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悼亡诗词审美特征的解读

2017-06-08 18:15徐俊俊
文教资料 2017年9期
关键词:生命价值审美特征

徐俊俊

摘 要: 生死一直是人类探讨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无法竭尽的话题。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开始对生死进行哲学思考。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分析,探究中国悼亡诗的审美特征,从另一角度理解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悼亡诗词 审美特征 生命价值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田园诗、咏史诗、边塞诗、各种诗歌题材层出不穷,但最感人肺腑的当属古典悼亡诗。中国自古就有“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的说法,通过吟诵诗歌的形式抒发对亲人的缅怀之情。就名目看,都是生者祭奠、悼念死者的文字。在中国诗歌史上,很早就有悼亡诗,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学题材,悼亡诗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审美特征,本文着重讨论中国悼亡诗的审美特征,从不同角度理解死亡这个词,揭示生命的意义,体悟比生命更珍惜的真善美的价值。

一、情感之真

情感和死亡是文学的两个重要母题。夫妻之情、亲情、朋友之情等都是人类最永恒的情感。无论是安适、平和时的融洽相处,还是坎坷、忧患中的相互扶持,其中都不乏内在的、真挚的情感,悼亡诗最主要体现的就是这种最真挚的情感。

(一)爱情之真

“为文造情不容易,为情造文更艰难”。悼亡诗描写夫妻感情时往往以爱情为经,以死亡为纬,在表现夫妻情感与死亡这两种生命的极端情感时,句句带泪,曲曲传情。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便令人断肠:“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1]78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便把思妻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秋风萧瑟,落叶遍地,残阳余晖洒满天,一派哀伤的景色,纳兰夫妇情感深厚,见到这般景色,为了爱妻而伤心欲绝的纳兰怎能不触景生情呢?怀念起一幕幕往事,曾经的寻常如今再也得不到。每一句都疼在心里,痛悼骨子里,这是一种化解不开、挥之不去的感伤之情。

(二)友情之真

知音不需多言,要用心去交流;友谊,不能言表,要用心去品尝。真情与否在文学作品中是不能假装的。古典悼亡诗悼念朋友的作品字字见情,流露出对逝者的思念,追忆往昔,情感传承延绵不绝。再如《伤王融》,处处在“伤”字落笔,斯人已逝,伤情不已。

(三)亲情之真

亲情是生命中最永恒的情感,父母之情、手足之情、儿女之情都是无法割舍的情感。悼亡诗中的亲情之真毋庸置疑,再如清代周淑然怀念亡父的作品,处处为亲人考虑,独自承受思念亡父的痛苦,只能偷偷流泪。诗中不仅写到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还写到了对母亲的关爱之情,浓浓的爱意溢于言表。字字句句都是从内心发出的呐喊,话到嘴边,却只能独自承受丧父之苦,使人读之泪流满面。

(四)咏怀之真

伟人是我们应该永远崇敬的对象,对历史伟人的悼亡是诗人对历史的追溯与崇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赞叹。古典悼亡诗中有不少悼念屈原的作品,赞赏屈原的高风亮节,弘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这是一种历史的高度,读之使人心中顿生膜拜与敬仰之情,在诗歌中领悟到比生命更可贵的意义。所以说悼亡诗能达到如此感动人心的效果,关键在于真诚,真情流露是不能假装的。相反,一些缺乏真实情感的悼亡诗,无法取得以情动人的效果,最终被历史淘汰。所以,“以情动人”是悼亡诗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

二、情调之悲

悼亡诗成功的关键是哀伤体验,当体验足够深刻的时候,悲情便自然而然、不可遏止地流露出来。有的则表现为悼亡之初的长歌当哭,有的表现为久经积淀后的低吟浅唱,无论是强烈的爆发还是舒缓的流淌,都能产生一种感人至深的哀伤之美。传统的贵生思想对人的影响很大,死亡带来的存殁之感让人痛惜生命无常,并产生无尽的思念与怀想[2]613。

(一)抚今追昔

悼亡诗词的哀伤之美,首先源于夫妻共同生活中所产生的感情。恩爱夫妻,本该白头偕老,可亡妻的现实又是诗人不能不接受的,于是抚存感往,巨大的悲痛从作者的心底涌出,使得作品染上浓郁的悲情色彩。贯穿悼亡诗的主线,就是作者丧妻后无法排遣的一怀愁绪、满腹心酸。如元稹《夜间》:“感极都无梦,魂销转易惊。风帘半钩落,秋月满床明。怅望临阶坐,沉吟绕树行。孤琴在幽匣,时迸断弦声。”元稹的悼亡诗之所以感人与其真情实感是有关的,元稹写了不少关于梦中与妻子相会的作品,但都是在后期。在妻子离去之初,连一首写梦的都没有。因为悲痛的他根本难以入睡,即便睡了也睡不深,极易醒转。飒飒秋风,一床明月,一会儿临街坐望,一会儿绕树沉吟,元稹身心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悼念亡妻,以醉里暂时忘却丧妻之痛,写出永远无法忘怀的哀思。其蓄情之深,含情之真,令人赞叹。

