的建议

(1)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上海自贸区可以与高校合作培养国际贸易、法律、金融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合理放宽外籍人员工作年限和收入要求,完善高层次人才配套服务,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进沪创新创业提供优质的出入境软环境。

(2)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比如,做好扩区后上海自贸区的金融风险应急预案;构建自贸区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建设上海自贸区金融信息共享平台;研究探索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国家扩大金融开放探索经验。

(3)加强自贸区消费品推广,让自贸区红利惠及广大人民。如在大型商场设立自贸区商品专柜,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自由贸易带来的优惠。我们也可以在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设立小商品展示平台,消费国外商品的同时把中国产品宣扬到国外。

三、总结

三年多来,上海自贸试验区不负重托和期望,密切配合、攻坚克难,以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园区为目标,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把防范风险作为重要底线,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并复制推广到全国,总体上实现了初衷。

参考文献:

[1]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课题组.全国自贸试验区体系中改革开放措施异同比较研究[J].科学发展,2016.2,第87期.

[2]涂山峰,陈姚朵,汪训佑.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定位、内在逻辑与发展前景[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7,第13卷第4期:11-16.

[3]王孝松,张国旺,周爱农.上海自贸区的运行基础、比较分析与发展前景[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第7期.

猜你喜欢
上海自贸区前景展望制度创新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机关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网络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黑龙江省复制上海自贸区税收政策可行性研究
上海自贸区跨境债券问题研究
对上海自贸区税收法律制度的分析
对上海自贸区税收法律制度的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上海自贸区的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便利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