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语文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2017-06-08 16:08蒋小宇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法布尔文本能力

蒋小宇

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必要前提。为了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新的《语言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性,注重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语言能力等,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世界。

一、科学实践,巧妙拓展文本

教师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合理选择延展性文本。整合多方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1.连线人物,立体感知。

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人物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无所不包。而语文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本身就应当带领学生走近各式各样的人物,领略多姿多彩的人生,去与文本交流,与人物交流,与自我交流。因此,在涉及到相关人物的课文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带领学生了解人物生平,而不是就课文学课文。比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写的是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文中描写了小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和喜爱,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读一读法布尔穷尽一生写成的《昆虫记》。当然,不是每一个人物都是文学家或者说有文学作品适合学生阅读。

2.科普小品,开拓视野。

假如说知识是一片浩瀚的海洋,那么语文就是远航的舟船;假如说知识是一片广袤的天空,那么识字和阅读就是学生翱翔天际的一双翅膀。知识以文字为载体进行传播和再生成,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读懂一篇文章,而是提高自身会读文章的能力。科学小品文融合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是激发学生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良好媒介。如,在教学《变色龙》和《金蝉脱壳》两篇状物课文时,可以结合《拓展阅读与训练》中的相关篇目进行教学设计,拉近文章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

二、加深理解,关注核心素养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已经从国家课程标准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决定者,教师必须自己思考如何协助学生达成课程纲要所揭示的基本能力。因此,教师要对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式等进行选择。那么,在开发延展性文本的舞台上,教师的教学选择能力是基础,教师的教学整合能力是重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则是重中之重。以《在大海中永生》一文为例,如何让学生快速了解一代伟人的功绩,是教师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在延展性文本的选择上,肯定不能让学生去读“邓小平思想”系列丛书,也不能把邓小平的重要讲话原封不动地告诉学生,这当中涉及到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的概念是五年級的学生还不能够理解的。因此,可以选择《春天的故事》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以歌词为切入点,以深圳特区的今夕对比,让学生对邓小平的功绩有一个具象的了解。当然一首歌词只能揭示冰山一角,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要通过视频展示当时的新闻画面,重点讲解“一国两制”的构想以及成果。

三、讲究策略,发展关键能力

1.精心设计,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有研究表明,在职教师普遍认为课堂实践是教育灵感迸发的聚集地。无论是课堂环节的顺利实施,还是学生提问让教师的猝不及防,都在不断成就着一代又一代教师从入门迈向合格,又从合格走向优秀。因此,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教学设计,用心整合多种性质的延展性文本,用一桶水甚至一缸水的储备,去倒给学生一杯水的容量。

2.坚持反思,在生成中反复磨砺。

课堂是生成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再完善的预设也有预料不到的生成。延展性文本的引入加大了课堂的“不稳定性”,促发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因此,二次备课和课后反思显得愈发重要,只有在学生的不断生成中反复打磨自己的教学设计,才能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在新课标精神的引领下,既要牢牢把握教材,也要适当地对文本进行拓展。让语文书变得厚实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法布尔文本能力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法布尔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想对法布尔先生说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蝉壳
读《“怪人”法布尔》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