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匠精神理念的高校师道精神思路探索

2017-06-07 23:33汤礼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工匠精神

汤礼莎

摘要:工匠精神与当今社会越来越缺失的师道精神相契合,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活跃的理性思维、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不倦的求索精神,形成“教育本质驱使——多元人群参与——个体着重培育”的工匠精神与师道精神契合的模式。基于工匠精神理念的高校师道精神应该坚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和提高服务意识的思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关键词:工匠精神;师道精神;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5001904

在现代教育中,频频出现师道精神危机,教师与学生的问题成为热议的话题,如何为教育奠定健康可持续的精神,是师道教育所要研究的问题所在,而师道精神正是一个良好的教育体制的精神寄托,良好的师道精神不仅能改善教育的面貌,还能促进教育的发展,同时满足教育精神的需要。工匠精神,即工匠們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在现代,工匠精神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技术、工艺上,而扩大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契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和概念

1.1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

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社会经历了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即社会大分工。伴随着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产生了专门从事手工劳动的生产者,这些生产者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手艺人或者工匠,如铁匠、木匠、皮匠、钟表匠等。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工”是做工,“匠”指技艺,工匠是指有手艺或有技术且从事器物制作的人(李金华,2016)[1]。工匠,英文为artisan,17世纪早期开始广泛使用,其源自拉丁语ars,意思为把某种东西“聚拢、捏合、塑形”的体力劳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把某种东西“聚拢、捏合、塑形”的体力劳动形式逐渐丰富,ars所蕴含的体力劳动演变为“技能、技巧、技艺”(art)的意思。16世纪时,随着西方语系的逐步丰富,法语“artisan”和意大利语“artigiano”的工匠、技艺含义逐步确立,工匠在西方语系中作为一门特定的职业和特定的社会阶层确立下来,英语语系中artisan的工匠、手工艺人的含义才确定下来。因此,工匠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渐进的过程,随着人们对工匠劳动观念认知的不断解放,人们对工匠劳动价值的评价不断提高,传统的工匠精神不断发展,形成了今天的工匠精神。

1.2工匠精神的概念

工匠即掌握了某种专门技术或技艺的体力劳动者,从早先的木匠、铁匠、鞋匠,到近现代社会的车工、焊工、电工等都属于工匠。由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价值观,使得工匠尽管拥有专业的技术,也能够制造出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工具,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能获得与之匹配的职业声望。而“工匠精神”源自“工匠”,指的是“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对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2]。对于现代社会工匠精神的兴起,我国学者通常会通过瑞士的制表匠、日本的寿司之神等案例来进行阐述。但不论是在哪个国家,属于哪种行业,工匠精神都普遍被总结为“精益求精”“专注”等字眼。我国学者潘墨涛也认为,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3]。

2015年,我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计划,希望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今年 3 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了“工匠精神”这一字眼。与此同时,新闻媒体及各大企业纷纷将关注点投向“工匠精神”,可以说,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场“弘扬工匠精神”的风气。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工匠精神被时代赋予了新的价值意蕴,它的概念与内涵也已经远远超越了手工业范畴,成为了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价值体系。

2高校师道精神的具体表现

我国学者李宏伟与别应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将工匠精神概括为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富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与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五个方面(李宏伟、别应龙,2015)[2]。而师道精神是当今我们从事教育行业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师道精神,“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道精神本质上是工匠精神的体现。这与中国社会特殊的师徒相授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的手工作坊或手工业行会中通常采取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承技艺,这种技艺的传承可以是“子继父业”这种家族内部的传承,也可以是“师徒相授”的行业相传。但无论哪种传承方式,都带有师徒相授的性质。一方面,学徒自身的才智、悟性以及刻苦学习程度,以及学徒对待师父的态度是能否学成技艺的关键性因素,另一方面,师父对待学徒能否倾囊相授,将自身掌握的技艺传授给学徒,也是技艺能否传承下去的关键因素。因此,学徒为了学到技艺,必须做到尊师重道,尊敬师父和同门,师父为了技艺的传承,避免技艺传承的不稳定性和失传断代的风险,必须倾囊相授,倾尽所能将自身掌握的技艺传授下去。工匠精神就在这种尊师重道的师道传统中得以发展。师道精神具体体现为高尚的人格品质、活跃的理性思维、强烈的责任意识、不倦的求索精神。

