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与扶贫战略问题研究

2017-06-06 18:26张觐
商情 2017年16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张觐

【摘要】连片特困地区是目前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正确梳理贫困的形成肌理,科学的、精准的开展区域扶贫工作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发展經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与贫困的相关理论,探讨了贫困的形成及其路径依赖。并通过贫困肌理分析与扶贫模式、案例的探讨,对区域贫困的解脱路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区域扶贫 经济发展 连片特困区

一、引言

区域发展需要必要的条件基础和综合性要素的合理配置,更需要持续的外部投入与区域发展机理培育。区域不发达或者区域贫困往往就是区域发展条件或者发展机理缺失的结果,而如实实现解困和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经济学所面对的国际性难题。

我国区域贫困地区由于其发展条件和机理的相似,导致区域贫困出现相对集中和连片化现象。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我国至今有十多个大面积连片贫困地区。其中,地处我国北方中西部内陆的吕梁山片区是国家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涉及陕西和山西两省多个地市和县区,其中陕西省吕梁山片区位于榆林市境内,属于该片区中部偏西区段,区域生态环境基础更为脆弱,治理改造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

解除区域贫困,全面推动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国家相关战略性规划,为全国连片贫困区域发展和解困指明了方向,更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国家和相关省市区地方出台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如《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2020年)》、《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2-2020年)》、《关于编制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十三五”实施规划的通知》等,为本片区的区域发展与解困提供了直接指导和具体落实举措。

二、区域发展与扶贫的相关理论依据

(一)发展经济学关于区域发展问题的见解

1. 区域发展的概念

区域经济增长指区域在一定时期实际的货物和劳务产出的增长,确切的说是指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而区域发展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它指一定区域不断进步着的经济演化过程,即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及观念意识的变化的持续的经济成长过程。它表现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经济不发展的状况逐渐转变或消失,即低下的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低下的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沉重的人口压力渐渐减轻,比较严重的失业和就业不足的形势逐步缓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趋于减小,特殊的贸易格局转为正常。区域发展意味着贫困、失业和收入不均等情况的改善。而贫困的减轻不只是就收入增加而言,还有营养的改善、健康增进、受教育机会增多,以及其他社会福利的普及和提高。

2.区域发展的要素与条件

17 世纪中叶,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学说奠定了劳动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地位,比如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都认为劳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 19 世纪 30 年代,工业革命在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或即将完成,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一些经济学家逐渐地认识到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大作用。哈罗德—多马模型( Harrod,1939; Domar,1946) 就是典型的以劳动和资本作为促进增长的两种因素而构建的一个经济增长模型,在该模型中资本和劳动不能互相替代。Solow( 1956) 摒弃了资本和劳动不可替代的假设,但是仍然将它们都看作外生的。Cass( 1965) 和 Koopmans( 1965) 在 Ramsey( 1928) 消费者最优模型的基础上创立了储蓄率内生化经济增长模型,从此,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达到了顶峰。Solow( 1957) 第一次将技术进步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和经验上都指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意义。Arrow( 1962) 将“干中学”的思想引入经济增长模型,把技术进步看作普通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成为众多内生增长理论和技术进步模型的思想源头。相对于传统的资本决定论,技术决定论无疑前进了一步,但是却忽视了更通常的人力资本要素,一些学者认为资本不仅包括物质资本,而且还包括人力资本。Uzawa( 1965) 将人力资本要素引入到经济增长理论中,建立了一个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人力资本生产部门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用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来解释技术进步。

人口要素对经济增长也有着影响。马尔萨斯( 1798) 认为,当人均收入超过其均衡水平时,死亡率下降的同时生育率将会上升; 反之亦然。因此,长期内每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将会收敛到其静态的均衡水平,这就是著名的“马尔萨斯陷阱”。

制度经济学一直强调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根本性作用,改变了以往经济增长理论将制度看作外生变量的传统。North & Thowmas( 1973) 与 North( 1981) 通过研究历史,论证了一种有效的产权制度能够缩小个人行为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差异,从而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奥尔森( 1982) 则从集体行动的逻辑出发把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最终根源聚集到分利集团上。Acemogluet al. ( 2002a,2002b) 沿袭了诺斯、奥尔森等人的思路,强调制度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3.区域发展的不同模式特征

区域发展的驱动机制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需求的拉动,包括区内的需求和区外对本区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由需求拉动生产;二是供给的驱动,原材料、资本、技术、劳动的供给,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新的需求。

要素投入的驱动模式。要素投入存在两个杠杆:其一是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其二是投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

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模式。中间产品投入对某些部门来说,形成了其需求市场,对另外一些部门来说,又形成了其投入的要素。

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模式。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個或几个部门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产业,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

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模式。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地区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先行地区,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