(二)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即先有景,而后生情,情与景合而为诗。悼亡诗词常常通过景物表达情感,赋物以情,移情于景,使景物人情化。这时景物不再是客观的自然物,而是移入自然物中诗人的自我情感,景物成了诗人悼念亡妻悲凄情感的象征。如李商隐的《正月崇让宅》:“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3]201密所重关,绿苔掩映,回廊深阁,萧条沉寂。诗人长久地徘徊其中,不忍离去。举头望月,光影模糊,俯视大地,霜浓露冷,蝙拂珠帘,鼠跳窗网,一片破败,句句写景,又句句含情,它是作者怀悼亡妻悲伤孤寂心灵的写照,是凄清落寞处境的再现,作者虽未直接言悲说愁,但悲愁之情自见。这让诗人想起了往日与妻子的欢乐,世事无常,眼前之景、触目之物从悲伤的心灵滤出,一切都染上伤感的色彩,哀伤之情难以掩饰。所以说悼亡诗人们正是借眼前景物,宣泄出丧妻后的万念俱灰,其无法掩抑的沉哀茹痛令人回味不已。

(三)情含事中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4]143一首词,悼尽人间悲情。这是纳兰性德在妻子亡故三周年的忌日写的一首悼亡词。作者怀念亡妻,表现了沉痛孤寂的心情,写得哀婉凄恻。作者对失去妻子产生的生者徒伤悲、死者长已矣的慨叹用人去屋空、孤独凄凉的情感模式来表达,更显示出作者对妻子的情深,更映衬出作品的哀伤之美。这些令人心醉的情景,在作者的脑海中仍记忆犹新,可情投意合的妻子却撒手而去,作者越是回忆,越是陷入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内心交织着悲戚、依恋、痛苦等种种复杂的情感,其中悲伤的滋味只有诗人自己心中明白。

(四)以梦托情

中国悼亡诗除了多借追怀往事表现伤逝之情以外,还常书以“记梦”的形式。借梦的意象表达情感和悼念,更显得生动、真切。写梦,却不是为了写梦中之喜,而是为了极写醒来之悲。一喜一悲,由喜转悲,则悲情更悲,这正是中国悼亡词最深悲曲徊之处,正是它有别于西方挽歌,在表现形式上显得更凄绝伤感的原因所在。

三、凄婉之美

要眇宜修是细腻,精致之美。悼亡诗善于写亡妻生前的所用之物,物无大小,皆能生情,此即细腻之体验。不仅是写物如此,抒情也不例外。夫妻之间,亲密无间,细微之处,颇有难为外人道者。但夫妻深情而感觉敏锐的诗人,总能言他人所不能言者。如贺铸《半死桐》一词中的“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一句,“清霜”与“头白”相互映衬,形象而艺术地写出了失去妻子之后的孤独与凄凉。悼亡诗中的景色描写,最能体现要眇宜修的审美特质。如孟郊《悼亡》云:“山头明月夜增辉,增辉不照重泉下。”月色尽管明亮,其下之景致却给人朦胧凄迷之感,描写细致幽微、精妙绝伦。观察细致,情感真挚。要眇宜修是一种阴柔美,与悼亡诗的气质天然相合,因而它是悼亡詩的又一个审美特征。

从先秦到清代,悼亡诗由点滴之聚形成涓涓细流,进而汇成一条小河,流入文学的江海,悼亡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审美特征。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了古典悼亡诗的审美特征,总的说来,古典悼亡诗类型丰富,作品描写的是真实的生死感受,着力描绘亡人生前的情景与场景,抒发对于生死离别的伤感,忠实地传达出哀悼之情,格调大多悲戚,以记梦的形式描写作者与逝者梦中相会的情景,借以表达对逝者的悼伤与思念及追悔,在意象的选取方面也有一定的特色,多为表现哀思伤感之情。但其主要表达的是珍惜现世生活,不能等到失去之后才后悔,比生命更可贵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往者不可追,生者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命,做到不追悔、不懊悔,体悟比生命更可珍惜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1][4]纳兰性德,撰.赵季亭,冯统一,笺校.饮水词笺校[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2]杨文生.王维诗集笺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生命价值审美特征
从“人生任务”看农民的生命价值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生命教育与中小学生的徳智均衡发展
加强国学修养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思想和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
课堂:生命价值的体现