2.1高尚的人格品质

教师教导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格培育。教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人格熏陶等方式塑造学生的人格。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人格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人格尚不健全,教师的人格熏陶十分重要。教师人格中的自我、责任心、道德等在学生人格培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的发展和形成。”因此,高校教师应具有高尚的人格,并通过榜样熏陶,培育大学生的人格。

高校教师的高尚人格品质由道德情操、智慧理性、情感体验、意志品质、美的追求等构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高尚人格,只有道德情操高尚,高校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和道德表率,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智慧理性是高校教师的重要人格品质之一,高校教师自觉的理性智慧是其作为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高校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没有足够的智慧和理性,何谈教育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一种高尚品格,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培育不仅表现在知识的传授上,还表现在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上,只有具备丰富的情感体验,高校教师才能运用其丰富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答疑解惑,为处于迷途中的学生指明人生道路。坚韧的意志品质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高尚品格,学生的意志品质的锻炼和培育需要在高校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只有具有坚韧的意志品质,高校教师才能正确指导学生面对名利的诱惑,在物质欲望的诱惑面前凭借坚韧的意志品质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对美的执着的追求是高校教师应具有的高尚人格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的理性智慧、丰富的情感体验、坚韧的意志品质中都包含着对美的追求,五者相互影响,高校教师方能达到求真、至善、达美,真正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培育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品质。

2.2活跃的理性思维

高校教师的职业要求其应具有活跃的理性思维。高校是“研究高深学问、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瞿葆奎,2005)[4]的学府,作为高校教师,对这一点的认知应比任何人都清楚,并在此指导下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身去研究高深学问,博纳众长,具有活跃理性思维,弘扬真善美的理性精神,使高校成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平台,使高校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发展高校来造福人类。

高校精神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崇尚学术, 追求真理, 是求真。要追求真理, 就必须实事求是, 獨立思考, 不断进取, 勇于创新, 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 不断开拓认识的新境界, 始终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前沿。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健全人格, 造福人类, 是求善。”(顾明远,1997)[5]高校教师应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传播者和弘扬者,通过融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使自身真正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境界。高校教师的师道理想是追求真理、塑造人的灵魂和造福人类,因此高校教师应具有活跃的理性思维,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贡献自身的智慧和力量。

2.3强烈的责任意识

高校师道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强烈的责任意识,高校教师应具有的责任意识包含忧患意识、生命教育重任、知识责任。高校教师作为高校学生精神教导者和锻造者,首先要心存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大至对国家、历史和人类的忧患,小至对高校沉浮的忧思。高校教师是高级知识分子,是社会公共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心怀忧患意识,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给予关注,将自身的教育事业提升到关乎国富民强、社会稳定和人类发展层面,将自身的教育事业与高校的创新和发展联系起来,为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贡献力量,高校教师方能成为具有社会良心的公共知识分子,为国家和高校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其次,高校教师应承担起生命教育的重任。高校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其在高校学生的生命发展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人生选择,在高校学生的人生道路上起着精神导师的作用。因此,高校教师应承担起培育生命的重任,关怀和爱护高校学生,同高校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交流和精神交流,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启发高校学生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最后,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承担起创新知识、发展文明的重任。高校是新知识和新思想发展的重要舞台,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导者,不仅担负着传授人类已有知识,绵延人类已有文明的重任,还担负着创新知识,发展人类文明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师应担负起创新知识、发展文明的重任,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深耕,积极进取,致力于自己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发展和检验学术真理,维护学术自由,恪守学术道德,为学科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