4. 区域发展的分阶段特征

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过各种各样的阶段理论。如德国经济学家夏毕尔(K?Bucher)把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及家庭经济—城市经济—国民经济;希尔德布兰德(B?hildebrand)也划分三个阶段:即自然经济—货币经济—信用经济。二战以后胡佛和费歇尔以及罗斯托等人也提出了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以及补充论述中把经济成长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 传统社会阶段。他认为近代科学结束生产以前的实惠就是传统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生产为主是主要特征。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认为这是从传统社会阶段向起飞阶段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本质就是”把投资率提高到经济地、大量地和明显地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

(二)区域贫困问题的理论学说及措施

1. 区域贫困的内涵与特征

贫困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表现为贫困人口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达到最低生活标准,缺衣少吃,难以维持自身简单在生产。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给贫困下的定义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区域贫困是指特定的经济发展区域内,人们由于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现金、生活条件、闲暇活动、舒适,参加某些活动和受教育的机会所处的状态,是区域内不同人群或社区境遇相比较面临得出的概念。

2. 区域贫困的主要机理

自然地理环境决定。贫困地区往往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条件不佳,这使得交通通讯条件落后,自我发展困难。由于地理环境造成生产力低下,影响了资本积累,造成了所谓的“穷国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穷”即“贫困的恶性循环”。

贫困的历史因素。贫困的建国之初我国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造成城乡差距拉大形成“城乡二元节结构”;改革开放之后东部沿海率先获得了优惠政策,形成要素“洼地”,造成了东西部差距拉大。历史因素也是早就农村和西部地区普遍的因素。

教育水平低下。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开始为人们所重视,而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重要的途径。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那有重大的作用,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强个人劳动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提高劳动报酬。教育缺失,人民文化素质低下会导致生产力难以提高,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机会窗口”无法把握,难以摆脱恶性循环。

不合理人口增长。根据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贫困地区由于资金短缺和人力资本的稀缺难以应用现代技术,以致经济增长速度慢于人口增长速度,形成低水平均衡。

制度与文化限制。贫困地区人们的社会心里、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方面也是造成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低教育水平导致思想观念禁锢保守对先进事物接受能力差,原有生产方式惯性强。长期习惯于自给自足经济,缺乏商品经济意识,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差。在公共财政和社会保障方面大大落后于发达地区,人民负担沉重且缺乏保障。

3. 区域贫困的解脱(lock out)基本条件与过程模式

美国经济学家Ragnar Nurkse (1953) 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陷阱”理论,该理论主要从资本供给与资本需求这两个方面探讨贫困产生机理,认为贫困主要根源于资本缺乏。因此扶贫应当着眼于通过改变外部投入打破恶性循环。此后,美国经济学家 Richard?R?Nelson (1956)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阐述了人均资本、人口增长与产出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人口增长最终将会抵消人均收入的增长,从而形成所谓的“低水平均衡陷阱”,最终导致贫困。扶贫计划中应该注意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的配合。英国经济学家 Harvey Leibenstein(1957)则提出了“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现象,认为人均收入过低与资本形成不足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不发达地区要想摆脱贫困,必须设法保证投资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以产生所谓“临界最小努力”,简言之,即通过大量投资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在强调资本重要性之余,学者们逐渐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贫困考量因素。在舒尔茨(1965)的《贫困经济学》一书中,他将资本区分为“常规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类,并认为摆脱贫困的关键在于提高人力资本。

4. 区域扶贫的主要模式

依据不同的标准,扶贫模式有不同的分类。

按扶贫主体不同划分,可分为四种:一是政府主导型扶贫模式。即是指在扶贫活动中政府占主导地位,主要由政府提供各种扶贫要素,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主来组织开展扶贫活动的一种扶贫行为;二是企业主导型扶贫模式。这是指在扶贫活动中企业占主导地位,由企业根据政府制定的一些相关政策和措施,扶持、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以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行为;三是对口扶贫。即是指发达地区及其有关单位与贫困地区及其有关单位结成相对固定的帮扶关系,通过优势互补,在发达地区的支持和带动下,使贫困地区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方式;四是民间扶贫。这是指民间组织自发开展的扶贫活动。

按扶贫主体作用于扶贫客体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两种模式。救济式扶贫模式指的是扶贫主体直接向扶贫客体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粮食、衣物等物资或现金,以帮助贫困人口渡过难关,也称“输血”式扶贫模式;开发式扶贫模式指的是扶贫主体通过投入一定的扶贫要素(资源)扶持贫困地区和农户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生产、提高教育和文化科技水平,以促使贫困地区和农户生产自救,逐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扶贫行为方式,也称“造血”式扶贫模式。

参考文献:

[1]Harrod,R.F.(1939): An Essay in Dynamic Theory. In : Economic Journal,vol.49,1939:14~33.

[2]Domar,E.(1946):Capital Expansion, Rate of Growth and Employment.In:Econometrica,Vol.14,1946: 137~147.

[3]Arrow,K.(1962):“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 REStud,V.29-NO.1:155~173.

[4]Solow, R.M.(1957):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 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In:Review of Economicsand Statistics,vol.39,1957, 312~320.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