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牢牢抓住”加强软环境建设

2017-06-07 00:51李树存
共产党员·上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区全县旅游

李树存

软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绥中县在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实现“四个着力”,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入贯彻《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八个凡是”工作要求,自加压力,着力打造软环境建设“关外第一县”,确定了“强党建、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通过“五个牢牢抓住”,把软环境建设与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相结合,着力打造“政策洼地”和“服务高地”,进一步增强“磁场效应”,使绥中县和东戴河新区成为吸引众多投资者的“投资宝地”。

——牢牢抓住党的建设关键核心,强化组织领导

把管党治党作为全县工作的中心,通过落实党建责任,进一步强化“服务企业和项目就是服务发展”意识。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软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了监督检查、执纪问责和舆论宣传3个常设组织。同时,绥中还将成立东戴河新区政务服务局和政务服务中心,开设服务窗口,实行企业服务“联络员”“监督员”制度,每3-4家企业设立一名“联络员”,每6-8家企业设一名小组长,形成由上至下、由整体到细节的全方位、立体式企业服务格局。“监督员”可以直接向县委、县政府和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反映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对行政机关和职能部门服务、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和“联络员”服务企业等情况进行监督反馈,以此为企业和项目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二是做实工作制度。制定出台了《绥中县重点项目领导帮扶实施方案》《绥中县软环境建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關于落实市委“五个一批”工作要求的实施方案》,对27个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做实了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包扶制度,对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处理、限时办结。全力推进绥中港建设和开放,成立绥中县港口建设与口岸开放推进工作指挥部,对梳理出的11类34个问题进行分解,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人,限时办结,为港口建设提供最优服务和最大支持。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为解决好全县软环境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县委以“三会合一”的方式,召开了全县党建工作、深化软环境建设和十四届纪委二次全会,并多次组织召开东戴河新区党建工作会议、“强党建、优环境、促发展”领导班子座谈会,共梳理出东戴河新区体制机制、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等8个方面42个问题,已经形成任务分解表,对每个问题都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进行重点解决、逐一突破,确保每个问题都得到妥善解决。

——牢牢抓住深化改革有利契机,激发工作活力

按照“审慎稳妥”和“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新区实际和干部队伍情况,以审慎的态度、严谨的作风、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程序、严肃的纪律,扎实推进改革工作,以改革促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机制体制创新。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支持,推行零审批试点改革,激发新区发展活力,全力把东戴河新区打造成为承接京津冀产业、科技、人才转移的先导区和示范区。

二是稳步推进新区体制改革。《关于东戴河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指导性意见》下发后,绥中县立即组织力量,组成专门班子,组织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新区改革和发展问题,逐个听取汇报、逐个研究讨论、逐个提出解决措施,确保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稳妥有序推进。

三是勇于突破人事制度瓶颈。目前,新区与绥中县的关系以及职能定位等事项均已明确,9个乡镇已回归绥中县管辖。人员分流方面,已减员245人,其中,正科级干部3名、副科级干部3名、普通干部17名、临时工221名、返聘人员1名。

——牢牢抓住发展根本任务,全力优化服务

坚持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通过加强软环境建设,切实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和宽松环境。

一是减少审批事项。深入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对执法事项清单、执法主体名录库、执法人员库等公开事项进行逐一核查。全县共涉及行政职能部门35个,行政审批类项目267个。其中,审批材料减少部门15个,占42.9%;审批环节减少部门14个,占40%;审批时限减少部门16个,占45.7%。

二是规范行政收费。对全县25个乡镇和县本级77个预算单位预决算信息进行了公开,对照相关财政法规,共梳理出行政处罚34项、其他权力4项,进一步完善了权责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2016年以来,全县共取消收费项目3项、停征收费项目1项、删除国家目录清单未列收费项目1项。

三是激发创业活力。不折不扣地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简化、企业年报、“先照后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改革举措,有效激发了社会创业活力。目前,全县各类企业达4159户,增长28.9%;个体工商户达25087户,增长23%;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324户,增长20.5%。

四是化解举报投诉。通过民心网平台、投诉热线等多种形式,对各类软环境问题进行监督处理,凡是企业和群众对损害营商环境的举报投诉,一旦接到,立即处理,确保在七个工作日内给出书面答复。

——牢牢抓住旅游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严格按照旅游环境“五化管理”模式,加大旅游环境整治力度,树立绥中和东戴河新区良好的对外形象。

一是成立旅游集团。与省文化旅游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与营口港务集团对接旅游产业的工作机制,筹备组建东戴河旅游产业集团,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二是加强环境管理。充分发挥旅游警察和巡回旅游法庭的作用,加强滨海浴场管理,特别是加强对诚信经营、食品安全、社会治安、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是注重舆论宣传。举办了“铁人三项赛”“五人制”足球挑战赛等国家级体育赛事和“2016年辽宁(首届)东戴河避暑纳凉节”活动,为新区赢得了“辽宁第一滩”的美誉。

四是推动产业升级。积极与有关部门合作,以第三方评估的方式,开展调研,对绥中县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进行精准评估,实现新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牢牢抓住督查关键环节,强化纪律保障

注重将督查考核作为加强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考核体系,完善考评办法,采取刚性措施,强化结果运用,确保软环境建设取得实效。

一是强化考核考评。开展了评选最佳(最差)科室(科长、科员)活动(以下简称“双评”活动),查处违规违纪案件22件,处理党员领导干部39人。今年将扩大“双评”范围,将县直、新区所有党政科室和基层单位全部纳入“双评”,同时加大监督、管理、执纪、问责力度,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对参评单位进行检查、抽查,强化结果运用。

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县纪委、监察局和县委、县政府、新区三办督查室以及东戴河新区政务服务局将联合办公,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建立督查督办台账,实行倒排机制,及时在全县进行通报,并将督查结果作为评先选优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是严肃追责问责。对破坏软环境的人和事,绥中县坚决予以打击处理,公开曝光,绝不姑息。仅2016年,全县就查处破坏软环境案件14件,给予诫勉谈话等组织处理4人,党政纪处分19人。

绥中县通过加强软环境建设,切实转变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增强了服务意识,改善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办事效率,为绥中港、猴山水库、北京语言大学(东戴河)国际教育中心、盛京医院东戴河分院、北航2+N、戴河湾小镇等项目建设营造了宽松氛围和发展环境,推动了实力、活力、智力、魅力“四个绥中”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作者系绥中县委书记、东戴河新区党工委书记)

猜你喜欢
新区全县旅游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旅游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