2.4不倦的求索精神

高校教师应在教与学中不断探索,孜孜不倦,不断充实和发展自身的知识储备,构筑渊博的知识体系。人类是不断学习和进步的物种,学习和进步贯穿着人的一生和人类发展的过程,没有学习,人类和人类文明将停滞不前。作为高校教师,同样离不开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因此高校教师应具备不倦的求索精神。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不倦的求索精神主要体现为乐学、勤学、博学、研学。

所谓乐学就是以学为乐,它强调的是高校教师在学习中得到的自我精神满足和自我心灵愉悦,高校教师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具有乐学的学习精神,使自己在学习中得到内在的精神愉悦。“勤学”顾名思义就是勤奋学习,勤学代表着高校教师学习努力的程度,高校教师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学习或者在学习上懈怠,相反高校教师应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方能胜任高校教师岗位的工作,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博学指高校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身具有渊博的知识储备,强调的是高校教师知识的宽广性。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者,本身就是博学强识的象征,代表着博学的精神和渊博的知识体系,因此高校教师更应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做通才和大师。“研学”指的是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科研工作是高校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建设高水平高校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离不开研究性学习,应不断钻研学问,创新发展,在学习中做好科研,在科研中学习。

3工匠精神与师道精神的内在联系

中国的教育体制与工匠精神契合,工匠精神贯穿于中国的教育体制中。“教育本质驱使——多元人群参与——个体着重培育”这一模式与工匠精神的内涵相契合(见下图)。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由于受到社会层面和管理层面的影响,偏重于大众教育和普遍教育,却忽略了高等教育的精英培育功能。随着高等教育受众性的广泛化,高等教育培育出的精英越来越少,究其原因,高等教育的精英培育功能的薄弱化可归结为高等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缺失,师道精神的不足。

在全民教育的大背景下,现代社会赋予了工匠精神新的内涵。它代表着一种“追求完美的精神,热衷于对产品精雕细琢,对产品的追求胜过对金钱的追求,是一种以产品为导向的价值观”(马修·克劳福,2014)[6]。全民教育大背景下,师道精神与工匠精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具体表现为师道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统一,工匠精神引领师道精神。

3.1师道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统一

现代高等教育体制和全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应将师道精神与工匠精神统一起来,以“匠人”的要求来对待学生,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匠人精英。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感受到了师道精神,但是却对工匠精神融入到教育中不以为然。这就好比流水线的工人和研发室的技术人员一样,流水线的工人不需要具备生产的相关经验,也不再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自我判断或考虑,工人们如同机器一般,只需完成简单、重复的一部分劳动,人工成本降低,经济利益提高,但缺乏高精尖的技术,永远也不可能走在市场的前端。而研发室的技术人员,则将双手和大脑联系起来,既感受了师道精神所带来的基本教育,又接受了工匠精神的打磨和雕琢,从市场化和实用化的角度对教育进行研发和分析,明确“制造”教育的观点,制造即是思考。以“匠人”的要求来对待学生,培育真正引领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新匠人“,使现代社会的教育在融合了工匠精神以后得到升华。

3.2工匠精神引领师道精神

孕育了现代工匠精神的匠艺活动首先是生产性的。这种生产性代表着工匠精神并不是一种非利唯艺的纯粹精神。在古代社会,不管利益是否为工匠所追求的目的,工匠在制作产品的同时都将会产生一定的物质性报酬,因此,到了现代社会,体现工匠精神的匠艺活动也应该是生产性的,这一特性决定了活动的参与者会从中获得收益,而非在追求作品的完美与极致上不顾客观情况的限制。因此,我们在强调师道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时,也应客观地认识工匠精神在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的是培育精雕细琢,能为社会真正带来实际利益的人才,这应该是不断创造的精神,而不再只是依赖机器,通过脑力和体力的结合制造物品,搭建人与物质世界的“有形”接触,通过对个体的工匠式教育,向社会实实在在地证明自己,并由此产生让社会和人类感到有用的满足感(马修·克劳福德,2015)[7]。由此可见,师道精神是教育的基础和实现的必要条件,那么工匠精神则引领教育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4以工匠精神为理念的高校师道精神思路探索

