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临虚拟世界里的末日

2017-06-07 22:01魏寅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团体恐慌虚拟世界

魏寅

几年前,曾经流传着一则古老的玛雅预言,预言说2012年12月21日将会是世界末日。当时许多人相信这个预言,甚至还拍出了一部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然而,事实证明与其说它是一个末日预言,不如说是一种商业炒作。

你有沒有想过,有一天世界末日真的来到呢?行星撞地球、火山大喷发、全面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能造成末日灾难。假如有一天末日真的要来了,你会烦忧,还是会恐慌?抑或保持平静,一如既往?

真实体验世界末日

在许多科幻小说、电影、文学作品中,都把末日来临的场景,描述成混乱、争战、恐慌等一片乱糟糟的局面。但这充其量算是文学和艺术想象,科学家并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人类在面对末日时也许会很平静,并不惊慌。

但是由于伦理道德问题,科学家又不可能在现实中“制造”世界末日,从而观察人类的行为。于是,科学家便把目光瞄向了虚拟世界——网络游戏世界。

《上古世纪》是一款韩国网游,属于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在游戏里,玩家没有具体固定的目标,但有许多可供选择的事情,都面对着一个非常开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玩家可以创立庞大的帝国,组建军队;也可以成为一名商人,在列国间做贸易;也可以成为一名刺客,执行暗杀任务;也可以成为一名间谍,混入敌后;还可以建造自己的房屋,呼朋唤友,举办个人派对,等等。这些事情都没有限制,与真实世界类似。

美国研究人员以这个游戏世界为背景,邀请玩家参与。首先,研究人员单独设立了一个游戏服务器,这个服务器与正常营运的服务器没有差别,只是所有参与试验的玩家都收到了两条附加说明:第一,所有游戏数据(包含玩家信息、等级、技能、金钱、装备、社交等)将在大约11周后删除;第二,玩家在游戏中的所有活动都会被研究人员观察、记录。

这就相当于对世界末日场景的真实体验。删除数据,意味着参与者在游戏世界里的一切努力、成就、朋友……都将归于乌有,烟消云散。从试验开始到结束,全世界最终有2.7亿玩家参与了进来。

面对末日,平静交友

面对“世界末日”的来临,玩家依然可以自由选择,做任何想做的事。那么他们会不会变本加厉地争抢,暴力凶杀不断?还是会挥霍享乐,穷奢极欲?事实上,都不是。科幻小说、电影里描述的情节没有出现,相反玩家们更加平静,更加积极地社交。

通常情况下,在这种大型网游里,玩家一旦进入并创立了游戏角色,都会面临激烈竞争,前方有“无尽的任务”在等着,《上古世纪》也不例外。首先自己必须不断升级,才能有更好的技能、装备,才能开拓更广的地图,体验游戏的精髓。在这一过程中,有时需要与其他玩家合作,比如组队打怪、刷副本,这是游戏中的社交。但合作的目的依然是完成任务,提升角色等级、能力。

然而当玩家进入游戏,被告知“世界末日”将要到来,一切都将不复存在时,他们的行为似乎发生了巨大转变。虽然还有不少任务未完成,但玩家似乎对此不再上心了;升级打怪也在进行,但似乎也不再那么专注了。总之,从所有行为特征上看,他们变得更注重社交,更喜欢与朋友聊天,而且变得更加和善,更懂礼貌。

他们不仅在聊天频道交流,还更多地相约见面,彼此直接交谈。每一个人似乎都不再关心自己,也不再在乎未来如何,似乎只想与朋友在一起。末日来临之前,持续在线的玩家就见证了一个“反常”事件。越来越多的人组成了临时小团体,他们或三三两两、或三五成群,活跃在各个区域,而且小团体的数量越来越多,一度达到游戏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

他们结伴成群,彼此欢笑。其中令研究人员最难忘的是,他们交谈的内容涉及末日时,不是透露出悲伤情绪,反而显得比平时更快乐。

这些游戏里的活动都被记录了下来,虽然发生在虚拟世界,但依然可以参考,来研究人类末世心理。游戏玩家的末日行为,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类在同样情景下的行为方式。在末日、毁灭、终结来临,一切都将归于乌有时,人类并不像惯常想象的那样,会表现得混乱恐慌,相反人类其实更想交朋友,更想频繁地与朋友交流,表达情感,体验爱与被爱。

猜你喜欢
小团体恐慌虚拟世界
“本领恐慌”与“看家本领”
绳短不能汲深井——保持“本领恐慌”
引领班级小团体健康发展的策略研究
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纽带
虚拟世界大门正启
拥抱虚拟 珍惜现实
MERS可防可控别恐慌
浅谈对班内特殊小团体的认识和管理
在虚拟世界关爱“小博友”
甲流蔓延令印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