在工匠精神的理念指导下,工匠精神引领高校师道精神,为高校师道精神思路探索提供新的思想理念。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师道精神思路主要表现为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教育服务四方面,这种师道精神思路目的是满足多元人群对教育的需求,营造健康的教育体系。

4.1注重因材施教

把握每一位学生或者每一个教育项目的特点,有助于了解如何因材施教。在马修·克劳福德看来,匠艺活动的特点包括两点:首先,从知识和道德层面上来讲,从事匠艺活动需要技巧和积极的投入。其次,工匠精神要求从业者“将注意力放在工作的内在标准上,而不是工作带来的外在好处(通常是金钱和社会认可)上”,这意味着匠艺活动是受外界条件制约的,匠人虽然有着自己独立的判断,但仍需要遵循这些制约。因此,反映到师道精神的教育营造中,便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及历史传统的态度。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对于有潜力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如同打磨玉石等其他手工艺活动一样,先要有图纸或计划,才能通过精雕细琢达到自己想要的模样,学生就是教师手中的璞玉,或者说是一样需要精心打磨的手工艺品,用工匠般的精细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从中受益,也更加凸显了师道精神的精髓。

4.2强调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从工匠精神的创造性出发所得出的师道精神教育营造思路。所谓工匠精神的创造性指的是主体参与活动,并与活动产生的实际关联和情感方面的交流。从这一层面来看教育,主要强调的是教育中人的作用。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校师道精神强调以人为本,提倡高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人的尺度,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所想,满足高校教育中不同受教育者对教育的物质和精神诉求,发挥高校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培育适应现代高等教育体制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

4.3鼓励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为我们所提倡的,这其实也是全民教育的基础,我们把工匠精神的创造性与教育相结合,使得教育的规划设计群体由单一到多元、由大众到精英的转变,从源头上保证每个人都有参与教育的权利,同时也满足不同人群对教育的需求,为工匠精神的参与打下基础。在高校不仅仅只有教师才应具备师道精神,教辅管理人员也应扮演培育学生的角色,如果说教师只是传授专业知识,那么教辅人员则更应该从侧面教会学生为人处事,并且将师道精神贯穿其中,真正做到高校全员参与育人。当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教育中,师道精神就不再只是停留在基本的尊师重道中,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培养的方式以及细节上,从而提高教育的实用性,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人才,为市场所用,扭转当今教育创新率低的现状。

4.4增强教育服务意识

从工匠精神的整体性来看,维持教育活力不仅仅依靠个体,也不能忽视社会整体的作用,教师与学生,教育体制与高校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应当是互动的。政府应从目标管理意识转向服务意识,在整个健康教育的营造中,整合师道精神与工匠精神,既要做到全民参与教育、接受教育,也要做到精英培养教育,真正为教育的所有环节创新、服务,以此提高教育在社会中的满意度,体现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工匠精神”的理性思辨[N].文汇报,20160601.

[2]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31.

[3]潘墨涛.政府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匠人精神”塑造[J].理论探索,2015(6).

[4]瞿葆奎.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4[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48.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53,702,666,800.

[6]马修·克劳福德.摩托车修理店未来工作哲学——让工匠精神回归[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7]马修·克劳福德.摩托车修理店未来工作哲学——让工匠精神回归[M].粟之敦,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Ⅻ.

[8]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

[9]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

[10]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12).

[11]楊庆华.关于“工匠精神”的冷思考[J].江苏教育,2015(11).

[12]曾文.论大学的师道精神[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3]王恩华.大学学者的使命和学术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5(1).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工匠精神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